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格化管理為解決復雜性的管理問題提供了一套新思維、新方法,文章引入網格化管理思想,運用其共享性、前瞻性、綜合性、立體性與開放性的特點完善了現有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機制,從而提升了我國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處置能力。
關鍵詞:應急管理;網格;網格化管理;機制
一、 引言
近年來突發事件頻繁發生,應急管理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 然而在現有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指導下,容易出現部門分立、協同指揮不足、整體聯動性差等低效管理問題, 從而嚴重影響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處置能力,造成嚴重的經濟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為了有效提高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迫切地需要引入新思想、新技術對現有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進行調整。
二、 現行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的不足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我國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得到了長足進步,然而隨著突發事件的復雜化、全球化的加劇,現有的應急管理機制已不能夠適應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F有應急管理機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為:
1. 缺乏統一的組織協調。現有的應急管理體制是以領域、部門間的分散管理為主,使得應急資源難以有效調動和利用,當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各部門容易相互推諉、扯皮,嚴重影響應急聯動機制的有效運行。
2. 信息溝通不暢,披露透明度不強?,F有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中,綜合性的公用信息平臺尚未建立,危機狀態下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披露制度缺乏統一規劃,使得應急管理的信息收集、整理、匯總變得困難,從而導致應急解決方案的制定缺乏有效性。
3. 缺乏全過程的應急管理?,F有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主要著眼于突發事件發生后的應對和補救性措施,工作重點放在事后的“救災”,缺乏對突發事件的全過程應急管理。
4. 社會參與程度不高。在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過程中,社會各單位、社區、群眾團體、個人的危機意識還不強,危機自救能力較差,參與程度不高。
三、 網格及網格化管理
網格(Grid)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集成的計算與資源環境,是構筑在互聯網上的一組新興技術,它將高速互聯網、高性能計算機、大型數據庫、傳感器、遠程設備等融為一體,實現計算資源、存儲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等的全面共享。網格化管理是指將管理對象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若干網格單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各網格單元間的協調機制,使各個網格之間能有效地進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組織的資源,以最終達到整合組織資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現代化管理思想。
與傳統管理思維相比,網格化管理在信息管理平臺的基礎上,依靠制度、行政和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對管理活動中產生的問題及早發現、及時反饋,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處理和解決, 網格化管理有助于對組織資源進行整體的、全面的管理。
四、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中引入網格化管理的可行性
網格化管理引入到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中,既能發揮其自身處理復雜性問題能力又能克服現有應急管理機制的不足, 使得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能夠統一組織調配各類資源,保證各類信息的共享和渠道的暢通,進而實現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全過程的有效管理。其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共享性。網格化管理中各部門的資源是分布共享的,當發生突發事件時,系統自動計算各網格單元內資源的使用情況,對于空閑的資源實施統一管理、協同調配以保證資源的充分利用和最大共享。
2. 前瞻性。網格化管理能夠對突發事件隱患進行監控。在網格化管理體系中,管理對象被劃分為若干個網格單元,在日常管理中網格單元內的處理情況能夠隨時被監控和獲知,任何細小的可能引發突發事件的潛在隱患都能通過預先處理得以消除。
3. 綜合性。網格化管理中信息的組織是多維度的,通過先進的建模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人工智能等對海量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匯總,為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預警、救援、資源協調提供支持和保證。
4. 立體性。網格單元之間在不同層面上、不同區域間都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直接的聯系起來,其立體化的信息溝通渠道避免了突發事件處理過程中人為的隱瞞和謊報,使得突發事件實現全程化管理。
5. 開放性。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主要考驗的是政府的能力,但政府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需要社會各基層單位和非政府組織的參與,網格化管理為公眾舉報警情、參與救災、災后重建及事后追責監督提供良好的參與途徑。
五、 突發事件網格化管理的應急管理機制構建
根據應急管理機制的構成, 結合網格化管理的優勢,本文構建了基于網格化管理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其內容可以劃分為體系運行機制、預警機制、緊急處置機制、善后處理機制以及評估機制等五部分。
1.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運行機制。應急管理體系運行機制是為處理整個突發事件提供平時和戰時狀態下的保障,主要包括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平戰狀態切換以及應急預案的研制、戰時模擬演練等工作。為了保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需要對整個應急管理體系的各職能部門統一指揮,在相應法律、法規約束下分工協調各類應急資源,在突發事件的處理過程中對突發事件進行分類、分級管理,及時根據事件的發生發展態勢在平時與戰時狀態之間進行切換,并使相應的機構與相應的突發事件進行掛鉤,以便明確責任,為應急能力的評估做好準備工作。
2.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警機制。預警機制是在突發事件發生之前的預報、預測及提供預先處理操作的重要機制,包括監控、預測警示、預防處置、預警評估等環節?,F階段雖然還不能完全準確的預測突發事件,但借助網格平臺提供的強大計算資源,運用各類預測方法對海量的監控信息和數據進行挖掘、分析,能夠有效的提高預測的準確性。網格化的便利條件還可以將警示信息及時多元化的向社會發布,為公眾提供相關的服務和幫助。對于預警的突發事件要協調各機構部門及時制定初步的預防處置措施,并對預警級別、預警范圍進行評估和預判,為后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提供詳實全面的信息保障。
3.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應急處置機制。應急處置機制是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一系列過程的規范和約束,主要包括:事態評估、應急資源狀態評估、應急救援方案制定、應急資源協調、應急實施管理、應急處置能力效果評價。突發事件發生后,借助于網格化管理的共享性、綜合性及立體性優勢,依據預測機制的信息和評估預判結果對事態進行評估。然后從網格平臺中查找應急資源,并對各部門各類應急資源的狀態進行評估, 確定應急資源可用數量、狀況及調配情況,在此基礎上綜合應急預案、事態發展評估情況、應急資源狀態制定應急救援的方案、指導原則及輔助規定等,對應急處置進行統一指揮,以實現對突發事件的有效處置。
4.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善后處理機制。善后處理機制主要包括應急資源補償、應急管理總結、災區重建、獎勵與問責、應急管理機制有效性評估等內容。其中應急資源補償是對應急管理中消耗的各類資源進行配給和補償,并形成責任義務明確的補償機制;應急管理總結是對突發事件過程進行系統總結,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應急管理執行效果,以便明確責任,實施獎懲;災區重建包括制定重建措施、籌措重建資金、監督使用重建資金等,指導災區用最快的速度恢復活力;獎勵與問則主要是對應急管理過程中相關責任人和機構進行獎勵和問責,形成一個公平公正的獎勵與問責機制;應急管理機制有效性評估是對整個應急管理機制在預防、處置突發事件過程中各種制度及其運行規范有效性等進行全方位的評估。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善后處理的每個環節都需要網格化平臺提供大量的信息作支持,同時為了更好的保證全程的公開公正透明,社會公眾、媒體可以利用網格化管理的平臺對善后處理工作進行監督、舉報及信息反饋。
5.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評估機制。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評估貫穿于整個應急管理過程,包括預警評估、應急預案有效性評估、事態評估、應急資源狀態評估、應急處置能力效果評估、應急管理機制有效性評估等多方面的評估。這一過程中,網格化管理的共享性、立體性優勢保證了應急管理各個環節評估的準確、客觀,同時統一指揮的網格平臺也增強了各部門的協作和社會公眾、非政府組織的參與意識,促進了以政府和行業為中心、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的形成。
六、 結論
通過對現有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的不足進行分析,引入了網格化管理的思想,利用其共享性、前瞻性、綜合性、立體性與開放性的優勢特點對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進行構建,建立了包括體系運行機制、預警機制、緊急處置機制、善后處理機制以及評估機制在內的基于網格化管理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以提升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處置能力。
參考文獻:
1.計雷,池宏等.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15.
2.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課題組.政府應急管理機制研究.中國行政管理,2005,(1):18-21.
3.Ian Foster,Carl Kesselman,Nick J,Tuecke S.Grid services for distributed systems integration.IEEE Computer,2002,35(6):37-46.
4.鄭士源,徐輝,王烷塵.網格及網格化管理綜述.系統工程,2005,(3):1-7.
5.祝小寧,袁何?。诰W格化管理的突發公共事件預警機制探析.中國行政管理,2006,(10):102-105.
6. 查理德 L·達夫特,雷蒙德 A·諾伊.組織行為學.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141-152.
7.周三多,陳傳明.管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2-227.
8.趙成根.國外大城市危機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4-98.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科技攻關項目(項目編號:GC05A108)。
作者簡介:梁靜國,哈爾濱工程大學經濟管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姜金貴,哈爾濱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0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