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胰腺炎;胰性腦病;早期觀察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4-0500-02中圖分類號:R 576047 文獻標識碼:B
重癥胰腺炎是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它不僅是胰腺的局部發炎,而且是涉及多個臟器改變的全身疾病。胰性腦病是急性重癥胰腺炎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以發病時間短,死亡率高為特點,如果進行早期預防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減低其發生率,現將其治療及護理介紹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共收治重癥胰腺炎病人45例,合并胰性腦病15例,男10例,女5例,
年齡30~73歲,發病誘因為進食高脂飲食及飲酒6例,膽道疾病7例,不明原因2例。并發癥發作時間為2~7天12例,10~20天3例,患者的癥狀維持時間1~10天,多數1~5天。結果本組死亡6例,治愈好轉出院9例。死因為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癥。
2.臨床表現 胰性腦病出現在胰腺炎發病后第2~9天,精神方面癥狀表現為不安、煩躁等興奮狀態,繼而出現幻覺,定向障礙,譫妄或昏迷,精神癥狀隨胰腺炎的好轉而恢復。神經癥狀表現為痙攣、震顫、失語等可出現顱神經麻痹,肌張力增強,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及共濟失調等,大部分病人無神經系統損害體征,頭部CT檢查,未發現異常。
3.治療方法 由于胰性腦病是重癥胰腺炎病程中伴隨出現的一組綜合征候群,胰性腦病的預后,取決于胰腺炎的程度和轉歸,故處理原發癥是治療胰性腦病的關鍵[1]。早期應用生長抑素(施他寧或善寧)抑制胰腺分泌,防止胰酶對周圍組織的進一步破壞。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監測血糖,防止出現高血糖及高滲透性昏迷,常規禁食,胃腸減壓,應用甘露醇、甘油、地塞米松等藥物降低顱內壓,同時給予中樞神經營養藥物,如腦活素、胞二磷膽堿、肌苷促進中樞神經代謝,保護腦組織功能,精神癥狀嚴重者應給予對癥治療,如安定、氯丙嗪及其他抗精神藥物。
護理及觀察
1.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觀察腹部體征,神經、精神癥狀和神經系統體征變化,若有反應遲鈍,定向障礙或興奮、多語、煩躁等,應高度懷疑本病,及時報告醫生,以便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監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變化,并做好記錄。反復監測血、尿淀粉酶,血清鉀、鈣等離子濃度、血糖濃度,肝、腎功能及血氣分析等,直到病情穩定。要注意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如墜床、舌咬傷,必要時加床欄及四肢約束帶保護。
2.保持引流通暢,準確記錄出入量 患者因嘔吐,禁食、胃腸減壓,發熱,術后管道留置多,留置時間長,有液體補充不足的危險,護士應掌握各種管道的治療作用和注意事項,每種管道標識清楚,妥善固定,防止滑脫、堵塞,觀察引流液顏色、性質及數量,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
3.藥物治療的觀察 由于胰酶能夠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胰酶在胰性腦病中起一定作用[2]。生長抑素是一種抑制多種激素的調節肽,能抑制胰腺分泌,烏司他丁是一種廣譜的胰酶抑制劑,能抑制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種胰酶的活性[3],使用生長抑素、烏司他丁等藥物可以減輕胰腺負擔,對于消除胰性腦病病因,縮短病程,緩解癥狀有一定作用。當患者出現精神神經癥狀時,給予脫水劑及神經細胞保護藥物。在用藥期間要注意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和輸液的速度,使用微量泵時要調節好每小時入量,觀察輸液部位有無紅腫,防止液體外滲引起局部組織壞死。重癥胰腺炎常常合并嚴重細菌感染,而對胰腺炎的治療目前沒有特異性的抗生素,而是綜合治療,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和激素,要注意保護肝、腎功能,還要預防其他部位的感染。
4.保證組織供氧,維持血氧濃度 急性胰腺炎發病時,炎癥細胞因子損害病人呼吸道,導致低氧血癥,引起腦組織代謝紊亂和腦水腫[4]。給予足夠的氧氣吸入,可以保護腦細胞。保持呼吸道通暢,對年齡大,有慢性肺部疾患及吸煙史者,常規霧化吸入,每天2次,經常為病人翻身扣背,使痰液易于咳出。監測血氧飽和度,如病人出現紫紺、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低于正常,可高流量吸氧,無效時,應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有胸悶,呼吸急促的患者,及時行血氣分析,對氧分壓過低的患者,采用面罩吸氧或高頻吸氧。本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癥,經上述措施后,9例病人癥狀得到緩解,6例病人因同時伴有其他并發癥導致病情加重而死亡。
5.心理護理 急性重癥胰腺炎起病急,死亡率高,醫療費用昂貴,給患者心理帶來巨大的壓力,易產生緊張不安、焦慮情緒,而腹痛、腹脹、呼吸困難,各種管道如尿管、胃管等使患者自理能力下降,部分患者情緒低落,缺乏治療信心,針對患者心理狀態,護士主動熱情地同患者交談,向病人及家屬介紹疾病的發病機制,病程演變,解釋病情、治療目的、方法,列舉相同病例好轉的例子,給予心理上的安慰、鼓勵和支持,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環境,減輕心理壓力,幫助患者及家屬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進行各種操作前,認真解釋操作過程、配合要點、取得患者的信任與配合。
護理體會
因胰性腦病的發生機制不明確,治療上以對癥治療為主,關鍵是早期發現,采取必要的措施。胰性腦病在臨床上主要以意識障礙為表現,患者早期有精神萎靡,繼而出現頭痛、煩躁、譫妄、嗜睡,甚至進入昏迷狀態,而檢查無明顯陽性特征,只有靠患者的意識變化來判斷。護理的工作重點在于加強監護,做好病情觀察,防止并發癥發生,對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社會支持,細心的觀察和護理是預防胰性腦病,提高急性胰腺炎治愈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萬赤丹,熊烔炘,劉 濤,等.重癥胰腺炎并發胰性腦病的臨床分析[J].腹部外科,2004,17(3):157-159.
[2]李子禹,胡義利,趙宜仁.胰性腦病[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1999,5(2):142.
[3]上海烏司他丁臨床試驗協作組.國產烏司他丁治療急性胰腺炎的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華消化雜志,2001,21(5):293.
[4]呂飛飛.胰性腦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J].腹部外科雜志,2007,20(1):59.
(收稿日期:2008-05-29 修回日期:2008-07-25)
(編輯:凌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