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介紹意大利歌劇大師普契尼的歌劇《托斯卡》小角色寺守的性格特征,結合筆者飾演這個小角色的體會,對此角色的表演進行分析。
關鍵詞:普契尼;《托斯卡》;寺守(sacristan);性格特征;表演
中圖分類號:J6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2172(2008)03-0085-03
2007年6月,四川音樂學院排演了普契尼的著名歌劇《托斯卡》。演出非常成功,觀眾被音樂深深的震撼,為托斯卡的不幸命運感動落淚。我有幸在劇中飾演小角色寺守。在這部三幕、近兩小時的歌劇中,寺守只在第一幕出現兩次,共半小時左右。他地位很低,是教堂里看門、掃地的仆役。但這個角色卻是有些喜劇色彩的反面丑角,性格鮮明,對劇情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一、寺守和相關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分析
俄國戲劇藝術的奠基者謝普金在給他的學生舒姆斯基的一封信中寫到:“要深入所扮演角色的內心,詳細研究角色的社會地位、教育、獨有的思想(如果有的話),同時切勿忘記研究角色的過去生活。這一切研究之后,那么無論從生活中移植到舞臺上的什么情景,你都能正確地表演。”所以,只有通過這種研究,才能理解角色的行為、性格,并指導我們的表演。
男主角畫家馬里奧#8226;卡瓦拉多西是羅馬一個古老貴族家庭的后裔,他從父親那里繼承了大量財產和自由觀點,法國大革命期間在巴黎杰出的畫家大衛的畫室工作時受到了新思想的熏陶。他雖然不像安吉洛蒂那樣激進,但他所受的教育和經歷,受到了保皇黨的懷疑。他去教堂作畫是為了韜光養晦,轉移當局的注意。
女主角托斯卡原是一個貧苦、淳樸的牧羊女。修女們憐憫她并把她帶到修道院。在這里,她顯示出非凡的音樂才能,羅馬教皇為她的歌聲所感動,認為唱歌是她服務于上帝的一種途徑,由此允許她走上舞臺,成長為歌劇明星。她任性而急躁,多情又嫉妒,而且過分篤信宗教。
另一個主要角色,警察頭子斯卡爾皮亞,他受那不勒斯皇帝的派遣,以鐵腕對付拿破侖的同情者。他不是一個簡單的壞蛋,而是一個兇殘的強權人物。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卻是個色情狂、虐待狂。他對托斯卡的感情由愛而恨到瘋狂,最后以變態的方式來發泄。
關于寺守這個小人物,我們實難找到他的介紹,但他卻是一個易于理解的人物。他已年邁力衰,是在教堂里干各種雜活(看門、掃地,幫畫家洗筆等)的社會底層的窮人。他或許孤苦伶仃,或許還有一些兒孫,靠他微薄的收入補貼家用。成天做著單調乏味的雜活,他會邊做事邊嘮叨,發點牢騷,還愛貪小便宜。
二、寺守角色的表演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對各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已經了解——對革命充滿同情的俠義的畫家;急躁、嫉妒又忠于愛情的托斯卡;陰險、兇殘的斯卡爾皮亞。他們集中在充滿陰沉和血腥的劇情中,使觀眾感到壓抑、窒息。惟獨寺守是個較好的調味品,導演往往把他處理成有些滑稽的丑角,以沖淡一些陰沉、壓抑的氣氛。
與寺守相關的角色除了上面3個主角外,還有唱詩班的兒童。分析寺守與他們的關系,將有助于正確把握寺守的表演。現列表如下:

寺守雖然只在第一幕兩次出場,觀眾卻能看到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兩次出場又可分為四部分:第一次出場以畫家的出場為分界,前一部分寺守一人在舞臺上,主要表現他做事敷衍,愛嘮叨,貪小便宜;畫家出場后,主要表現他對畫家褻瀆神靈行為的憤怒和咒罵。第二次出場以斯卡爾皮亞的出場為分界,前一部分表現他得知拿破侖戰敗的消息時的激動以及想在唱詩班兒童面前顯示自己的權威;斯卡爾皮亞的出場后,主要表現他的驚恐不安。表演時應根據情節的發展、變化,突出表現他的性格特征和心理變化。
第一幕開場,安吉洛蒂逃進教堂,找到鑰匙,打開阿塔萬蒂小教堂的鐵柵門,進去躲藏起來。此時,樂隊奏出一個輕快、詼諧的主題,寺守出場了。由于引子音樂中連續的附點八分節奏,導演常把他處理成跛子,以表現這個反面角色的丑態和增強趣味性。

每天做著相同的雜事,他只是草草地敷衍。這里有一大段音樂(編碼6—9號,近50小節)沒有唱詞,必須根據舞臺布置的情況進行表演設計。他先走到小教堂門口,緊張地左右張望(因為他仿佛聽到鐵柵門的響聲),沒有發現什么異常,他搖搖頭,想想是自己弄錯了。他來到圣母雕像旁,擦一擦基臺上的灰。到了舞臺中央,對著神像跪下,在胸前劃個十字,然后走到畫臺下收拾顏料和畫筆。他拿起一把臟畫筆,站起身來,牢騷滿腹地大聲唱到:“總也洗不完,這畫筆臟得來比窮神父的衣領還難洗。”這一段演唱要注意休止符,不要唱得很連貫,也不要美的音色,要像說話一些,而且是一個老頭在嘮叨。

他下意識地向畫家問好,沒看到畫家,他很驚奇。他去看食籃(這個道具很重要,它用來表現寺守貪小便宜的性格,也是后來斯卡爾皮亞判斷安吉洛蒂的逃跑與畫家有關的重要依據),發現食物一點兒都沒動,他以為畫家還沒來。他拿起一瓶酒靠近鼻子貪婪地聞了聞,這時午禱的鐘聲響起,他連忙放下酒瓶,跪在地上,在胸前劃著十字,嘟嘟囔囔的開始禱告,中途還不忘偷偷地去看食籃里的食物,以表現他貪占小便宜的心理。禱文的音樂只用一個音高寫成,演唱時節奏的準確就很重要,音量不要太大,但要流暢,因為背禱文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禱文是拉丁文,單詞結尾的輔音要輕輕發出來。
他背完禱文,快速地在胸前劃著十字,又迫不及待地拿起食籃,幾乎忍不住想要偷吃點兒東西。正在這時,背后響起了畫家的聲音:“在干嘛?”寺守趕緊站起身,結結巴巴地說:“背…背禱文。”這種尷尬的場面真令人捧腹。畫家拉開遮畫像的布,寺守一看見畫像,又驚又怒的喊到:“老天啊,是她的畫像!”“誰?”“一個不知名的女子,前幾天早晨她很虔誠的在那兒做禱告。”寺守指著圣母雕像下面。畫家說:“是的,她很專心的祈禱,以至于我畫下她可愛的容貌,她都不知道。”寺守震怒地罵道:“滾開,魔鬼,快滾開!”他之所以如此憤怒,是因為他覺得神圣的圣母像怎么可以隨便畫個普通女子?畫家一定是魔鬼纏身了!
畫家不在意的說:“把顏料給我。”寺守很不高興地拿起顏料筒遞給了他,坐下來開始洗畫筆。此時,卡瓦拉多西唱起了著名的詠嘆調《奇妙的和諧》。歌中唱道:“不知名的美人與我的托斯卡有如此相似的神韻……當我作畫時總想到你,托斯卡我親愛的人!”其間還有寺守小聲地咒罵:“你們用邪惡的玩笑褻瀆神靈。 這些美麗衣裙的女人,竟敢與圣母爭美,難道她們忘記了詛咒的力量和地獄的惡臭。”畫家唱完詠嘆調,開始專心作畫。寺守指著畫家,不滿地對觀眾唱到:“這些伏爾泰的走狗,竟敢與神圣的政府為敵,他們偷偷地不敢發出自己的聲音,卻用邪惡的玩笑褻瀆神靈,他們全都不知悔改。”這是一段旋律性較強的唱段,要用深厚、飽滿的音色演唱,注意力度、速度的變化,并結合唱詞配以恰當的動作、表情。
他洗好畫筆后問畫家:“閣下,我可以走了嗎?”“隨你便。”他又指著食籃問:“籃子滿滿的,你在修苦行嗎?”“我不餓。” “哦,真可惜!”他嘴上這么說,心中卻抑制不住狂喜(我可以吃上一頓美餐!),他抓起食籃,貪婪地看著食物,然后小心地放好,心滿意足地走了。
他第二次出場是畫家帶著逃犯逃往別墅后。寺守的音樂再次響起,他快速地跑進教堂(這時他跛的幅度要大些),興奮地喊道:“天大的喜訊,閣下!”當看到畫家不在時,他又驚奇又失望:“他不在,真可惜。”接著又唱道:“誰能讓異教徒悲傷,就能獲得免罪的獎勵。”因為他知道畫家是無神論者,而且是拿破侖的同情者,拿破侖戰敗的消息定能使他悲傷不已。從這里可以看出寺守的小人之心。
音樂變成精神抖擻的快板,他招呼唱詩班兒童去圣器儲藏室。兒童們問出了什么事,他手舞足蹈地說:“波拿巴,波拿巴,這惡棍已被打敗,被抓住,被拔了毛,扔進了地獄。”他因為很激動而有些結巴。合唱隊員們表示懷疑。寺守說:“這是剛到的消息。”

這一段與合唱隊的問答速度極快,應注意與樂隊和合唱隊配合好。唱詞句子短,音調較高,好似大聲說話,著重表現寺守的激動和想在兒童們面前表現自己的權威的心情。寺守放慢了語速,眉飛色舞地宣布:“今晚要舉行盛大的火炬游行,在法爾內塞宮有慶祝晚會,托斯卡將在晚會上演唱新作,還要在教堂唱贊美詩。”這個唱段較有旋律性,演唱時要注意速度的變化,表情興奮,并結合歌詞配以適當的動作。接著他招呼唱詩班的兒童們去圣器儲藏室,穿好法衣,準備慶祝,但頑皮的兒童們相互打鬧,高聲喊叫。寺守趕他們,他們就圍著他轉圈,弄得他無可奈何,只好搖頭嘆氣。
正當孩子們的打鬧達到高峰時,3個極強的代表斯卡爾皮亞的和弦再次響起,警察頭子帶著他的爪牙闖進教堂,他憤怒地吼道:“這是教堂還是瘋人院?!”寺守迎上前去想討好斯卡爾皮亞,但因為害怕又閃身向后,小聲說:“閣下,巨大的好消息……” 斯卡爾皮亞叫合唱隊去準備唱贊美詩,寺守躡手躡腳的想乘機溜走,卻被叫留下。斯卡爾皮亞對寺守講安吉洛蒂越獄逃到了教堂,寺守嚇得發抖,接著又問寺守阿塔萬蒂小教堂在哪里,寺守指著鐵柵門說:“在這里。”他邊說邊走向小教堂,他發現門開著,而且是一把新鑰匙,嚇得直喊老天。斯卡爾皮亞自言自語道:“犯人逃走后,監獄鳴炮示警是一個重大錯誤。”他快步進入小教堂,撿到一把扇子,他仔細地打量扇子,突然叫道:“是侯爵夫人阿塔萬蒂的徽記!”他的眼睛在教堂里搜尋,當看到畫像是阿塔萬蒂時,忙問寺守是誰畫的,寺守答道:“是卡瓦拉多西騎士。”“是他。” 斯卡爾皮亞意味深長地說。接著他又陷入了沉思。這時在小教堂里搜查的憲兵出來了,其中一人提著食籃。寺守看見食籃忙跑過去,他抓過籃子,仔細翻看,然后驚訝地叫道:“空的,空的!” 斯卡爾皮亞的思索被打斷,忙問:“什么事?快說。”“我想知道籃子是在小教堂里找到的嗎?” “你認識它?”“當然,我每天都看見這只籃子。但是…或許…”寺守吞吞吐吐地說。“趕快都講出來!” 斯卡爾皮亞叫道。寺守嚇壞了,帶著哭腔說:“我走時,籃子里裝滿了好吃的東西,是畫家的一餐飯食。”“那他吃了嗎?”“在小教堂里,他沒有鑰匙,況且他說他不餓,不想吃,我就把食籃放在畫臺下啦。”斯卡爾皮亞說:“現在一切都明白了,畫家的飯食已填飽了安吉洛蒂的肚皮。” 斯卡爾皮亞出場后,要著力表現寺守的驚恐害怕。唱詞都是短小的宣敘性的,說的成分多些,音量也不要太大。
這時托斯卡走進教堂,斯卡爾皮亞看見她,一個邪惡的計劃在心里產生。“不能讓她看見我,雅各用一塊手帕讓情人昏頭,而我用一把女人的扇子。”正如他在第一幕終場唱道的:“我要一箭雙雕,把畫家送上絞架,把托斯卡攬入懷中。” 托斯卡沒有看見畫家,急躁地喊道:“馬里奧,馬里奧。”寺守忙迎上前去答腔,他嘮叨的毛病又來了,因為他不怕托斯卡。“你找畫家卡瓦拉多西,誰知道他到哪里去了。剛才他還在這兒,他已用魔法悄悄地從空氣中溜走了。”寺守一邊快速地說,一邊悄悄地溜走,還偷偷地瞥一眼斯卡爾皮亞,生怕再被他叫住。至此,寺守的任務完成,可以下場休息了。
責任編輯:陳達波
參考文獻:
[1]張巍,謝麗麗.普契尼[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2]張弦,徐國弼等.西洋歌劇名作解說[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3]丁毅.西洋著名歌劇劇作集[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9.
[4]劉詩嶸.以革命為背景的《托斯卡》[J].歌劇,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