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季度已經過去,回顧08年前三個月國內乘用車市場,可以發現,盡管面臨著經濟增長放緩、物價上漲以及企業效益下降等諸多不利因素,但乘用車市場發展依舊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能力,發展速度仍然較快??梢耘袛啵灰衲旰髱讉€月不再出臺力度更大的宏觀調控政策,乘用車市場仍將基本維持目前的水平。本文主要從總量、級別、車系和價格四個方面對一季度乘用車市場特征進行分析。
一季度乘用車銷售總量增速基本正常
從今年一季度乘用車的銷售總量來看,基本處于一個比較正常的水平。整個一季度,國內共銷售乘用車141.3萬輛,同比增長17.4%。其中,1-3月各月份的增長還有細微的差別,1月和3月同比分別增長20.2%和22.6%,這兩組數據與國家信息中心在07年底所預測的08年全年20%左右的增長速度基本相符;但是,2月份的同比增速明顯偏低,僅為7.4%,這主要是因為雪災對2月份乘用車市場造成了比較大的不利影響。如果剔除雪災等不可比因素的影響,將一季度17.4%的增長率折合成年增長率,今年還會保持在20%左右的增長速度,但可能略低于07年20.8%的增速。所以,就目前發展形勢來看,08年一季度的形勢仍然處于比較正常的發展態勢。
而一季度的發展態勢是在從緊的貨幣政策、經濟增長速度下降、物價上漲、企業效益下降的大背景下實現的,這說明我國的乘用車市場發展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能力,也說明目前的乘用車市場處于快速運行的軌道,潛在增長率仍然比較高。
可以判斷,只要今年后幾個月不出臺力度更大的宏觀調控政策,即燃油稅以及類似于04年過于從緊的經濟政策,乘用車市場仍將基本維持目前的水平。我們預計,08年全年的增速略低于20%的概率更大一些。
一季度B級以上車同比增速明顯下降
總體來看,今年一季度各級別汽車的同比增速繼續維持了過去兩年的態勢。但是,與去年增速最快的是B級車,其次為A級車的形勢相反,今年一季度增長最快的為A級車,同比增速為25.7%,B級車次之,同比增速為21.1%。
為什么B級車增速會在一季度出現下降?這需要首先回顧06年和07年B級車增長迅速的原因。其一,從需求層面來看。06年和07年,宏觀經濟處于一種加速發展的態勢,GDP增長速度不斷攀升。而GDP增長越快,人們對經濟預期就越樂觀,企業效益就會提高,這就會帶動財政收入的提高。企業效益的提高,就會拉動商務用車市場的增長;財政收入的提高,則會拉動公務用車市場的增長。而這兩部分用車基本都集中在B級及以上級別車。此外,還有一部分私人購車用作商務用途,這也會刺激中高端車型市場的增長。其二,從供給層面來看。由于06年和07年有大量的B級車投放市場,造成這一細分市場供給非常充足,同時,這個級別的車型在過去的兩年降價幅度也非常明顯,造成了相對競爭力的提升。所以,上述兩個原因,使得06年和07年B級車市場增長非???。
而進入08年以后,盡管B級車市場的相對競爭力還在繼續,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經濟開始進入了減速階段,而此輪的物價上漲也是成本推動型物價上漲,受此影響,企業需要自身消化不斷提高的生產成本,這必然造成效益下降,而股市和房市的不景氣,都影響了市場對高端車的需求。所以,不利的宏觀經濟環境,造成了B級車的增長下降,而A級車成為一季度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對此,我們預計,如果經濟環境不發生大的變化,今年全年,各級別車型的增長基本會維持上圖的態勢。
自主品牌遭遇較大阻力日系車持續全面高速增長
自06年開始,日系車就保持了較快的增長態勢,其中,06年同比增長31.5%,07年同比增長34.3%,均高于總體平均數;尤其是進入08年后,一季度日系車同比增長33.3%,高出總體水平17.4%近一倍,同時也高出自主品牌、韓系、美系和歐系乘用車的增速。
日系車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快速的增長,第一,是因為豐田、本田和日產三大主力在基礎方面做得非常扎實。以豐田為例,它以售后服務為切入點,然后進入零配件和整車領域,所以,這種發展模式不會出現到后期配套體系跟不上的弊端;第二,日系車在戰略上是始終如一的,并未把單純擴大銷量放到公司戰略的第一位,而是穩扎穩打,更看重利潤的積累,這就逐步壯大了經濟實力;第三,日系產品更匹配中國消費者,不論在外觀還是內飾,都更易為國人所接受。
反觀自主品牌一季度的表現,是惟一出現負增長的車系,同比增長-0.3%。這主要是因為自主品牌的主要競爭力來源于生產要素的低價格,但今年生產要素價格普遍上漲,進一步擠壓了自主品牌的利潤空間。此外,自主品牌也在面臨著用戶的轉變,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加,對車價敏感度有所降低,所以,對主要依靠價格優勢爭取市場的自主品牌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響。
2008年1季度乘用車銷量增速



一季度車價降幅明顯減緩
回顧06年3月和07年3月,均有眾多廠家宣布降價,但08年3月份,沒有廠家正式宣布降價促銷,只有一些售后服務方面的活動。盡管還無法判斷這是否意味著車價會就此出現拐點,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后汽車降價幅度較前會有所減緩。
今年一季度車價降幅減緩的根本原因是CPI和PPI的上漲,二者的上漲必然導致車企生產成本的提高,如果再保持以前的降價幅度,企業的利潤會大幅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