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歐洲的雷諾車隊,以一個漂亮的排位和一個遺憾的結局告訴我們,從神到人的轉變,其實很簡單。
中國有句古話:“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也許是數年的積累都在2005、2006賽季耗盡了。在2007賽季,雷諾就積弱不起,進入2008賽季更是實力下滑,迅速走下神壇,淪落為第二集團。
歐洲賽區歷來都是F1各支車隊爭奪積分的百戰之地,在亞洲賽區僅取6分的雷諾車隊,更是把崛起的希望放在了西班牙站上。根據F1的傳統,各車隊都會選擇在結束季初的海外戰役后,對賽車進行賽季的首次升級,雷諾也同樣如此,但車隊因為落后太多,這次下的力度非常大。
車隊技術總監鮑勃貝爾在巴林站比賽結束后就說:“我們需要大刀闊斧地改變。”終于,到了西班牙站的正式比賽中,他所說的“大刀闊斧的改變”終于展現在了人們的面前全世界的觀眾驚異地發現,R28賽車后部發動機蓋上方豎直安裝的擾流板面積大大加大了,幾乎變成了長方形!其余的改動還包括:全新的前懸架、改進的橋狀翼,全新的尾翼和前輪轂罩,最終實際改進的部件牽涉到19個區域之多。
這些改進顯然有很大的作用,在西班牙站排位賽的第一階段,阿隆索1m21s347的成績就排到了第三,隨后又在第三階段的最后時刻帶著1m21s904的成績沖線,一度排名第一!雖然萊科寧最后以1m21s813搶走了桿位,但本賽季首次殺入發車頭排的表現已經足以讓阿隆索心滿意足地向全場觀眾揮手致意了。
不過在隨后的比賽當中,我們似乎看到了雪諾車隊的真正實力。小皮奎特自然不必細說,這個賽季前被人寄予厚望的小家伙似乎還沒有適應F1,看起來他更適合去美國的納斯卡玩撞車。但是,阿隆索的爆缸確實讓我們看到,雷諾車隊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車隊工程主管帕特西蒙斯對R28的提高贊賞不已,但是爆缸還是讓我們想起了2005賽季的法拉利,實力一流卻小毛病不斷。
說句心里話,盡管阿隆索是西班牙站正賽中最早進站的前排車手,但是他與馬薩的差距也僅僅是兩圈而已。這樣看來,所謂的輕油冒進戰略并不是雷諾車隊的問題。不論載油量的區別,雷諾的賽車距離法拉利或者邁凱輪至少不再是賽季初的天壤之別。阿隆索自己也證明了這一點,“馬薩在我進站后兩圈就選擇進站,看起來他不像是比我多帶了多少燃油。這就意味著我們排位賽的成績其實是相當不錯的。”
其實,雷諾現在最大的問題依舊在于R28上。依靠現在的這臺賽車,想要進入前3染指領獎臺是個比較困難的目標,這也是標志一支車隊究竟能否邁入頂尖的指標之一。對于雷諾來說,發動機問題是一個警鐘。3年前,當時的雷諾與邁凱輪激斗正酣,而從2004年常勝紀錄中挫敗下來的法拉利正在經歷自己的陣痛期。那一年,法拉利就頻頻被各種各樣的機械或者其他問題所擾。如今的雷諾,與往昔的法拉利,何其相似。
如今,雷諾除了需要在空氣動力學套件方面提升之外,如何應對可能存在的更多隱患也是重要課題。畢竟作為一支曾經的世界冠軍車隊,想要重現輝煌就必須切中所有要害。不過現在的雷諾也有優勢,走下神壇之后,以往的那些奪冠壓力也就不復存在。只要踏踏實實地改進賽車,想必他們還是可以如同法拉利一樣,再次踏上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