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我國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提高機關干部領導素質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及領導決策的順利實施至關重要。因此,要求機關干部要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樹立全局意識,堅持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同時,要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較高的思想覺悟和很強的工作創新能力。
[關鍵詞] 十七大精神 機關干部 素質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按照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群眾公認原則選拔干部,要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提高干部選拔工作的公信度和群眾的滿意度,切實為全面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為保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機關是領導實施正確決策的參謀機構和執行部門,是承上啟下的樞紐。對基層來說,它既是領率機關,又是保障和指導部門。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對機關干部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提高機關干部的素質對領導決策順利實施和工作更好的開展至關重要。
堅定的信念
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每一個機關干部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機關干部既要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更要腳踏實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不懈地努力工作。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大局的意識
機關干部要遠見卓識,為了黨和國家的利益,處處以事業為重,識大體,顧大局。大事不糊涂,堅持黨性原則;小事不計較,求大同,存小異。要有團隊精神,甘于吃苦,樂于奉獻,做群眾的表率。
律己的品德
堅持原則,嚴以律己,明辨是非;責己要苛細嚴格,責人要直率中肯是機關干部所具備的思想品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機關是經常發號施令的,“令”具有極大的權威性,然而 “身正”是施令的基礎,自身的模范行為比“令”具有更大的權威性,是無聲的命令。所以說“廉潔方能服人,律己方能聚人,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如果只在“施令”上動腦筋,而不在身正上下功夫,這種“令”既使下得再多,也會在群眾中失去其權威性。所謂“身正”,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就機關干部而言,主要是指克服優越感,嚴以律己,不搞特殊化。做到權惑面前不動心,名惑面前不失志,利惑面前不亂意,這方面古代官吏給我們做出了足資借鑒的典范。唐太宗時期,有一個大臣叫岑文本,有人勸他給自己的家庭購置點產業,岑文本說“我本是一介布衣,起自民間,當年我徒步進入京城長安之時,沒有想過要做大官,能做一個秘書郎,一個縣令就于愿足矣。后來朝廷重用了我,位極宰相。我所得到的薪俸已經夠多的了,我時常為之感到惶恐,還要購置什么產業呢?”
嚴格的紀律
黨的紀律,是全黨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行為規范的準則,是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保證,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奪取勝利的有利武器。它既有強制性,更有靠黨員干部的自覺性來維持的。一切共產黨員和干部無論職位高低,都毫不例外地接受黨的紀律約束。因此,黨組織必須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每個黨員干部必須自覺遵守紀律,并要堅決同違反黨的紀律現象作斗爭。黨內決不允許有不執行黨的決議和政策,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接受黨內外群眾監督的特殊黨員存在。
嚴謹的作風
機關,是一個綜合性指揮管理中心,結構嚴謹,業務復雜。如果沒有良好的工作作風,就不可能實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整個機器也不可能正常地運轉。機關干部作為領導的參謀智囊集團,這就要求機關干部必須具有嚴謹、細膩的工作作風,才能保證事事出成果、辦事高效率。
機關干部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求實的精神、正派的作風是機關干部必須具備的素質,也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條件。要努力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尊重科學,尊重事實。做到忠言直諫,剛直不阿,處事公道,服從真理,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戒空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多辦實事,切記假公濟私,欺下瞞上,看風使舵,感情用事。實事求是是事業成功的根本。例如古代唐玄宗后期聽信讒言,奸相李林甫鉆權,某次科舉后李林甫一個不選,反向皇帝稱賀說:“野無遺賢”,人才早就被“陛下”選盡了;天下水災歉收,李林甫找到幾根長得碩大的谷穗說“天下豐登,陛下無憂,”最后落得江山傾倒,淚撒馬嵬坡的下場。
機關干部要做到“三個正確對待”。一是正確對待組織。干部個人的進步和取得的工作成績,都離不開組織的培養、教育和幫助。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能居功自傲,不能把成績當成向黨組織討價還價的資本,更不能把自己凌駕于黨組織之上。成績越大,越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兢兢業業,把工作做得更好;二是正確對待同志。機關干部不要對他人要求嚴、對自己要求寬,常言道,寸有所長,尺有所短。要多看他人之長處,多看自己之短處,要做到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諒解。開展批評也要區別不同情況,該直說的時候則直說,該婉言的時候則婉言,這樣可以“化干戈為玉帛”,增進友誼和團結;三是正確對待群眾。我們黨的群眾路線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堅持群眾路線是做好工作的一個基本條件。我們機關干部是人民群眾的公仆,決不能高居群眾之上,而要始終置身于群眾之中,要少打電話,多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幫助基層群眾排憂解難。
豐富的知識
列夫托爾斯泰有句名言,“沒有知識的頭腦,就像沒有蠟燭的燈籠。”機關干部不但要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還要學習邊緣科學知識,特別是與我們分擔的工作有關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業務知識更需要熟練地掌握,用理論指導實踐,這樣才能運用自如。所以說知識就是力量,廣泛的知識素質,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
過硬的本領
反應能力。指的是具有一定的觀察力、認識力、理解力和判斷力。領會意圖、制定方案、落實指示、信息反饋等都要迅速準確,及時無誤。
參謀能力。給領導出主意、當參謀,是機關干部的職責。參謀作用的好壞,往往對領導的決策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因此,要求機關干部必須具備清醒的頭腦,健康的意識,還要有通曉全局的本領,只要認識準確,就應大膽陳述自己的意見和觀點,主動獻計獻策。后漢書杜密傳有這樣一段話,“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如果一個干部從不向領導提合理化建議,那就不是稱職的好干部。
組織能力。機關干部對上級領導的指示和決定要及時有效地組織實施,使領導的指示和決定真正落到實處,收到預期的效果。
管理能力。機關干部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首先要明確自己所擔負的工作任務、承擔的工作職責和工作范圍。判定管理者的效績如何?最終要看工作任務、工作效率、工作計劃和工作質量完成情況。
處事的才能
處理好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系。機關各職能部門既是平等合作的關系,又是相互依賴的關系。因此,必須相互支持,彼此尊重,顧全大局,密切協同。
處理好職能部門與基層之間的關系。機關職能部門對基層科室有指導和支持的責任,對基層科室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和幫助解決,對他們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或意見要及時反饋給主管領導,以便采納和修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斷改進工作。
處理好干部個人與領導之間的關系。一要尊重、支持領導的工作;二要在領導之間出現矛盾和意見分歧時,干部要起到協調、疏通和降溫的作用,切忌制造矛盾和激化矛盾。
作者單位:哈爾濱醫科大學
(責任編輯/王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