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起源,從來都與人類生存和生產活動緊密相連。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這就為人類社會積淀了廣泛而又深厚的文化遺產。其中,企業文化正是文化百花園中一枝生機無限、魅力無究的奇葩。
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企業文化活動,可以極大地激發企業員工的向心力與生產積極性,是凝聚人心和安定隊伍的“集結號“。從而,使企業不斷增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后勁。
上世紀三十年代,哈爾濱雙合盛制粉廠曾是名噪全國的一家民營面粉制造企業,當時其規模之大、設備之精,以及所生產的“雞“牌沙子面,更是響譽中國大江南北。究其企業成功發展的奧妙,不難看出,總經理張廷閣本人雖是窮苦出身,但卻傳承著山東豐厚的文化底蘊。他刻苦勤奮,自學成材,在重視企業基礎建設的同時,更重視企業的文化建設。他創建職工俱樂部,招募名廚,網絡琴師、戲友,制作廠徽胸章等等,每逢年節,除了改善伙食,還在廠內演戲、放映電影,使員工們以佩帶廠徽而感到自豪。在他的帶領下,企業發展成以面粉制造為主,集皮革、油坊、雙城堡糧食加工廠和北京雙合盛五星啤酒廠等數家企業為一體的“雙合盛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可見,“軍機重劍氣,商略貴人和“的企業文化魅力之大,以及它對企業平穩而持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個偉大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文化的高度繁榮,一個企業的發展更是與企業的文化建設密不可分。哈爾濱三五味業集團之所以能從一個小型民營企業,發展成為當今中國復合調味品的龍頭企業,這與三五味業集團掌門人王軍那種對事業的執著、頑強拼搏和勇于開拓的創業精神是分不開的,尤其他本人十分重視企業的文化建設,從而極大地調動和激發了三五人的主人翁意識和開拓精神。
最后,讓我們衷心祝愿三五味業集團在黨的十七大和“兩會“精神指引下,在實現企業工藝進步、科學管理和文化建設上更上層樓。
作者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黑龍江省著書名法家
(責任編輯/劉惠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