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題目,很多讀者都會疑問重重:國內的飛度和高爾夫哪有帶“T”的車型呢?這不是胡說八道嗎?!呵呵,沒錯,這兩輛經過重度改裝的車確實配置了帶有“T”標志的渦輪增壓器,它們除了具備酷而炫的外觀改裝,還有那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強大動力。
單單從視覺上審視一輛改裝車是不夠全面,不能讓人信服的,因此本刊對這兩輛加裝渦輪增壓系統的車進行專業測試,數據讓讀者感受到改裝渦輪增壓之后能夠帶來如何強勁的效果并評判它的優劣變化。
北京的冬天異常干冷,車輛的輪胎、剎車等部分都不容易達到理想的工作溫度,這對于測試并不是有利的客觀條件。不過還好,我們在最終測試了加速和制動之后,能夠清晰地看出它們的改裝性能和協調性。
首先登場的是這輛黑色的本田飛度1.5“T”,其日本Mugen樣式的大包圍極其勁爆搶眼、圈胎、減振、剎車、內飾等各個部分全部經過優化改裝后,渦輪增壓這“一針強心劑”也將被注射到L15A發動機中。我們已經在2007年的10期雜志登出過這輛車的渦輪系統改裝過程,其全套設備為針對飛度車型的HKS渦輪增壓套件。在這樣類似“罐頭”一樣方便快捷的成套改裝后,車輛的性能能夠在保證安全和發動機壽命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原車發動機的潛力。
在實際的測試中,該車的碳纖維離合器片似乎總是與測試作對,駕駛者稍稍踩深一些油門,離合器就開始長時間地出現嚴重的打滑現象,我們分析認為這是改裝渦輪后,離合器片很難承受住增大的強大捆矩這使得我們不得不轉而進行60-120km/h中段加速測試和100-0km/h車輛制動測試,
在60-120km/h的加速過程中,發動機的渦輪增壓幾乎在全部時間內都處于0.6bar的低幅度全增壓狀態,這可以清晰地反應出車輛的中段加速能力。在4次測試中最快的一次,為2擋換3擋的加速過程,所用時間僅為6.62s,這樣的成績已然非常出色,雖然推背感并不強烈,但是渦輪全開時的動力輸出非常線性,推算0-100km/h的加速時間大約在8s以內,相比原廠車的13s來說,提升幅度和壓榨發動機的程度簡直如“禽獸”一般,5s的差距著實令人汗顏。
本車的制動系統同樣經過大幅度改裝前輪制動改裝成Wilwood 4活塞剎車套件包括280mm剎車盤以及金屬剎車油管 而后輪的鼓式制動方式則改裝成盤式制動,向更高層次邁進。車主告訴我們該車的剎車不太好用,剎車踏板比較軟,可能是由于后輪鼓式改盤式之后的影響,換了本田雅閣車型上的型號更大的剎車總泵后,變好用了一些,但是還是比較軟
在100-0km/h制動測試時,測試的結果同樣驗證了本車的剎車確實有些“軟”,制動距離42.18m,用時3.34s,成績屬于中等。但這在一輛擁有200hp動力的改裝車上,就顯得不夠用了。車主看到這個成績后,驚詫之余則迅速掏出電話,定了一套BREMBO的剎車系統,
根據測試我們發現,這輛飛度雖然改裝得不錯,但還是有些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就是離合器打滑的問題,雖然已經換成了碳纖維的離合器片。但是,可能是由于駕駛不當或者堵車的原因,離合器經常處于半聯動狀態,因此該離合器片在僅僅使用3個月后,就無法充分地傳遞發動機的動力輸出了。其次就是剎車偏軟的問題個人覺得本車的Wilwood 4活塞剎車系統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實力,全車的前后剎車系統還是存在著一些管路、油泵或者盤片的問題需要解決。
接下來登上測試場的是高爾夫1.8“T”,大紅色的車身顏色與18英寸的白色輪圈非常搶眼,去掉大眾汽車標志的中網和高爾夫R32的前保險杠則低調地顯露著動感個性。高爾夫自推出以來,一直被許多青年人熱衷,動感的兩廂身軀有歐洲的簡約美,但是高爾夫在國內沒有推出過1.8T版本的渦輪增壓車型,這讓無數人左右為難于它和寶來之間。
本車的渦輪增壓系統是在寶來1.8T發動機的基礎上替換原渦輪而成,所用的渦輪本體以及增壓系統的輔助部件均為NEUSPEED的高性能產品。在原有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上改裝渦輪,可以很好將新渦輪與發動機匹配,相比在沒有渦輪的發動機上加裝渦輪增壓來說,其運裝則更加平順和流暢,很難出現不可預見的問題,配合NEUSPEED的替換式ECU電腦程序,以及1.8個大氣壓的增壓值后,發動機的最大功率達到225hp,這讓我尤其艷羨。
實際測試直線加速時,渦輪在發動機3000rpm就已工作,3500rpm時動力提升明顯加快動,力輸出更線性、渦輪遲滯現象并不明顯、而同樣來自于寶來1.8T車型的MQ250變速器能夠承受250Nm的最大扭矩,配合改裝HELIX競技離合器套裝后,能夠將發動機的動力安全有效地輸出至前輪在3500rpm至紅線斷油區域內都能獲得均衡持久的推背感覺,而中高轉速的扭矩輸出更為顯著。最終在測試了7次之后,得出0-100km/h加速為7.44s、60-120km/h加速為5.51s的成績,得益于1.8L的排量和1.8bar的增壓值,它比之前的渦輪飛度快了不少。
很多改裝車主只是一心把座駕的動力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高,卻忽略了很多連帶性的改裝問題。其實車子的動力越強,對散熱的要求也就越高。尤其對于渦輪車型,機油還要負擔渦輪運轉的潤滑和散熱作用,因此不能忽視冷卻的重要性。
在之前的飛度測試了剎車的性能后,沒有經過剎車改裝的高爾夫也做了幾次制動測試進行對比,最終得出100-0km/h制動距離為41.45m制動時間2.99s。這樣的成績雖然比之前改裝過剎車的飛度要好,但是依然不夠理想,假如進入到賽道內多頻率,長時間的剎車的話,肯定很快就會出現剎車衰弱或失靈的情況。
這輛經過精心改裝的渦輪增壓高爾夫也同樣比較完備,強有力的“心臟”以及各部分名牌大廠的配件,讓它立刻顯露出賽車模樣的競技風格。不過同樣是剎車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只改裝動力部分而不強化制動部分顯然是不正確的,因為后者直接關乎生命安全。因此,將這方面重點升級,才算完美。
縱觀整個測試,我們從數據中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在0-100km/h加速測試的數據上,兩輛車都已經達到了8s以內的級別,渦輪進發的時候非常勁爆,再加上全方位的改裝升級后,車輛的動力和操控一下子升了幾個層次。在制動測試上則讓人稍顯遺憾,我個人認為100-0km/h的制動距離在40m以內才能算合格,畢竟這對于一輛一噸多一點的小車來說,升級到40m內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
協調性是一輛改裝車所必備的,從兩車紛繁復雜的部件清單上,我們能看到各個部分之問的連續性。這也是為什么一些國外的改裝廠在提供渦輪增壓系統改裝套件的時候會,會剎車部分、噴油嘴、中冷、離合器以及油冷全部加入進去成套售賣,這才能真正地改裝出一輛卓越的、穩定的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