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抓好貧困地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的重要意義、工作任務、具體要求,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有關會議、文件,國務院扶貧辦和省扶貧辦的工作部署以及我們這次研討會,已經講得非常明確,大家要認真學習領會并結合實際對照落實。這里,我想就深入推進貧困地區“雨露計劃”的組織實施,與大家交流幾點認識。
首先,我們大家要堅定實施好“雨露計劃”的信心。這點,我們也應當完全有信心。為什么能這么說,我想是不是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一是從“三農”工作的全局上講,抓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已經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工作。黨的十七大圍繞改善民生,明確指出促進就業是民生之本,提出了包括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在內的擴大就業發展戰略。省委、省政府著眼改善民生,自去年以來把加強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列入民生工程,“雨露計劃”與“金藍領工程”、“陽光工程”并列成為全省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的三大載體之一,并成為省政府考核各級政府實施民生工程的重要指標。這些都為我們深入推進“雨露計劃”的實施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條件、創造了難得機遇。所以我們應該有信心進一步搞好這項工作。
二是從扶貧開發的整體部署上講,抓好貧困地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是扶貧開發“一體兩翼”三項重點任務之一。近些年來,我省遵照全國扶貧開發工作的總體要求,著眼提高素質、增強技能,把貧困地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作為幫助貧困農戶增收脫貧的重要措施加以落實。特別是去年吳新雄省長視察省扶貧辦時明確指示我們要深入抓好“就業扶貧”后,全省扶貧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吳省長重要指示精神,緊密結合各自的實際實施“雨露訃劃”,創造了許多好經驗、好辦法,當年“雨露計劃”工作在各級扶貧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突破性進展。2007年,全省于9月底提前一個季度完成當年“雨露計劃”培訓6萬人的任務,實際共培訓62788人,其中培訓合格的62033人,合格率為98.8%;轉移就業59601人,轉移就業率為94.9%。所以,我們也應該完全有信心把實施“雨露計劃”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三是從我們現有的工作基礎上講,我們已經把握了深入推進“雨露計劃”實施的主動權。去年,我們為扎實做好貧困地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這項民生工程的基礎工作,對國定21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省定563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鄉、3000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以及移民扶貧集中安置點-和3個華僑農場的勞動力情況,開展了全面調查摸底,并對其中尚未轉移就業的勞動力進行了建檔立卡,摸清了底數、建立了臺賬。據調查統計,我省貧困地區調查范圍16 45周歲的農村勞動力共有568萬人,其中:已經轉移就業440萬人,占77.5%;目前還未轉移就業的有128萬人,占22.5%。未轉移就業的勞動力中,有接受培訓轉移就業意愿的富余勞動力有59萬人,占46.1%。有轉移就業意愿的富余勞動力中,其中:愿意在本省就業的有34萬人,占57.6%;愿意赴省外就業的有25萬人,占42.4%。對以上調查掌握的目前尚未轉移就業勞動力,各地扶貧部門按“戶有卡、村有檔、鄉有冊、縣有表”的要求,在村級逐戶建檔立卡基礎上,均建立了縣、鄉紙質檔案和電子臺帳,并落實了動態管理措施。這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成果,為各級扶貧部門推進“雨露計劃”轉移培訓的實施,為各地進一步做好貧困地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提高了今后開展貧困地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轉移就業工作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和指導性。也正因為有了以上良好而扎實的工作基礎,所以我們2008年實施“雨露計劃”的工作思路以及全年完成轉移培訓6萬人的目標任務得到了及早落實,已于去年底部署下達各地。所以說我們今年實施“雨露計劃”工作應該講是更積極、更主動的,各地要順勢抓緊抓好落實。
第二,我們要努力保證“雨露計劃”的實施效果。也就是說要堅持扶貧宗旨來實施“雨露計劃”,通過我們扎實而有效的工作。進一步發揮“雨露計劃”對幫助貧困農戶增強轉移就業技能、實現持續穩定增收的重要作用。具體來講要重點把握這么幾個關鍵環節:
一是在工作安排上,要把抓好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擺在推進扶貧開發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要認真總結和推廣近些年來組織實施“雨露計劃”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充分運用全省貧困地區勞動力調查摸底和建檔立卡的成果,在全省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的總體部署中找準位置,認真落實省下達的“雨露計劃”任務,全面推進和深化貧困地區的“就業扶貧”工作,以更加扎實有效的工作,幫助貧困地區群眾加快持續穩定增收的步伐,進而為實現全省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目標做出貢獻。
二是在政策引導上,要積極引導和鼓勵貧困地區富余勞動力在省內就近就地定向轉移就業。也就是說,我們要按照全省的統一要求,以鼓勵和引導貧困地區富余勞動力就地、就近向省內工業園區轉移就業為主的方向來開展“雨露計劃”轉移培訓。在同等條件下。實施“雨露計劃”的財政扶貧資金,要優先安排有就近、就地在本省就業意向的貧困農戶富余勞動力接受培訓,以更好地把對貧困農戶的定向轉移培訓與向省內工業園區定向轉移就業對接起來。各地承擔“雨露計劃”培訓任務的培訓機構要瞄準省內工業園區用工需求設置培訓工種,充分發揮宣傳、引導作用,積極動員受訓學員到省內工業園區轉移就業,努力實現增加貧困農戶收入與滿足省內工業園區用工需求的有機結合和相互統一。
三是在工作方法上,要積極整合資源搞好貧困地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各地要根據省下達的“雨露計劃”轉移培訓任務,按照全省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整體部署,加強與相關部門、省內工業園區相關企業以及相關培訓機構的密切合作,積極主動地搞好“雨露計劃”與“陽光工程”、“金藍領工程”的銜接,整合利用各種資源搞好貧困地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具體來講,就是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組織貧困地區富余勞動力與省內用工企業簽訂定向就業協議,并實施定向轉移就業培訓,使之與促進省內工業園區的發展有效對接起來;加強與勞動保障部門的密切合作,及時獲取省內企業用工需求信息,促成“雨露計劃”培訓基地與用工企業簽訂定向培訓協議。同時,還要不斷完善勞動力資源臺帳和動態管理制度,完善貧困地區工業園區企業用工需求管理臺帳,完善“雨露計劃”培訓基地定向培訓管理臺帳等,以加強管理促落實、求實效。
第三,我們要勇于創新實施“雨露計劃”的形式。今年我們在“十一五”1800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安排了“一村一名中高級技工”轉移創業技能示范培訓,計劃每年每村安排補助一名貧困戶子女接受職業院校技能教育培訓,這是我省實施“雨露計劃”的一項新的探索,各地務必嚴格按政策規定落實培訓對象和措施。對這項工作.這次研討會上政策法規處提供了一個工作方案讓大家討論,會后,我們將汲取大家的有益意見和建議,進一步修改完善后下發執行。各地也可結合扶貧工作的實際進行積極探索,只要有利于促進貧困農戶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增收,就可進行嘗試。比如:開展“雨露計劃”走進鄉村活動,引導培訓機構進村入戶、到田間地頭,就近就地開展轉移就業技能培訓;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通過接受培訓增強創業技能,并帶動更多的經過轉移培訓的貧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就近就地實現增收目標等。這里需強調的是要注意把握和處理實施“雨露計劃”培訓與單純的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之間的關系。
第四,我們要嚴格使用管理“雨露計劃”培訓資金。這點,各地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今年,根據省政府的統一規定,全省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補助統一實行向培訓對象發放培訓券,實施“雨露計劃”培訓補助必須遵照執行。這方面我們省扶貧辦已專門下發了通知,這次大家也要把培訓券領回去,請各地嚴格執行此項規定。這里我還想特別重復強調一下,各地一定要健全、完善、規范“雨露計劃”資金使用管理的制度和措施,確保資金全額用于實施“雨露計劃”培訓補助。確保貧困地區農戶真正受益。資金使用管理要民主、公開、透明,全過程實行公示公告制,接受群眾和社會的監督。要加強審計監督和輿論監督,加大對違紀違規問題的查處力度。對實施“雨露計劃”中截留、滯留、挪用、冒領、造假甚至貪污培訓補助資金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本文為作者2008年1月18日在江西省“雨露計劃”研討班上的講話稿,本刊發表時略有刪節。)
責任編輯 堯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