【摘要】 目的 觀察早期綜合干預護理(高壓氧、新生兒撫觸游泳、新生兒運動訓練、腦經絡導平治療等)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IE)患兒部分指標前后變化,探討其對HIE后遺癥的影響。
方法 對同期發生的HIE患兒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進行對照觀察。結果 干預組的運動發育指數和智力發育指數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 早期干預可促進HIE患兒智力發育,有效地防治后遺癥。
【關鍵詞】 早期綜合干預;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后遺癥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3-0311-02中圖分類號:R 722.1文獻標識碼:A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IE)是由于圍產期各種因素引起的胎兒宮內缺氧和腦血流減少或暫停而導致的新生兒腦損傷,是造成新生兒死亡和神經系統后遺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新生兒科與兒童保健科聯合從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對恢復期HIE患兒在綜合藥物治療護理的基礎上,通過高壓氧、新生兒撫觸游泳、新生兒運動訓練、新生兒經絡導平治療等綜合刺激干預,觀察對HIE患兒后遺癥的防治效果,現將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對象與方法
1.對象 選取2003年6月~2007年6月到我院新生兒科住院,經急性期治療病情穩定處于后遺癥恢復期的HIE患兒84例,其中男54例,女30例,年齡3個月以內。均以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新生兒組于1997年提出的“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診斷依據和臨床分度”為臨床分度標準[1]。
2.分組方法 家長積極參與早期護理干預為干預組,家長不愿意參加早期干預為對照組。干預組42例,男28例,女14例,其中輕度24例,中度16例,重度2例;對照組42例,男24例,女18例,其中輕度26例,中度15例,重度1例。兩組HIE患兒在性別、胎齡、臨床表現、CT表現、NBNA評分、窒息程度、Hb等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3.干預措施 干預組予①高壓氧治療:宜早期進行,一般在發病后生命征穩定1~2天內即應開始,治療壓力0.14~0.17 MPa;每日一次,10天為一個療程,兩個療程間隔1周,一般應用2~5個療程。
②新生兒游泳及撫觸:本院開展的是詹博士的同步-感覺組合刺激《新生兒嬰兒智能開發游泳法》,通過游泳、撫觸及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知覺的組合刺激,以打通嬰幼兒腦神經通道,建立優質的神經回路,達到早期開發智力潛能的效果。在急性期過后進行,每天一次,條件許可堅持到新生兒出生后四個月內療效最佳。
③運動訓練:新生兒期后進行包括兩大部分訓練,一是改善肌張力的運動療法,常用肢體運動療法和上田法;二是神經發育療法,按照患兒的實際年齡及實際發育水平,按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認知能力和社會行為五個方面分別確定訓練起點和目標進行訓練,直到完全掌握和鞏固后再進入高一等的訓練治療,逐步達到年齡應有的發育水平。訓練采用醫院訓練與家庭訓練相結合,家長既參與在醫院的訓練,同時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完成對患兒肢體運動、撫觸、視聽訓練等家庭訓練。極輕度患兒進行家庭訓練定期復查。
④新生兒經絡導平治療:用現代電子技術,以高壓“電”能代替針刺的機械能,按針刺的經絡穴位,給予調整平衡的高能量在運動訓練的同時進行,通過對患兒大腦穴位刺激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本組干預主要是通過對關元、勞宮、百合、風池、內關、雙神門、大椎等穴位導頻輸氣進行治療,配合運動訓練進行,經濟許可堅持進行到1~2歲。對照組:在出院時給予家庭常規護理指導,定期到本院兒童保健科隨訪。
4. 隨訪 兩組患兒在兒童保健科接受相同的保健措施,于出生6個月內每個月隨訪1次,以后每半年1次,每次隨訪時指導正確喂養、預防接種,進行體格檢查和神經系統檢查、血紅蛋白測定,防治貧血和佝僂病等。6 個月后每次進行智力發育測定。采用《嬰兒智能發育量表(CDCC)》測查患兒智能指數(MDI)和運動指數(PDI)并進行評估、分析。
評定標準為:CDCC測定結果分7個等級,≥130分為非常優秀,120~129分為優秀,110~119分為中上,90~109分中等,80~89分為中下,70~79分為邊緣,<69分為低下。
5.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 檢驗、t檢驗和F檢驗。
結果
干預組發病一個月以內接受干預37例(高壓氧、游泳撫觸),二個月以內5例。堅持三個以上療程30例,三個療程的11例,二個療程的1例,中途放棄1例視為無效。兩組患兒滿12個月在本院兒童保健科門診由專業醫生采用CDCC嬰幼兒智能發育診斷量表測試小兒智力及運動發育指數,對比兩組結果,兩組MDI和PDI之間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提示早期干預促進HIE患兒智能發育。見表1。隨訪2年干預組患兒智力及運動發育指數優秀率28.6%(12/42),而對照組只有16.7%(7/42)。干預組后遺癥發生率為7.1%,其中腦癱2例,1例重度中途放棄治療(視為無效),無智力低下,康復率為92.9%;對照組后遺癥發生率為19.0%,其中腦癱3例,共濟失調1例,智力低下4例,康復率為81.0%,兩組康復率相比差異無顯著性(χ2=2.615,P>0.05)。
討論
HIE是一種損害新生兒神經系統的疾病。由于缺氧缺血引起永久性腦組織損傷,可導致精神發育遲緩,運動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兒童的生存質量和人口素質。國內外研究表明:腦受傷的神經細胞死亡以凋亡為主[2],而凋亡是一個持續進展并可逆的過程,及時阻斷它可防止神經細胞死亡,減少甚至避免產生神經后遺癥。因此早期干預法是一項重要治療方法,適時提供一些良性的刺激,以滿足患兒的心理需求[3,4]。嬰幼兒年齡越小神經系統可塑性越強,代償能力越好,是腦發育的關鍵時期,特別是在出生的一年內尤其是前幾個月,如能提供良好的刺激,對腦功能和結構發育有重要的影響,能發揮其最大的潛力。通過我院HIE進行早期綜合干預護理與未進行早期干預護理的患兒的回顧性比較,早期干預組發育商明顯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差異,值得推廣應用。我們的體會是應向家長做好宣教,指導早期干預知識和方法,充分刺激HIE患兒腦細胞發育,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兒的智力狀況[6],經常對患兒的發育情況進行定期監測,抓住早期干預的有利時期,及時彌補發育的不足,減少患兒后遺癥,降低傷殘的程度。早期干預應反復持續進行,從發病開始一直延續至學齡前。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新生兒組.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診斷依據和臨床分度[J].中華兒科雜志,1997,35(2):99-100.
[2]韓玉昆.努力提高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治療[J].實用臨床兒科雜志,2000,15(5):296-297.
[3]馮雅琴 ,李偉會.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觀察及早期干預的護理體會[J].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2005,3(13).1343-1344.
[4]劉曉紅.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撫觸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05,7(15):88-88.
[5]劉 瑛,葉慧華.偏癱患兒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及臨床應用的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1999,15(7):10-11.
[6]雪麗霜.新生兒異常癥狀的觀察及護理[J].國外醫學護理分冊,2003,22(1):11-13.
(收稿日期:2008-04-15 修回日期:2008-06-10)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