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當前基層人民銀行發行基金調拔計劃實施難、基金調拔安全隱患明顯等問題,結合對跨行政區域基金劃拔試點工作的借鑒,本文制定了五條具體的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基層央行;基金調拔;管理;再思考
“現金管理”和“發行基金調撥”是基層人民銀行的基本職能和重要工作。在當前人民幣升值、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的經濟背景下,探討“加強現金管理,科學調撥發行基金”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對社會的經濟穩定和科學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發行基金調撥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隨著世界經濟特別是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出現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經濟區”,各經濟區域的商品流通、勞務供求具有不同的特征,與之相適應的貨幣流通特別是現金流通必然具有各自的特點。中國經濟日益明顯區域性的特征,客觀上要求打破行政區劃調節貨幣流通。
區域經濟的發展、信息科技的進步、金融市場的完善,國家年減少84%。其中下半年凈投放貨幣比上年同期增長68%。調撥發行基金,發行貨幣、調節現金流通的制度不利于解決發行基金調撥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
(一)發行基金調撥計劃較難制定
由于主客觀方面種種因素的影響,實際工作中,發行基金調控計劃與實際常常會出現偏差,有時甚至出現完全相反的情況,給基層貨幣發行工作造成很大被動。
由于經濟金融動態錯綜復雜,分析預測貨幣投放回籠情況難度不斷加大,發行部門很難開展現金流通情況調查,對區域現金運行狀況信息難于準確掌握,加上區域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給現金供應量帶來了不確定性。導致轄區現金的投放量預測、控制不準確,現金供應量不合理。使得完全按計劃在限定的行政區域范圍內調撥發行基金變得不現實。
(二)發行基金調撥時間過度集中
每年春節、元旦、五一、十一等節假日旅游度假,春耕和農副產品集中收購,國家集中落實惠民政策及區域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現金供應,都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集中性的特征,因而在一些大中城市和農副產品采購大區,對現金的需求也具有季節性、集中性的特點。節假日和農副產品采購旺季,現金供給的壓力很大,發行部門有時一天要往返兩次緊急調運;尤其在一些按行政區劃調運路途較遠的地區,發行人員疲于奔波,應接不暇。給人民銀行發行部門帶來了極大的不方便。
(三)發行基金調撥安全隱患明顯
由于路途遠、檢查環節多,運鈔車車載通訊設備落后,遇經濟政策、惠民政策的實施及突發事件會使現金流通的渠道、速度發生復雜多樣的變化。這也要求央行采取更靈活的手段調節現金流通。
我國央行現行的按行政區劃市場貨幣流通量要與商品、勞務流通量相適應,是貨幣流通規律的要求。而經濟金融狀況的發展變化使每一時期都有不同的特點,對貨幣投放回籠產生不同的影響。據調查,1978年至1999年22年間,成都轄區是貨幣投放地區,表現為歷年的貨幣凈投放,年平均凈投放貨幣38億元。2000年起,該轄區又轉變為貨幣回籠,至2003年年均凈回籠貨幣46億元。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GDP增長l1.8%),2003年轄區貨幣投放量也大量增加,基金的新思考貨幣凈回籠量逐步減少,全年有些行政區劃隸屬行之間路途較遠、交通條件較差。按行政區劃調運發行基金、銷毀損傷票幣,不但增加運輸途中的凈回籠貨幣比上年同期減少73%,2000年雖有對講機,還常常處于休眠狀態,不能隨時與有關部門取得聯系,應急反應能力很差。
部分市縣發行支庫撤銷后,轄內現金投放成本上升、風險加大、不安全因素增多、管理不便。定安縣發行支庫撤銷后,轄區內的農村信用社、建設銀行在農業銀行開戶,郵政儲蓄在工商銀行開戶。農行定安縣支行、工行定安縣支行直接到上級行調運現金,僅2003年一年,兩家支行到上級行調運現金2.4億多元,費用20萬元,加上其他費用,增加成本近40萬元。而且運鈔次數增多,給安全押運帶來了較大的風險。同時也給現金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農村信用社因券別搭配不合理,給營業帶來了極大影響,僅去年就要幾次到兄弟縣聯社兌換輔幣200萬元。
另外,人民幣券別搭配不合理。據調查,現在流通市場上主幣多、輔幣少,主幣和輔幣搭配不合理,縣及縣以下農村貨幣流通市場上的紙幣特別是拾元以下的票幣“超期服役”現象嚴重,流通狀況亟待改善。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我國長期以來發行基金調撥是以行政隸屬關系為基礎的行政命令方式進行,而不是根據經濟區域的市場流通需求來決定的。
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是改革現行的按行政區劃調撥發行基金調節現金流通的做法,實行跨行政區劃調撥發行基金,滿足市場流通需要,真正做到:“適當集中,合理擺布,靈活調撥”。
二、跨行政區劃調撥發行基金試點借鑒
為了解決按行政區劃調撥發行基金存在的一些問題,體現“適當集中,合理擺布,靈活調撥”的原則,央行下發了《關于做好跨行政區劃就近調撥發行基金工作的通知》,總行確定了跨行政區劃就近調撥發行基金改革工作試點行。“試點”取得了一些經驗,同時也面臨一些新的問題,亟待出臺配套政策措施,以推動此項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
廣安中心支行作為總、分行四川轄區唯一試點行,按照《關于做好跨行政區劃就近調撥發行基金工作的通知》精神,實施了跨行政區劃到重慶調撥發行基金改革試點工作。
在成都分行和重慶營管部的統一指揮、配合下,廣安中心支行于2006年5月下旬圓滿完成了初次跨行政區劃調撥發行基金(清分券)任務。主要成效表現在:
——安全系數增加。由于調運路程、時間縮短,基本實現了高效、快捷調運的目標,減少了調運途中風險,提高了發行基金調撥的安全性。
——調運時間縮短。廣安到重慶調運發行基金往返時間5小時左右;到成都調運正常需用兩天時間,住宿一晚,往返用時30小時左右,是到重慶調運所用時間的6倍。
——調運里程減少。廣安至成都往返一次里程約600公里,廣安至重慶往返一次里程約280公里,廣安中心支行跨行政區劃到重慶調運發行基金一次,可減少一半多里程。
——費用下降明顯。由于實施跨行政區劃就近調撥發行基金,大大減少了調運里程,因而明顯降低調運相關費用。
但是,跨行政區劃就近調撥發行基金試點工作也存在下列問題:
——改革方案不完善。總行試行的《跨行政區劃就近調撥發行基金實施方案》,只確定總行重點庫、分庫作為調出庫,試點中心支行作為委托調入庫,只是單向就近調撥,沒有把就近的中心支行作為委托調出庫,實行雙向就近調撥。這導致跨區調撥往返中存在單程實載的情況,影響了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和費用水平的進一步降低。
——交接、點核工作量加大,延長調運時間。
——調撥手續繁瑣,費用降低不明顯。按照跨區試點工作通知要求,調入庫在執行跨行政區劃就近調撥前后,要安排專人專車到成都分行取送委托書、調撥專用介紹信等資料憑證。
——調撥計劃不合理。廣安為凈投放地區,需求多為原封券,日常所需清分券在省內主要就近到南充調撥。由于跨區調撥的券別不盡合理,與到南充調撥相比(廣安距南充僅89公里),既費時費力,又未通過跨區調入優化發行基金庫存結構。
——賬務處理不夠及時,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心支庫發行基金的有效管理和現金供應保障能力。
三、跨行政區劃調撥發行基金幾點建議
建議總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以逐步實現按經濟區域為基礎調撥發行基金,調節貨幣流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為目標。完善改革內容,配套制度辦法,全面推行跨行政區劃調撥發行基金辦法。
第一,進一步完善《跨行政區劃調撥發行基金實施方案》,以“按經濟區域、就近調撥”為導向,實行跨行政區劃雙向調撥,達到安全、高效目標。同時,把跨區調撥銷毀納入試點改革內容,以經濟區劃原則確定業務輻射范圍.以滿足跨行政區劃調銷的需要。
第二,各級發行庫在按行政區劃制定發行基金調撥計劃要充分考慮跨行政區劃調撥發行基金的因素。分庫特別是重點庫要以經濟區域為基礎制定和平衡發行基金調撥計劃。
第三,以“安全、高效、集約”的原則科學組織、領導實施跨區調拔工作。從實際出發,因“行”制宜,針對不同調撥需求,科學調度,靈活調撥,及時滿足調撥需要。更好實現提高發行基金調撥效率、節約發行基金調運費用的目標。
第四,完善跨行政區劃調拔發行基金的有關制度辦法。建議總行制定《中國人民銀行跨行政區劃調撥發行基金管理實施細則》,清晰流程,明確責任,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充分利用貨幣金銀管理信息系統傳遞快捷、保密、安全的優勢,切實簡化跨行政區劃調撥有關手續。在貨幣金銀管理信息系統調撥子系統中增加“發行基金寄庫帳務處理軟件模塊”,開通簽發和傳輸電子調撥命令、調撥憑證的新系統,為全面推行跨行政區劃調撥發行基金改革工作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基層央行基金調拔跨區管理若干建議.南方金融,2003年12期.
[2]中國人民銀行關于發行基金調拔工作暫行辦法.
[3]關于跨區發行基金調拔試點辦法.時代金融,2006年7期.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江西省高安市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