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世界經濟結構的調整、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國際分工的深化,服務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逐年上升,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推進器。浙江省作為我國經濟較發達的省份,服務貿易在最近幾年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本文分析了浙江省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并且從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結構變化兩個方面對浙江省的服務貿易進行了國際比較。最后根據比較的結構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服務貿易;對稱的比較優勢;貿易結構
一、浙江省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
隨著世界經濟結構的調整、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國際分工的深化,服務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逐年上升,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推進器。浙江省服務貿易自1997年以來發展速度十分迅速,但是整體規模較小。1997年到2001年間,每年服務貿易總額都不超過10萬美元,由于服務貿易的規模較小所以1997到2001年間服務貿易的波動較為劇烈。從2002年起服務貿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無論是在總量上,還是增長速度上,服務貿易體現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到2004年浙江省服務貿易總額是1997年的10倍。可以看出,自2002年以來,浙江省服務貿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分別從服務貿易的進出口額看,服務貿易進口相對比較穩定,一直呈增長的趨勢,而服務貿易的進口波動較為劇烈,尤其在1999到2001年間,服務貿易出口出現了巨大的震蕩。從貿易差額看,浙江省服務貿易的整體上處于服務貿易的逆差狀態,只有少數年份,1998,1999和2006年服務貿易出現順差。從2000年到2003年服務貿易的逆差數量來看,服務貿易逆差呈逐漸減少的趨勢,到2004年服務貿易出現順差。
從浙江省2003和2004的服務貿易的結構來看,服務貿易出口方面,其它商業服務,運輸業在浙江省的服務貿易出口中占有主導地位,兩者總共占到浙江省服務貿易出口的90%以上,其中其它商業服務2003和2004年都超過了75%,根據以往的1998到2002年的數據看,也都超過了60%。運輸業的出口位居第二位,2003年和2004年的比例達到20.02%和16.6%,需要指出的是,自2001年起,浙江省運輸服務的份額正在呈初見下降的趨勢,2001年到2004年運輸貿易的份額分別是26.67%,20.09%,20.02%和16.60%。其次,旅游和咨詢的服務貿易出口額所占比重比較低,而保險、金融、通訊、電影音像等項目的出口比重則微乎其微。這說明浙江省服務貿易出口結構比較單一,技術和人力資本密集型行業出口份額小,現代服務貿易還處于較低的發展水平。從服務貿易的進口來看,運輸、其他服務業和咨詢所占比重較高,其次是專有權利使用費、特許費、旅游、廣告宣傳和建筑安裝和勞務承包,其它服務項目的進口都不足1%。通過對比,可以看出,服務貿易個項目的進出口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系。浙江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比較落后。
二、浙江省服務貿易發展的國際比較
為了更好的說明浙江省服務貿易的發展情況尋找差距,本文對浙江省服務貿易的相關指標進行了國際比較。
(一)國家的選區
本文選區了5各國家:韓國,印度,日本,美國和英國。印度和韓國是發展中國家但是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日本,美國和英國則是發達國家的代表。
(二)比較指標的選區
本文選取對稱的比較優勢指數,勞倫斯指數和收益性結構指數對這幾個國家同浙江省的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以及服務貿易結構的變動和優化進行測度。
(三)數據來源
本文選區了浙江省和5個國家1998年到2004年的服務貿易的相關數據。其中浙江省服務貿易數據來自于《浙江省統計年鑒》和《浙江金融年鑒》,其他國家的數據來自于聯合國統計司的網站。
(四)指標的說明
1.對稱性現行比較優勢
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將國部門產品的出口置于整個世界的背景中,與所有的競爭者進行比較,通過一國某各部門的出口在世界上的份額形成一個相對而又綜合的比較優勢指標,簡便易行,因而被國際經濟學界廣泛接受,成為最常用的方法,本文分析所使用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之一就是以Balassa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但是,現性比較優勢指數也有一個不足之處,即RCA以1作為判斷比較優勢的臨界值,而在此臨界值兩側RCA的值域卻是不對稱得,也就是說,缺乏顯性比較優勢部門其RCA值域為[0,1],而具有顯性比較優勢部門的RCA的值域為(1,+∞)的廣大區間,這意味著衡量比較優勢和劣勢程度的標準不對稱。
為了彌補RCA指數的不足,Laursen(1998)提出了對稱性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S其表達式為
其中,為一國在年出口貿易額,為世界在年進口貿易額。
(五)測度結果
根據測度的結果,發現對每個國家和地區來說,在服務貿易各部門中都有其具有比較優勢的項目和具有比較劣勢的項目。總的來看,發達國家具有比較優勢的部門較多,而發展中國家通常只有1到2個具有比較優勢的部門,在具有比較優勢的部門中,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通常是資本或勞動密集型的部門例如韓國的運輸部門,浙江省的其他商業服務,而印度是計算機信息與技術,這與其國內產業結構有巨大的關系,而發達國具有比較優勢的部門通常是技術和人力資本密集型部門。說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服務業發展水平和服務貿易程度的較大差距。表3把各國具有比較優勢的部門,具有比較劣勢的部門和優勢/劣勢不明顯的部門進行了歸納。
從表4中,可以看出,韓國和日本具有比較優勢的部門集中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如運輸和建筑,印度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是通訊和計算機和信息,與其國內計算機行業的發展是相一致的。美國和英國的服務貿易優勢集中于技術密集型行業,體現了較高的服務貿易水平。浙江省服務貿易的優勢在于其他商業服務,比較優勢過于單一,處于比較劣勢的行業較多。
通過結構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省服務貿易結構變化在減慢,收益性結構指數在兩段期間都為正直,表明浙江省的服務貿易結構呈現優化的趨勢。從整體上看,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結構的變化明顯高于發達國家,這是由于發達國家服務業發展較為成熟,服務貿易結構不易發生改變,而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規模較小,服務業發展不穩定,所以貿易結構變化相對較快。從收益性結構指數看,浙江省、印度、美國的結構性收益指數大于0,說明這三個地區的服務貿易結構正在優化,而韓國的收益性結構指數都是負值,表明韓國的服務貿易結構不夠優化。日本的收益性結構指數在2002到2004年為正說明結構較優化。英國的服務貿易結構的收益性結構指數由0.1868發展為-0.0233表明結構有所惡化。
(六)結論
通過對浙江省服務貿易狀況的分析和比較,認為浙江省服務貿易在1997到2004年發展迅速,但是與國外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相比,浙江省服務貿易結構單一,發展水平較低,通過與五國的服務貿易比較優勢和結構指數的比較,浙江省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單一,存在比較劣勢的部門較多,服務貿易發展水平低,但是浙江省的服務貿易的結構變化比較明顯,并且結構有優化的趨勢。
三、促進浙江省服務貿易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鞏固已有服務貿易優勢,發展服務貿易新優勢
浙江省的服務貿易項目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浙江省已經取得一定的出口業績,在服務貿易的比重中呈上升趨勢,如其他商業服務,二類是雖然有少量的出口業績,但比重較小的新型服務項目,如咨詢,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三類是幾乎沒有出口業績,但具有發展潛力的服務項目,如金融、通訊郵電。根據自身的要素稟賦資源,發展浙江省比較優勢所在的行業,擴大這一領域的服務出口,另一方面,根據浙江省服務業的發展狀況,選擇有發展潛力的服務項目。浙江省在其他商業服務具有比較優勢,作為人力資本密集型的服務業,這一行業的發展順應世界服務貿易的發展趨勢,浙江省應該繼續保持,繼續加大人力資本投資,提高行業競爭力。而對于現代服務業的其他行業如計算機與信息、專利與特許、金融和通信行業則具有絕對的比較劣勢。但是從浙江省服務產業的結構發展來看,上述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速度較快,結構比重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從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基礎看,浙江省人力資本和技術的積累速度也在不斷的提高。因此,可以看出,浙江省在這些現在還處于比較劣勢的服務貿易行業還是有一定的潛力,通過比較優勢的動態變化,使之比較劣勢的地位改變。
(二)發展服務貿易與優化貿易結構相結合,促進浙江省貿易結構升級
目前,浙江省產業結構的總體層次比較低,大所是產業處于價值聯的下游,主要集中于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制造和勞動密集型的裝配環節。產業結構層次地,導致我國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出口壁壘越來越強,市場拓展日趨困難。因此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不僅是提高產業質量和經濟效益的需要,對于改善浙江省的產業發展環境甚至國際關系,也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導致浙江省產業結構層次低的原意很多,但是,浙江省現代服務業發展不足,特別是金融、保險、咨詢、技術和市場中介服務業發展滯后,不僅加劇了浙江省服務業結構層次低的狀況,也妨礙了浙江省產業結構升級,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產業結構整體競爭力的提高。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對驅動產業結構升級與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具有重要作用。擴大專有權力使用和特許等服務的進口,先進技術或者技術密集型服務產品的進口,通過技術擴散,可以促進國內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吸引跨國公司來浙江省建立研發中心,加大對服務業FDI的吸引,并提高浙江省的技術吸收能力。通過服務貿易的發展,帶動浙江省貿易結構的整體升級。
(三)按照因類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制定服務貿易政策,既要鼓勵優勢服務的出口,還要大力吸引先進服務業的進口
服務貿易具有高度的異質性,因此政府應當根據服務業的不同性質采取不同的貿易政策。在貿易政策方面,一方面政府要摒棄改革開放初期的只重視出口而忽視進口的貿易政策。對服務貿易而言,對于技術含量高和人力資本先進的服務業,浙江省應該鼓勵進口,擴大專有權力使用和特許等服務的進口。先進技術或者技術密集型服務產品的進口,通過技術擴散,可以促進國內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吸引跨國公司來浙江省建立研發中心,加大對服務業FDI的吸引,并提高浙江省的技術吸收能力。另一方面,貿易政策要鼓勵出口具有優勢的服務產業出口。制定符合浙江省服務貿易發展的政策,創建服務貿易出口的健康、有序的競爭環境。提倡服務貿易的合理增長,既要體現服務貿易數量的增長,又要體現服務貿易結構的不斷升級。另外,政府在制定服務貿易政策的同時,將服務貿易政策與服務業發展政策相結合,使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憲,程大中.粘合劑:全球產業與市場整合中的服務貿易[M].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申樸.服務貿易中的動態比較優勢[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3]譚晶榮.中日韓三國服務貿易比較優勢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6.7.
[4]夏晴.浙江省對外貿易轉換.從貨物貿易到服務貿易[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5.5.
[5]譚小芬.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國際比較[J].外貿經濟、國際貿易,2003.6.
[6]李博.提高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對策探討[J].國際經貿,2004.4.
[7]俞淮深,沈慧.我國服務貿易的比較研究和發展對策[J].國際經濟合作,2000.7.
[8]楊圣明,劉力.服務貿易理論的興起與發展.經濟學動態[J],1999.5.
(作者單位: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