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融資方式上偏好股權融資、資本使用效率較低的情況,旅游文化產業應該創新負債融資方式,提高其負債融資比例,進而改善旅游文化產業的資本結構,推動旅游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同時,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增加負債融資所帶來的風險,控制好負債融資的度,從而最大地發揮負債融資給旅游文化產業帶來的積極效應。
關鍵詞:旅游文化產業;負債融資;旅游文化企業債券
中圖分類號:F592.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6-0153-02
一、我國旅游文化產業股權偏好的融資現狀
我國旅游文化產業中企業多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在我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權融資偏好的大形勢下,旅游文化產業也表現出以股權融資為主、債權融資為輔的特點。
由表1可以看出,1996-2004年,我國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5.02%、48.76%、50.8%、54.41%、53.72%、50.06%、49.49%、52.57%、53.49%,平均達53.1%。
由表2可以看出,2004年這幾個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3%、44%、34%、53%、25%,平均達35.8%。
二、我國旅游文化產業股權融資偏好的負面效應分析

1.偏好股權融資易使旅游文化產業的資本使用效率低下
由于股權融資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得旅游文化產業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取大量的資金。獲取資本的容易性,使旅游文化產業的經營者感受不到相應的壓力,對籌集到的資金沒有高效的利用,陷入了股權融資—低效率使用—股權融資的循環之中,從而造成資本使用效率較為低下。
2.偏好股權融資易挫傷旅游文化產業投資者長期投資的積極性
旅游文化產業經營者低效的資本利用率對其經營能力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給投資者帶來的實際報酬率比投資者所期望的要低,這種現象長期持續下去,容易挫傷旅游文化產業投資者長期投資的積極性。
3.偏好股權融資會對旅游文化產業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廉價的股權資本易造成旅游文化產業投資方向混亂的現象,旅游文化產業很難形成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并且在我國經濟開放程度日益加大的形勢下,同樣會給其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帶來較為不利的影響,這種情況極為不利于旅游文化產業的長遠發展。
三、我國旅游文化產業負債融資績效分析
負債融資,是指企業在一定量的自有資金基礎上,為了擴展生產經營規模、開展技術創新等活動,通過增加債務進而向外籌集資金,來開展相應的生產經營活動的融資方式。
1.負債融資破產機制對旅游文化產業具有治理效應
旅游文化產業采用負債方式進行融資,其所面臨的破產風險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擴大。這會導致經理人員對企業支配權的喪失,且其社會名譽和地位就會下降,將直接影響他的再就業前景。在這種潛在壓力下,經理人員不得不努力提高公司的業績。
2.負債融資有利于旅游文化產業控制權的保持
旅游文化企業面臨新的籌資決策時,負債籌資較股權融資相比影響不到企業控制權,有利于保持現有股東對于企業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旅游文化企業治理結構的穩定性,有利于旅游文化企業的長遠發展。
四、我國旅游文化產業發行企業債券的探討

企業債券是一種負債融資形式,是國內企業法人通過公開發行企業債券的形式,在國家金融機構從事的金融業務之外,開辟的新的融資渠道,直接將社會閑散貨幣轉化為生產資金,以解決企業資金短缺、生產后勁不足的困難。
采用對比首都旅游集團債券發行前后公司財務指標的方式,來分析企業債券的發行是否給首都旅游集團帶來經濟效益,進而在一定程度上解釋旅游文化產業發行企業債券的可行性。
從表3可以看出,首都旅游集團在發行企業債券融資后,主營業務利潤和利潤總額較以前年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2004年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 703 663 000.00元,較2003、2002、2001年分別增長了120.1%、96.9%、116.9%,平均增幅達111.3%;2004年全年實現利潤總額649 231 404.00元,較2003、2002、2001年分別增長了478.7%、178.6%、201.4%,平均增幅達286.33%。
從表4可以看出,首都旅游集團在發行企業債券融資后,主要的財務指標都較以前年度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從償債能力角度看,2004年首都旅游集團的流動比率達到了0.83,較2003、2002、2001年分別提高了0.20、0.21、0.10,平均增幅達0.14;速動比率達到了0.66,較2003、2002、2001年分別提高了0.13、0.16、0.03,平均增幅達0.11。這兩項指標的提高表明首都旅游集團的償債能力較以前年度有了提高,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首都旅游集團2004年經營業績要比以往年度有一定的提高。從資本盈利能力看,2004年首都旅游集團的利息保障倍數達到了3.11,較2003、2002、2001年分別增長了1.58、0.82、1.38,平均增幅達1.26;凈資產收益率達4.3,較2003、2002、2001年分別增加了3.29、1.86、1.55,平均增幅達2.23。這兩項指標的提高表明,首都旅游集團在盈利能力上較以前年度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進一步印證了企業經營業績提高的事實。
五、結論
創新旅游文化產業負債融資的方式,優化旅游文化產業的資本結構,利用負債融資所特有的治理效應和積極財務效應增強其資金成本意識,建立有效的自我約束機制。同時,也應增強風險意識,把負債融資控制在合理的“度”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負債融資給旅游文化產業帶來的積極作用,使旅游文化產業朝著更快、更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勝.論旅游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目標與措施[J].財貿研究,2003,(4):18-20.
[2]肖作平.公司治理結構對資本結構類型的影響[J].管理世界,2005,(9):137-163.
[3]劉玲.MM資本結構定理綜述[J].管理科學文摘,2005,(9):32-33.
[4]劉星,陳新桂,詹宇.存在破產風險條件下的最優資本結構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2,(11):102-105.
[5]晏艷陽.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及其趨勢研究[J].統計研究,2001,(6):43-46.
[6]葉康濤,陸正飛.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影響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4,(5):127-142.
[7]曹廷求,孫文祥.股權結構與資本結構:中國上市公司實證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4,(1):32-56.
[8]許家林,胡匯杰.債融資:觀念的確立及推進舉措[J].中國軟科學,2003,(6):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