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瓜是指果實為扁圓形、單果重1.0~2.0 kg的小果型南瓜。這種南瓜在海南栽培很普遍,是秋冬反季節栽培春季銷往大陸的主要蔬菜之一。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術對于小南瓜的優質、高產和高效非常必要。
1 地塊選擇
選擇地勢高,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松、肥沃,pH值5.5~6.8的砂壤土或壤土,旱地5年、水田3年未種過葫蘆科作物的地塊,并符合NY5010的規定。
2 品種選擇
選擇抗病、高產、耐貯運、肉質面甜、風味佳、商品性好,并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
3 播種時間
小南瓜在海南適宜播種時間為9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種后5~7d(天)即可定植。
4 育苗技術
4.1 育苗材料
育苗材料包括營養缽(8cmx8cm)或穴盤(50穴,盤)、遍陽網(遮光率45%~50%)、塑料薄膜、稻草和竹子等。
4.2 種子處理
要求播種用種子質量符合GB 16715.1中二級以上標準。純度≥95%,凈度≥98%,發芽率≥80%;667m2用種量,育苗移栽100~150g,直播栽培200~250g;選擇晴天上午10:00前曬種1~2h(小時)后精選,將精選的種子用55℃溫水浸種15~20min,再用0.1%高錳酸鉀液或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15~20 rain消毒。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浸泡6~8h;經浸泡后的種子置于26~30℃環境中催芽,70%左右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4.3 營養土配制
營養土要求孔隙度60%。土壤疏松,保肥保水性能良好,養分全面。pH值5.5~7.0。因此,營養土以腐熟農家肥或生物有機肥8%~10%、椰糠35%、田土55%~57%的比例(容積)配制,其中田土從3~5年未種過葫蘆科作物的地塊取土,堆漚7~15d后使用。制成的營養土用20%(口惡)霉靈或50%多菌靈或75%百菌清1000倍消毒。用生物有機肥配制的營養土,不要用藥劑消毒,以免殺滅有益微生物。
4.4 播種
南瓜可育苗亦可直播栽培。直播栽培是在零星種植地塊,按密度確定株行距挖穴、澆水,水下滲后,每穴播1~2粒干籽或催過芽的種子,播后蓋土1.0~1.5 cm,再蓋上稻草或其他干雜草等。育苗栽培播種較細致。播種前1d下午把營養缽或穴盤的營養土澆透水,選擇萌發、露白的種子播種。每杯、穴播1粒,種子平放,胚根朝下,播后覆蓋約1.5cm厚的營養土,然后蓋上稻草并澆水。搭建小拱棚和蓋遮陽網。低溫陰雨天加蓋農膜。
4.5 苗床管理
出苗70%左右時及時揭去覆蓋的稻草,苗1片真葉時揭去遮陽網。育苗期間,天氣干旱時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保持苗床見干見濕。在出苗至破心期淋施0.5%三元復合肥水或10%稀糞水1次,并選擇晴天噴施l~2次0-3%磷酸二氫鉀液。
5 整地做畦施基肥
種小南瓜的地塊要深翻30cm,至少2犁2耙,每667m2撒施石灰75~100kg。按2.8~3.0m或5.5~6.0m畦寬連溝起畦,畦溝深30cm。起畦后在距離畦邊30cm開1條施肥溝,溝深20cm。667m2撒施復合肥35~45kg、尿素15~20kg、氯化鉀15~20 kg和過磷酸鈣35~50 kg,結合整地翻入土中。農家肥或生物有機肥與過磷酸鈣混合漚制15~20d,定植前10d按667m2施腐熟農家肥1000~1500kg或生物有機肥300kg、過磷酸鈣50kg,與復合肥35~45kg一起溝施,然后拌勻覆土。用1.0~1.2m寬銀灰色或黑色地膜覆蓋在已施好基肥瓜畦的定植帶上。
6 定植
6.1 定植時間
梅南小南瓜的定植時間一般在9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
6.2 定植密度
爬地試栽培在2.8~3.0m寬的畦上栽單行,或在5.5~6.0m寬的畦上栽雙行。單蔓式整枝。株距30~35cm,667m2栽650~800株;雙蔓式整枝者,株距50~55cm,667m2栽400~480株。搭架栽培,在3.0m寬的畦上種雙行,667m2栽1200~1400株。
6.3 定植方法
瓜苗2片真葉完全展開時便可移栽。選擇健壯幼苗,按株行距挖穴栽苗,定植深度以營養缽土面低于地面1cm為宜。栽后立即澆定根水。
7 田間管理
7.1 補苗與間苗
定植后3~4 d及時查苗,若發現缺苗,立即補苗,確保全苗。直播栽培5~7d出苗。幼苗1~2片真葉時,每穴選留1株壯苗。
7.2 整枝壓蔓
小南瓜整枝一般采取單蔓式和雙蔓式整枝2種方式。單蔓式整枝只留主蔓,側蔓全部摘除。雙蔓式整枝是在主蔓長到5片葉時打頂,促進側蔓生長,選留2條側蔓。植株從第7~9節開始壓蔓,每3節壓1次,一般壓2~3次。支架栽培,可留單蔓,也可留2蔓。留2蔓者,1條蔓上架,1條蔓爬地。在開始爬蔓時,用竹子、木條做支架,及時引蔓上架并綁蔓。
7.3 授粉
雌花開放階段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每天早上6:00~10:00采摘剛完全開放的雄花,去除花瓣,將花粉輕輕粘到剛完全開放的雌花柱頭上,也可用毛筆將花粉傳到雌花柱頭上。還可在田間放蜂傳粉,每667m2放置0.25~0.5箱蜜蜂。
7.4 留果與果實管理
單蔓式整枝若采收嫩果,每株選留2~4個瓜。采收老熟瓜,每株選留1~2個瓜,坐瓜部位以10節以上為好,根瓜應及時摘除。雙蔓式整枝每條蔓選留1~2個瓜,在最后1個瓜前留5~6片葉打頂或不打頂任其生長。支架栽培同單蔓式選留瓜。果實發育后期,宜采取墊瓜、遮陰等措施,使果實著色均勻。防止癩瓜、日灼等生理性障害。
7.5 追肥澆水
緩苗后追1次0.5%的尿素溶液促苗生長。坐瓜后重施肥,每次每667m2追施尿素5kg、氯化鉀5kg、鈣鎂磷肥6kg或三元復合肥(15:15:15)20~25kg,每6d施1次,連續2~3次。重視根外追肥,可結合噴藥噴施3~4次。定植時澆足“定根水”,然后保持土壤濕潤。伸蔓期水分管理以控為主促控結合。結果期尤其是果實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濕潤,有條件的宜采用滴灌設施。雨天要做好清溝排水工作。
8 適時采收
采收時最好用刀割,勿用手擰,以免傷害瓜蔓,感染病害。開花后20d左右,即播種后60~75d,約11月中旬嫩瓜開始收獲上市;開花后50d左右,即播種后100~120d,約12月下旬成瓜開始收獲上市。當果實已充分肥大,果梗發生網狀龜裂木質化時,要及時采摘成瓜,促進后批果實膨大,提高產量。上市的果實要堅實不萎蔫,表面清潔有光澤,果形符合品種特點。
9 病蟲害防治
9.1 清園
采收結束后,要將地膜、支架、殘枝敗葉清理干凈,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保持田間清潔,防治病蟲害。
9.2 主要病害
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和58%甲霜靈5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后期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和霜霉病,用43%戊唑醇懸浮劑5000倍液和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白粉病,用50%烯酰嗎啉2000倍液噴霧防治霜霉病。
9.3 主要蟲害
蚜蟲在整個生長期都有發生,可用銀灰膜驅避蚜蟲,鋪銀灰色地膜或張掛銀灰膜條避蚜,還可用吡蟲啉、莫比朗乳油等藥液噴霧防治;黃守瓜主要在生長后期發生,可以用5%順式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還可人工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