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汨羅再生資源產業集群等地中小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獲得數據樣本,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法的C2R模型,對來自集群和非集群中小企業的融資效率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發現,來自汨羅再生資源產業集群等集群的中小企業表現出整體較高融資效率,這表明集群的中小企業資金供給更加有效,融通能力更強,面臨更好的融資制度環境以及資金使用環境。集群給中小企業帶來明顯的融資效率優勢。
關鍵詞:中小企業集群;融資效率;數據包絡分析
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最活躍的因素之一,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困擾著其發展。同時近年來,產業集群表現出的強勁競爭力,受到廣大的學者的關注。中小企業集群的逐步發展壯大是現代產業組織所發生的一種結構性變革,這種產業組織結構的變革使中小企業的生存條件和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而也導致企業在其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的行為也隨之發生了相應的改變。融資作為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中小企業的融資行為也會隨著企業集群的形成發生相應的改變。尤其是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束縛其融資能力的信息不對稱、融資成本高以及違約懲罰機制等瓶頸問題,中小企業集群體現出了非常顯著的內部群體效能的優勢。集群中的中小企業具有更多的融資資源、更加優越的融資制度環境以及資金使用環境。
本文以“融資效率”來衡量集群中小企業的這種融資優勢。融資效率是指微觀經濟主體為生產運營融通資金的能力及其所實現的效用,包括量與質的體現及其制度安排效率。通過對集群和非集群中小企業融資效率的考察,可以判斷集群中小企業是否真正具有融資優勢。
一、數據來源
本課題組對汨羅再生資源產業集群、中關村高科技產業集群以及長沙、瀏陽等地實地考察和問卷調查。本次調研發放問卷120份,回收的有效問卷共61份,其中來自汨羅再生資源產業集群、中關村產業集群的問卷41份,非集群的瀏陽、長沙高新區20個樣本。本研究對信度分析采用的標準是Cronbach a系數,主要驗證各指標的信度和整個量表總體信度,根據相關文獻所建議的標準,即Cronbach a系數在0.6以上既可以接受,0.7以上為較高信度,大于0.8則表示信度非常好。本研究問卷的總體信度達到了0.753,說明問卷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本研究從結構效度的角度對問卷指標進行了KMO測量和Bartlett球體檢驗,通過主成分因素分析,結果表明上述各因素指標均表現出較高的效度。
二、數據包絡分析法介紹
數據包絡分析(簡稱DEA)是運籌學、管理學和數理經濟學交叉研究的一個新領域。DEA是使用數學規劃模型評價具有多個輸入和多個輸出的“部門”和“單位”(或稱決策單元,簡稱DMU)間的相對有效性(稱為DEA有效)。根據對各DMU觀察的數據判斷DMU是否為DEA有效,本質上是判斷DMU是否位于生產可能集的“前沿面”上。使用DEA對DMU進行效率評價時,可以得到很多在經濟學中具有深刻經濟含義和背景的管理信息。DEA評價模型特別適用于具有多個輸入變量和輸出變量的復雜系統,它對決策單元的規模有效性和技術有效性同時進行評價。
三、評價指標體系
本文建立了DEA融資效率的評價模型,將籌資效率和資本使用效率統一進行評價,投入的是融入資本的成本,產出的對資金使用后產生的效益。即將籌資效率和資金勞動效率放在一個框架中,以體現企業的融資效率。其主要思想如下圖所示。
DEA企業融資效率評價框架圖
本文確定的投入產出指標如下:
1.投入指標
融資費用:融入成本仍是企業為取得資金而支付的費用,如銀行借款手續費、證券發行費、律師費、公證費等。融入成本通常是一次性支付的,成本越高,意味著實際籌集的資金越少,融入效率越低。
籌資風險:籌資風險的大小用籌資當年的負債籌資比重來衡量,即負債籌資額/當年籌資總額,本研究的籌資風險則用負債籌資額來表示。
2.產出指標
總額產收益表示企業的盈利情況,從而體現企業將所融入資金使用后產生的收益,而總資產收益主要采用息稅利潤。因為企業籌集的資金在當年難以很好體現其效率,所以我們將使用企業利潤總額來體現企業的盈利能力。
主營業務收入:由于企業融入的資金后,能否給企業帶來持續的營業收入也是要進行考慮的,這里采用主營業務收入來體現。
四、實證分析
本研究采用專業建模仿真軟件MATLAB7.1來對DEA模型的線性規劃問題進行求解,得出中小企業的融資效率值。通過MATLAB軟件編程建模,將調研數據帶入到評價模型當中,并對評價結果進行整理得到下表:
通過對投入冗余率和產出不足率的分析,可以動態的企業融資有哪些方面有所改善和哪些方面還需要加強,同時也可以橫向比較發現不足。(2)根據DEA方法得出的數據可以看出,DMU1、DMU4、DMU6、DMU7、DMU22、DMU24、DMU25等樣本企業融資效率值θ=1,這表明這幾家企業相對于其他樣本企業融資效率高,以較少的籌資成本獲得了較大的投資產出。這幾家企業均來自于汨羅、瀏陽等產業集群。通過調研我們了解到這幾家企業有如下幾個共同的特點:這些企業全部來自集群,企業實力較強、企業家在當地非常有信用,同時企業與集群內行業協會、銀行、政府部門建立非常密切的關系,這樣就不難發現為什么這幾家企業能夠獲得較高的融資效率評價。
(3)從以上數據可以發現,DMU1-DMU41樣本數據表現出整體較高效率,其中DMU1、DMU4、DMU6、DMU7、DMU22、DMU24、DMU25等樣本企業融資效率值θ=1。這些樣本企業均來自于汨羅再生資源產業集群、中關村產業集群,這表明集群企業資金供給更加有效,融通能力更強,融資效率更高,面臨一個更好的融資制度環境以及資金使用環境。
五、結論
通過本實證研究以及調查表明,中小企業集群確實可以為企業帶來效率提高。汨羅再生資源產業集群通過建立信用聯合體,為集群內的企業建立統一的信用制度,解決融資機制問題,與國家開發銀行、當地商業銀行等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其“一所一會三公司”的信用聯合體形式切實解決了集群內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而中關村集群在國內首創了中小企業集群集合債券模式,由集群主管部門、擔保機構、銀行等共同發起成立設立牽頭機構,采用“統一冠名、分別負債、分別擔保、捆綁發行”的方式,在資本上市場上為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擴大了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增加了中小企業資金來源。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集群融資制度優勢明顯,中小企業融資效率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美娟,陳國宏.數據包絡分析法(DEA)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工程科學,2003,(6).
[2]魏權齡.評價相對有效性的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謝啟標.產業集群與中小企業融資研究[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6,3:71-74.
[4]魏守華,劉光海.產業集群內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特點及策略研究[J].財經研究,2002,9:51-59.
(作者單位:中南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