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經皮內鏡下胃造口;結直腸癌;腸梗阻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3-0320-02中圖分類號:R 574.2;R735.3 文獻標識碼:B
在晚期癌癥患者中,尤其是腹部或盆腔腫瘤的患者,腸梗阻是常見的并發癥,主要依賴非手術的姑息性支持治療。頑固性惡心、嘔吐是其臨床主要癥狀之一,大多病人需長期使用鼻胃管減壓,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經皮內鏡下胃造口(PEG),優點是操作簡便、安全、有效、并發癥少、護理方便。 作為長期腸內營養支持的途徑應用,其引流效果好,也適用于姑息性胃腸減壓治療。本文研究PEG在46例晚期結直腸癌腸梗阻病人姑息支持治療的應用,重點觀察其作為胃腸減壓途徑的安全及有效性,以及對晚期結直腸癌腸梗阻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本組男32例,女14例,年齡35~82歲,平均62.8歲,60歲以上33例。梗阻時間10~72 h,超過24 h者31例(67.4%),陣發性腹痛33例(71.7%),腹脹35例(76.1%),惡心嘔吐28例(60.9%),腹部包塊7例(15.2%),直腸腫塊1例(2.2%),血便3例(6.5%),停止排便排氣13例(28.3%),腸鳴音減弱或消失18例(39.1%)。46例中22例(47.8%)表現有明顯的腸麻痹及中毒癥狀,水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術前均行正位腹部拍片,均示不同程度的結腸梗阻表現,鋇灌腸及纖維結腸鏡診斷22例,CT診斷11例,B超診斷13例。其中回盲部癌5例,升結腸癌8例,橫結腸癌5例,降結腸癌8例,乙狀結腸癌15例,直腸癌5例。均為腫瘤轉移或復發性引起的晚期結直腸癌腸梗阻,已無手術指征。入院后主要通過禁食、鼻胃管減壓、鎮痛、止吐、抑制胃腸分泌、靜脈輸液或腸外營養支持等姑息支持治療。
2.方法 PEG采用拖出法。術前給予鎮靜及止痛,拔除鼻胃管,首先以胃鏡觀察食管與胃有無病變,注氣使胃膨脹,然后操縱胃鏡將胃前壁頂向腹壁,光源反映在前腹璧。另一助手進行上腹部皮膚消毒,見左上腹光點最亮處,用手指輕壓辨明胃腔部位,相應處在局麻下切開皮膚0.5~1.0 cm左右,由此穿刺針進入胃腔,退出針芯,于外套管內插入導線。通過內鏡活檢鉗抓住導線,內鏡及活檢鉗抓住導線一同退出口腔外。PEG管與導線相固定,牽拉腹部皮膚切口外的導線,使得PEG管經口腔進入胃內,并從腹壁穿刺處拉出胃腔;拉緊PEG管使內端固定片將胃壁與腹壁緊貼以防出血,然后用皮膚盤固定PEG于腹壁。再次進入胃鏡觀察PEG管在胃內的位置是否恰當,有無穿刺處出血,退出胃鏡。連接PEG管外部接頭,接上引流袋引流胃液,術畢。
結果
1.PEG的技術及并發癥 PEG技術操作成功率為93.47%(43/46),平均操作時間16±3.8 min。3例病人因腹部嚴重粘連和殘胃過小,穿刺未成功。術后PEG管平均使用時間3.8±2.3個月(18 d至13.2個月)。切口局部感染率為10.87%(5/46),經局部換藥處理治愈,無出血、瘺、窒息等嚴重并發癥發生。
2.PEG的引流效果 完全擺脫鼻胃管后,經PEG管引流胃腸液約150~1300 ml/d,惡心、嘔吐癥狀緩解或完全消失。術后病人可以少量飲水及進食少量流質飲食。病人及家屬均感到滿意,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討論
結直腸癌并腸梗阻是常見的急腹癥之一,文獻報道[1],結直腸癌引起的腸梗阻占8%~23%,其中以左半結直腸癌的梗阻最為多見,約占2/3,晚期結直腸梗阻由于手術治療效果不好,術后死亡率高[2]。因此其治療原則主要是通過非手術治療,依靠姑息支持治療手段,減少腫瘤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3]。
影響結直腸梗阻病人生活質量的一個主要不良癥狀是惡心、嘔吐,常規治療一般通過給予止吐藥物,并且須長期插入鼻胃管進行胃腸減壓。但是長期使用鼻胃管減壓存在不少的缺點,易引起鼻咽部潰瘍、糜爛及肺部感染等并發癥,并且由于鼻胃管直徑有限,引流時間過長后常發生堵塞,使用效果欠佳,仍經常再發生惡心、嘔吐,甚至因胃腸減壓效果不佳而發生胃黏膜病變,引起上消化道出血。長期使用鼻胃管將進一步加重晚期結直腸梗阻病人的不適,惡化生活質量,應盡量避免使用。因此,創傷小、并發癥少的PEG方法,已被廣泛地應用于晚期結直腸癌腸梗阻病人的姑息治療中,有利于減壓引流胃腸液[4]。PEG其優點是操作簡便、安全、有效、并發癥少。PEG管徑較鼻胃管粗,可以通暢引流胃腸液,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或緩解惡心、嘔吐癥狀。另外,PEG管可以蓋在衣服下,去除鼻胃管后,也有利于美化外觀。同時,有些利用PEG進行減壓引流的病人,甚至可以短時間夾管,少量飲水或進食少許流質,通過胃部可以少量吸收,不會引起嘔吐。由此可見,PEG應用于晚期結直腸梗阻病人中進行長期胃腸減壓治療,可以顯著地改善腫瘤病人的生活質量。
不少研究報道PEG的禁忌證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操作相關的禁忌證,如胃與腹壁間有結腸或肝、脾等阻隔,影響經皮穿刺的安全性;二是瘺道形成相關的禁忌證,如嚴重的低白蛋白血癥影響腹壁竇道的形成。本組病例PEG操作成功率高達93.47%,無嚴重并發癥,輕微并發癥發生僅為10.87%,結果顯示PEG可以作為姑息性胃腸減壓的重要措施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覃 文,曾凡志.老年人結、直腸癌性梗阻診斷與治療[J].醫師進修雜志,2004,27(8):44-47.
[2]陳晉湘,陳子華,陳志康.大腸癌并發腸梗阻的外科治療[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3,12(7):520-522.
[3]江志偉.晚期癌癥患者腸梗阻的臨床處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3,7(4):314-316.
[4]Pothuri B,Montemarano M,GerardiM,et al.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omy tube 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m 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 due to ovarian Carcinoma[J].Gynecol oncol,2005,96(2):330-334.
(收稿日期:2008-02-13 修回日期:2008-05-23)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