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和改善經營管理的關鍵。為了更好的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本文針對當前企業內部審計中的不足,進一步的分析,提出改進企業內部審計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對策
引言
相對于外部審計來說,內部審計發展相對較遲,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經營者發展內部審計在企業發展中充當著更為重要的角色。由于我國內部審計發展相對較晚,基本是在借鑒國外的經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然而,當前的全球化經濟對內部審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對當前內部審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盡快完善企業的內部審計,推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當前企業內部審計中存在的不足
(一)內部審計的法律支撐不足
近幾年,我國加大了內部審計法律法規的制定,主要是《內部審計準則》、《審計法》等,對規范我國企業內部審計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這些法律法規原則性規定比較多,可操作性不強,缺乏對內部審計工作形成有效的法律支撐,而且大多是政策性或原則性的規定,可操作性不強,實施細則不夠明確,內部審計人員很難開展工作,造成內部審計工作難以適應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
(二)企業內部審計缺乏客觀性與獨立性
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是區別于會計監督、財務監督等其他監督最顯著的特征,也是審計發揮其作用的內在條件。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就不可能進行經常、及時、有效的經濟監督。當前,內部審計缺乏客觀性和獨立性是由于其多重的隸屬關系上,大多數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于管理層之下,對總經理的經濟責任、經營行為缺乏有力的監督。另一方面經營者認為內部審計部門的任務就是對企業的經營活動,特別是財務活動進行監督。在這種背景下,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很難得到保證,審計過程的獨立性、公正性、客觀性很難得到很好發揮。
(三)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素質低下
目前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是隨著內部審計部門的成立時由財務部門或其他部門調入人員構成的,他們缺乏一定的審計知識、審計技能和技術,因此,不能滿足現代審計工作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內部審計人員主要工作集中在審查財務數據上,工作內容不能拓展到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上,內部審計工作的內容比較局限,嚴重影響了內部審計的工作的質量。
二、改善企業內部審計的對策
(一)不斷健全和完善內部審計的制度建設
上層建筑決定經濟基礎,社會中的經濟行為要靠法律規范來制約,內部審計制度建設的滯后使企業很多經濟行為不能得到有效規范,為了促進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健康發展。因此,首先應加快內部審計的立法工作,盡快制定內部審計準則及工作規范,并盡量借鑒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的經驗,把法律、法規的建設作為突破口和著力點,完善和發展企業內部審計。其次,探討有效的內部審計制度模式。例如,可以采取董事會模式、審計委員會負責模式或者監事會模式等。在當前的現代企業和科學管理的經濟背景下,內部審計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把內部審計部門放到突出的位置,采取這些新型的管理模式,能夠更大程度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從而建立起一整套事前預防、事中監督和事后審計相結合的全程監控的內部審計模式。
(二)科學分配權限,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與客觀性
針對當前內部審計部門隸屬于管理層的現狀,筆者認為要盡快進行改革,科學分配權限,提升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和客觀性。一方面,轉變職能定位。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長期以來以檢查財務數據的真實性為主要內容,以會計報表、帳簿、憑證等為檢查對象,隨著電子化得不斷普及,財務數據的錯誤會越來越少,內部審計部門應轉變職能,向評價和咨詢方面轉變,擴展到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上去。另一方面,合理分配權限,提高內部審計地位。目前大多數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基本上與其他職能部門平行,向管理機構、總經理報告業績,有些企業甚至還未組建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這樣更無法保證內部審計的有效性、獨立性和客觀性。因此,為了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應成立獨立于各管理層級的審計部門,同時應賦予內審部門對所有職能部門和個人進行審計的權限,能對企業經營的各個層面(包括經理層)進行獨立和客觀的監督和評價。
(三)提高內部審計人員整體素質水平
內部審計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而要提高內部審計部門整體素質水平,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首先,科學設置內部審計部門人員結構。企業應根據規模大小設置內部審計部門的人員的數量,特別是大中型企業中,要設置相應規模的內部審計機構,并且人員結構要通過招聘等渠道來不斷補充,以避免因人員結構不合理而影響審計工作質量。其次,對內部審計人員不斷進行培訓。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財會、統計、經濟活動分析、財稅、市場營銷、寫作及計算機知識的定期培訓和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審計人員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內部審計人員也要加強學習,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最后,內部審計人員要強化自己的道德水平。內部審計師應當嚴格執行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協會制定的內部審計師協會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忠于職守.忠誠于自己的工作.忠誠于自己工作的企業。
三、結束語
內部審計作為我國審計監督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只有抓住內部審計工作的切入點,拓展工作領域,才能實現經濟工作的實效。
參考文獻:
[1]張淑艷.淺談企業內部審計[J].黨政干部學刊,2008,1:41-42.
[2]鄧啟華,蔡曉丹.企業內部審計的完善與發展研究[J].中外企業家,2007,10:48-50.
[3]亢青紅.改進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關鍵點[J].中國審計,200724:56-57.
(作者單位: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