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較嗎啡在剖宮產術后皮下自控鎮痛(PCSA)與硬膜外自控鎮痛(PCEA)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選擇90例產婦隨機分為PCSA和 PCEA兩組,兩組鎮痛液配制方法相同:嗎啡10 mg+咪達唑侖10 mg,PCA設置:無負荷量、持續量2 ml/h、單次量0.5 ml、鎖定時間15 min、維持48 h。術后6、12、24、48 h行視覺模擬評分(VAS)、記錄鎮痛泵按壓次數與實際進藥次數比值(D1/D2)、追加藥物總劑量、病人對鎮痛效果的滿意度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兩組鎮痛效果滿意度、D1/D2、追加藥物總劑量及不良反應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 宮產手術后應用嗎啡皮下與硬膜外自控鎮痛同樣安全有效剖。
【關鍵詞】 剖宮產;嗎啡;術后自控鎮痛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2-0436-02中圖分類號:R 719.897.1+2 文獻標識碼:A
嗎啡被廣泛應用于產科術后止痛,本研究對患者皮下自控鎮痛(PCSA)給藥的方法進行觀察,并與硬膜外腔途徑鎮痛進行比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擇ASAⅠ~Ⅱ級,年齡18~45歲的孕足月剖宮產病人90例,其中16例伴妊娠高血壓,雙胎5例,排除術前患有血液系統疾病、精神疾病及其他顱腦軀體疾病的病人,術后根據鎮痛方法不同,隨機分為兩組,即PCSA組(S組)和PCEA組(E組)各45例。兩組病人年齡、身高、體重、手術時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術中術后血壓、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均無明顯變化。
2.麻醉與鎮痛方法 硬膜外組病人采用L2~3間隙穿刺置管,術畢后接自控鎮痛泵。皮下組術畢后行上臂三角肌內側皮下穿刺,穿刺針為14~16號靜脈留置針,穿刺成功后接自控鎮痛泵。兩組藥配方相同:嗎啡10 mg+咪達唑侖10 mg加生理鹽水至100 ml,持續量2 ml/h,單次量0.5 ml,鎖定時間15 min。兩組病人在手術結束前15 min給予格拉司瓊3 mg靜滴。
3.觀察項目 術后觀察均由麻醉醫師完成,詳細記錄:①鎮痛開始后6、12、24、48 h安靜平臥時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②鎮痛泵按壓次數與實際進藥次數比值(D1/D2),追加藥物總劑量,首次肛門排氣時間。③病人對鎮痛效果的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具體評分方法是:1分為完全無痛;2分為有時輕度疼痛;3分為持續輕度疼痛,有時中度疼痛;4分為持續為中度疼痛,有時重度疼痛;5分為持續重度疼痛,所用鎮痛藥無效。評定效果1~2分為鎮痛滿意,3分為基本滿意,4~5分為不滿意。④不良反應:惡心嘔吐、尿潴留、皮膚瘙癢、嗜睡、呼吸抑制等。
4.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結果
兩組病人鎮痛開始6、12、24、48 h安靜平臥時VAS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見表1;D1/D2及追加藥物總劑量、首次肛門排氣時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見表2;兩組病人滿意度和惡心嘔吐、尿潴留、皮膚瘙癢、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亦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3。
討論
嗎啡是阿片類受體激動藥,口服、肌肉、皮下注射、靜脈注射、硬膜外注射、蛛網膜下腔注射均可產生較為滿意的效果[1]。本組研究表明,PCSA組與PCEA組追加藥量,D1/D2,鎮痛效果及不良反應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即PCSA與PCEA同樣可以達成滿意的術后鎮痛效果。
在臨床中兩種方法我們是有選擇的。對于采用硬膜外麻醉剖宮產者,只要硬膜外導管通暢且無脫落現象者,術后鎮痛用硬膜外自控鎮痛(PCEA)。而對于下列情況者采用皮
下自控鎮痛(PCSA)可達到及時有效的鎮痛:①硬膜外麻醉
禁忌者,即穿刺部位感染、脊柱畸形和腫瘤、休克、凝血功能障礙者。②硬膜外穿刺中不慎穿破硬脊膜者,無法行硬膜外鎮痛者。③采用硬膜外剖宮產者,術中、術后硬膜外導管脫導管被血塊堵塞者,硬膜外麻醉中導管打折、扭曲等致導管不通者。④硬膜外鎮痛過程中導管脫落,堵塞不通者;⑤順產后48小時內子宮收縮致下腹部劇烈疼痛,病人常不能忍受而致一系列不良反應,民間稱“血母痛”者,特別是妊娠高血壓、順產后為了控制產后血壓,PCSA是個良好的方法。
PCSA與PCEA相比,PCSA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價格低廉、并發癥少的優點,即便有并發癥,治療相對簡單,治愈率也高,可避免PCEA帶來的一些并發癥,特別是下肢麻木乏力這種情況。下肢麻木乏力可妨礙術后產婦正常的行走活動,而產婦椎管內結構生理的改變可能影響藥物的作用[2],使采用PCEA的患者更易發生下肢麻木乏力。
PCSA組患者在注射部位均無紅腫不適發生,與施鋒等[3]報道用芬太尼皮下自控鎮痛(PCSA)組在注射部位多有紅腫發生,但均無顯著不適,停用PSCA 1~2 d后紅腫自然消退;文亞南[4]報道,嗎啡皮下自控鎮痛年齡25~59歲者有3例出現血壓下降、惡心嘔吐、皮膚瘙癢,1例年齡最大患者出現呼吸抑制等有所出入。雖然本組45例中無嗜睡、惡心嘔吐、皮膚瘙癢、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發生,但我們還是要引以為戒,注意不良反應發生。
參考文獻
[1]劉明基,許 靖,潘寅兵.嗎啡復合布比卡因蛛網膜下腔麻醉用于婦科術后鎮痛的觀察[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7,23(10):855.
[2]佘應軍,蔡宏偉,任 飛,等.術后硬膜外鎮痛并發下肢麻木乏力的觀察與分析[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7,23(7):612.
[3]施 鋒,汪小海,李士通,等.術后皮下與靜脈芬太尼鎮痛的臨床比較[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7,23(4):284-285.
[4]文亞南.嗎啡皮下病人自控鎮痛出現嚴重并發癥4例分析[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6,12(3):178.
(收稿日期:2008-05-06 修回日期:2008-07-29(編輯: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