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來說說許多人都會碰到的租房子的事。自從人類告別洞穴之后,總是離不開房子的,吃飯離不開房子、睡覺離不開房子、工作學習同樣離不開房子。合適的話就自己買房子,要不然就得向別人租房子。自己的房子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別人的房子就沒那么隨心所欲了。這房東和租客要是各有各的想法,便要生出些事端來。
話說這高國強(化名)大學畢業后經過幾年奮斗,開了家小公司,公司起步階段業務不多,人也不多,辦公場地要求也不高,在一座商住兩用樓租了套兩室一廳,和房東劉杰(化名)簽了一份《租賃合同》,合同約定每月租金5000元,保證金15000元,租期自2007年1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雙方還約定在租賃期間,非《租賃合同》規定的情況承租方中途擅自退租的,出租方可沒收保證金,保證金不足抵付損失的,承租方還應負責賠償。

頭一年雙方依約而行,倒也相安無事。高國強的事業蒸蒸日上,迅速發展。到2007年底的時候公司規模擴大了2倍,原來的辦公場地明顯狹小也不夠檔次,是到挪挪窩的時候了。
2007年12月15日,高國強向劉杰發出通知函,要求在2007年12月31日提前退租,并且同意劉杰沒收15000元保證金,作為賠償。劉杰收到函件后認為15000元不足以彌補自己的損失,高國強也不愿再出更多的錢。于是劉杰將高國強告上了法院,要求賠償45000元(劉杰認為他的損失就是2008年度的租金60000元,減去保證金后還應索賠45000元)。在充分聽取了雙方意見后,法院認為,《租賃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均應當恪守履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滿足條件時可以解除合同,合同在解除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高國強和劉杰對于承租方解除合同的條件進行了約定,即需要支付15000元的保證金作為對出租方的賠償,且如果保證金不足以彌補損失的還需要另行賠償。關于損失問題,劉杰在收到高國強交回的房屋后完全可以重新出租以阻止損失的擴大,而如果劉杰將剩余時間的租金作為損失計算的話,可能獲得雙重收益,有違民事法律的補償性原則。根據以上分析,法院駁回了劉杰的訴訟請求。
在日常的經濟活動中,合同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提醒各位看官千萬不能隨便簽字。若是沒事倒也罷了,若是起了爭執,還是要看雙方當初如何約定的。如果對合同的內容吃不準,還是請專業人士看看,免得日后委屈。
吳律師曰:簽好合同很重要,否則告了也白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