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揪著自己的頭顱飛翔

2008-01-01 00:00:00林宋瑜
南方文壇 2008年3期

“女性”這個詞,在現代中國史上,意味著進步、新興、解放。它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與大量的西方詞匯一同涌入中國的。就像“啟蒙”、“民主”、“個性解放”、“知識分子”等等語匯,它們共同構成新文化運動的關鍵詞。所以,現代中國的“新女性觀”是與傳統中國婦女觀有本質區別的。后者意味著封建中國文化的糟粕的一部分,壓迫與欺凌的表征之一。前者則成為個性解放、追求民主、科學、自由的急先鋒,并成為國家神話的載體。

所以,由激進的反傳統主義男性知識分子為啟蒙導師和引路人所提出的婦女解放問題,是推翻封建王權統治建設現代中國社會的必要步驟:“20世紀之交,女性主義、無政府主義、馬克思主義等西方思潮陸續進入中國。女權意識的引進,對維新時期強調婦女對國家興亡的責任是一種矯正,它強調婦女的‘天賦人權’。經過近20年的放足、興女學、女性就業后,一代受過新式教育的女性漸漸成為一支活躍的社會力量。當時進步知識界把女權活動視為世界潮流,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標志和途徑之一,不少有識之士把‘女權’與‘人權’并提。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們更是以婦女問題為突破口來提倡個人權利,反抗傳統文化的統治。可以說,中國的啟蒙運動是從爭取婦女的平等權利開始的。”①

娜拉故事是中國男女知識分子普遍關心的問題。它作為一個象征,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中一而再地被闡釋或復述,同時也不斷地被賦予新的內容。中國娜拉的命運與中國民族革命、民族現代化密切相關。娜拉出走的唯一出路便是走向革命,成為與中國舊女性決裂并獲得解放的新女性形象。

而隱去女性性別特質并以民族獨立、階級解放為人生奮斗目標的新女性形象則在今后長達半個世紀的中國現代革命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1922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婦女運動被納入到階級和民族解放之中。19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制定了關于婦女問題的第一個文件《關于婦女運動的決議》,其中表達了婦女運動是革命的一部分的思想:‘婦女解放是要伴著勞動解放進行的,只有無產階級獲得了政權,婦女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中共六大的《婦女運動決議案》指出‘只有共產黨,只有無產階級革命,社會主義的完全勝利,才能完全解放婦女’。(1928)這使得中國的婦女運動走進了一個新的階段,即婦女運動和社會發展、國家建設緊密地結合起來。”②

所以,關于女性氣質、女性身份、女性色彩的想象,在很長的時期里是消失的。2005年,來自巴黎的華人女藝術家沈遠來到廣東南嶺山區,獨自考察當地乳陽的歷史與現狀(從伐木隊開路到成為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她與乳陽當地的老中青三代婦女交談、討論,由這些女性口述歷史,然后把這些口述的歷史以水彩畫的方式部分表現出來;同時也以一部簡短錄像記錄與這些女性合作書寫乳陽歷史以及討論會的實況。

有意思的是,在觀眾的眼里,這些瑣碎的記憶幾乎完全屬于同時代的任何人,拓荒、吃苦、“文革”、改革開放、年輕人離開山區奔往大城市等等。事實上,此處的“女性書寫”并不能給予女性主義者以期待。按照20世紀70年代的西方女性主義者所倡導的女性書寫方式就是要以陰性的形式進行書寫,尤其強調女性“從身體書寫”,從而在以男權為中心的話語中為女性獲得平等的權利。可是在中國廣東南嶺山區乳陽林業局的這些婦女的口述歷史中,她們卻極少提到個體,像“我”、“我自己”諸如此類的詞語,更忽略了身體、私密情感等本體經驗。她們的歷史和丈夫、同伴、集體緊緊聯結一起,性別身份非常模糊。她們講述了一部“中性”的歷史。面對那片原始森林,女人與男人共同面對的是生存的問題。他們的區別只是分工的區別:男人在第一線伐木,女人養豬、生孩子、種菜③。

美國人類學教授羅麗莎(Lisa Rofel)也自1984年到1986年對杭州振福織布廠里分別在1950年代的新中國解放初期、1966—1976年的“文革”時期以及1977年以后進廠的三代女工進行長達兩年的訪問、實地調查甚至深入交往。并于1991年冬天重訪一些當年調查過的人。這是一項人類學研究,它探索中國自社會主義革命以來所進行的交叉重疊的現代性項目。羅麗莎因此看到了同一個工廠里三代女工置身于現代性之中又不屬于現代性的“雙重意識”。也發現性別問題成為中國政權成功想象現代性的中心。更主要的,是她看到女工們的代群之間及代群之中的差異,婦女不是一個同質的群體,而是具有分析類別的異質性。性別的文化身份與現代性具有多重意義一樣,是交織著本土歷史和全球權力形式的文化想象的產物④。

在此梳理“女性”這個詞在中國現代史上的意義,也證實了女性主義關于性別這個概念重新詮釋的最基礎的貢獻。即性別并非生物意義上的決定,更重要在于社會文化的建構。同樣,“身體”作為女性主義的重要符號,它也并非僅僅是沉重的肉身,而是歷史環境聯系的一部分。所以,性別的去自然化,并賦予社會文化的內涵,也是以此切入,判斷中國女性書寫究竟有多少真正女性主義成分的鑒照。

按照西方女性主義者(Feminist)的觀點,“女性主義”(Feminism)是一種政治立場,而“女性”(Femalness)是生理性質的問題,“女性氣質”(Femininity)則有關一系列教養方面規定的特點。所以,它是一種文化結構。女性主義者先驅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的名言即是: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父權制社會強行將某種“女性特質”的社會規范套在所有生物學意義上的“女性”身上⑤。這就是女性主義理論的邏輯起點。而另一方面,標志著女性主義思想高峰的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創始人拉康同樣有句名言:女人并不存在。這是從他的鏡像理論的立場提出的觀點。拉康認為,任何主體的存在都依賴于與他者(other)的關系⑥。所以英國學者伊麗莎白·賴特在《拉康與后女性主義》一文中指出:“拉康的名言‘女性并不存在’表明,在潛意識中‘女性’沒有能指。面具偽裝揭示出,女性心里存在著一個心理結構,它不是對男性欲望做出的反應,而是對男性幻想做出的反應。”⑦ 雖然是與波伏娃一樣,拉康也極力反對把性別身份歸結為生物決定論,但他并不是作為女性主義者,而是作為一個男性研究者,與弗洛伊德本質上相似,即把女性作為欲望對象來考察男性精神史的一部分。他很清楚地看到女性未能擺脫作為男性的純粹他者的地位,以及女性的超越男性話語強權的時代遠遠沒有到來。一切都是危機,何去何從,是思考的問題,而沒有方向。

澄清一些概念,再回過頭來看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女性書寫“狂歡”局面:理論批評及創作文本。

對性別身份的強調、以及對女性主體的凸顯,既是當時文化環境中的一個理論突破口,也是宏大敘事裂變的必然。但西方女性主義理論,對于中國的女性書寫而言,僅是可以借助的道具,或者偽裝的面具,遠遠不是它們的精神內核。因為這涉及有別于西方的中國性別教養傳統,也包括革命傳統。

但無論是文化傳統還是革命傳統,中國歷來不存在個體。它是一元論的哲學觀,并不適合于產生二元對立的概念。即便是男女半邊天的時代,中性的實質也是男性氣質的偽裝。不存在真正的中性或者說跨性別。

那么女性氣質又是什么呢?

美國學者蘇珊·布朗米勒為她的書《女性特質》(Femininity,“女性氣質”的另一個中文譯法)中譯本作序時專門向中國讀者介紹:“‘女性特質’不同于‘女性’。誠然,男女兩性之間存在一些生理差異,但是女性特質卻將這些差異成百倍地夸大,以使女性身體更為柔弱,行動更為遲緩,行為更加猶疑,談吐愈發缺少自信。此外,女性特質還是一大套令人窒息的繁文縟節,束縛著女性,使女性不能在工作中充分施展抱負,不能與男性展開正常競爭。運用女性特質的藝術成就或許趣味盎然,但不容忽視的是,女性在笑納‘美麗’、‘纖細’、‘動人’、‘雅致’等詞藻的同時,也在接受一連串的樊籬枷鎖。”⑧ 她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強權的美建立在對柔弱無力的贊美上。這其實是與中國經典《易經》中所謂的“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對應的,所以中國讀者對她關于女性氣質的解釋毫不陌生。

然而這種被認為是在父權體制下產生的、是父權文化所塑造的、并以此確定女性是屈居于男性之后的“第二性”的女性氣質,因為它與作為傷害的、破壞自然的、強權霸道的“男性氣質相對應,也被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生態女性主義者所贊美。它被認為具有有益于人類的關愛、養育、保護的特性”。

這就是女性主義理論自身的矛盾性和演變。而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女性書寫,無論是理論意識還是創作意識,更多是受到來自女性主義第一階段(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30年代,為提高婦女社會地位爭取權益的女權主義運動思潮)和第二階段(1949年波伏娃的《第二性》發表以來至20世紀七八十年代,從更深厚的層面來認識和爭取婦女權利與權力的女權主義后期,在中國也譯為女性主義以示與第一階段區別)的影響。

另一個事實是,在西方女性主義對“女性特質”質疑、批判或者爭議的同時,也在追求婦女解放的社會運動中形成并發展它的理論系統。而中國婦女此時正在男性導師的引領下,將“女性特質”作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環境下產生的前進路上絆腳石逐一拋棄。她們越來越堅定地去性別化,沿著“中性”路線走向解放與革命。一直到成為“無產階級力量”進行斗爭并成長起來,她們的信念與氣質被培養成為挑戰權威的政治符號。從行為上看,這是更為激進的方式。

無論是沈遠的藝術行為,還是羅麗莎的社會調查,她們都見證了中國現代史這一段真實而特殊的婦女史。

然后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改革開放的政策使中國逐漸進入跨國資本的網絡,國家權力模式也悄然發生一些變化。人們的政治信仰譜系及記憶正在經歷斷裂。本土歷史文化傳統及全球化權力形式交叉重疊在這個變革的時代,并碰撞出新的話語空間和新的價值取向。

經歷了尋根、尋找男子漢以及文化熱的80年代以后,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末的政治沖擊波以后,人們對政治及思想普遍喪失熱情。虛無思想、個人化經驗以及文化的商業娛樂化都隨著世紀末的來臨形成中國的現實文化氣氛。

懷舊是一種情緒。而從本質上說,女性氣質正是一種懷舊的、浪漫的情懷。也是一種想象性的記憶。所以,“回到女性自身”、“女性個人話語”、“女性經驗”等等成為90年代以來女性書寫的基本特征,盡管被扯上“中國女性主義”的旗幟,卻是模擬性的探險。

正因為來自西方女性主義的理論啟示,無論是女性文本,還是理論批評,中國的女性作家及批評家找到一個很新鮮的道具。伍爾芙、杜拉斯、波伏娃,直至漢娜·阿倫特、蘇珊·桑塔格,她們的作品及主張不僅僅在中國受到熱捧,她們獨立特行、標新立異的生活方式也成為模仿及想象的對象。至于埃萊娜·西蘇關于“軀體寫作”和“欲望表達”、貝蒂·弗里丹在《女性的奧秘》所號召的發問“我是誰?我想從生活中得到什么?”凱特·米利特在《性政治》中所認為的女性主義在根本上是政治運動,有其明確的政治理想,并猛烈抨擊父權制……這一切,都很大程度影響了中國知識婦女關于女性主義的想象與接受,而且她們也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去吸納。

然而,中國的女性主義者們并未能充分理解西方女性主義理論的內在張力,它的矛盾性、不確定性與演進速度是具有多義性的。而要在以父權主流價值體系的模式內重新構建一個女性價值體系,就像是揪著自己的頭顱飛翔,這種姿態更具有虛擬意義。這也就是批評者在以女性主義尺度對這些文本進行衡量時,理論與創作都面臨無路可走的困境。

戴錦華也承認:“說到女性寫作我很矛盾,這是我作為批評者的自我分裂:一方面我有訓練有素的文學批評的方法、標準和我對文學審美的渴望,另一方面是我自己的女性體驗。作為一個女性讀者和一個批評者,我經常是分裂的,我對陳染小說的批評也就是這種分裂的流露。就是說,我在長篇小說中會渴求一種結構,我認為長小說最重要的形式因素是結構,每個長篇小說的結構也意味著把握社會的方式。這是《私人生活》所欠缺的。但從女性文學的角度來看,有沒有可能獲得極有把握的把握社會的方式并變成文學的結構,我也不知怎樣回答。王蒙老師在林白作品討論會上曾說‘支撐林白寫作的支柱是寫作本身’,我就想到,寫作本身是否能夠支撐寫作。這就不光是林白寫作的問題,而是女性寫作和先鋒寫作的問題。如果寫作本身尚不足以支撐寫作,那么有什么東西能夠支撐寫作。我認為陳染的這部小說中,寫作行為也是非常突出的一件事:寫作、女性、私人、私人空間、私人生活,仍是作品中重要的支撐點。仍是一個困境。我沒有答案。”⑨

“作為女性寫作”的立場與女性主義的立場顯然有本質的區別。以女性的方式與視角去理解世界感受生活,并表達個人內心經驗,作為接受西方理論思潮影響的現代中國知識婦女,這種方式構成某種與女性主義理論互為闡釋的關系,這是毫不奇怪的事。性別作為女性主義修辭中最基本和核心的概念,對抗與顛覆的方式也并非是唯一的方式。可以說女性意識在女性書寫中無處不在,但對性別身份的追問與確認的確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女性書寫中個人化寫作中重要的內容。這也意味著中國女性文本的“成人儀式”。她們不再想象娜拉的命運,或者假扮花木蘭,由于女性主義的西漸東侵,以及世婦會帶來的沖擊波,中國知識婦女的思維獲得更大的自由度,包括自我意識與性別群體意識。不否認這些婦女寫作中某些女性主義的成分,但與其說它們是女性主義文本,不如說是對女性主義文本的模擬。如果要以西方的女性主義理論為參照點來解析中國文學婦女們的寫作,可以說中國實際上并不存在女性主義寫作。

回到中國的性別教養傳統。它首先從屬于國家的社會政治秩序,即家—國的秩序。它們是一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高于妻,男高于女。這是一個基本框架。其規則是:君王與父親是主體,臣民與子弟是客體;婦女的“三從四德”也是從這個框架中復制而來的。這種主體與客體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在中國傳統倫理學與哲學觀中,關鍵在于“敬”與“禮”。敬是一種特殊的屈服方式,禮也是一種克己的妥協的方式。在穩定這種大政治格局的前提下,各自找到合理的存在位置。在中國這種文化主流傳統中,國家、家族、家庭利益是至高無上的,并不存在個體的獨立與自由,更沒有平等可言。所以,不論男人還是女人,他們都不是獨立的個人,或者說都是不完整的人。男人與女人,不能簡單等同于壓迫者和受壓迫者,而是他們在這個秩序中的代言形象是什么。雖然綱常倫理決定了性別關系實質上的不平等,但男尊女卑的性別秩序是設計于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的政治及家族秩序之下的。以孝為先的倫理傳統使得“慈母嚴父”成為二元并立的平等概念,“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也使婦女在家庭內部的生活領域獲得占主導地位的可能。從中國古代婦女的家居生活考察,她們在被規定的生活空間內部,尋找建立自己的生活文化與優越感的可能。譬如《紅樓夢》里的大觀園,以及賈母、鳳姐的權威,僅僅歸結于曹雪芹對女性的同情與憐愛是不符合邏輯,不能令人信服的。作為被視為現實主義作品的中國古典名作,它的情節邏輯必有其現實的基礎。由“家國同構”這種政治構建模式建立的集體主義特征與宗法等級制度是抹掉個人面孔的,這與強調個人主義、個人意志、自由與權利置于社會之上的西方文化大相徑庭,即便是在近現代史上中國文化傳統不斷受到來自西方文明的沖擊與影響,即便是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思想啟蒙者們強調個人解放的五四時代,個人主義的文化思想始終處于從屬于代表民族、社會群體的“大我”與集體的思想脈絡之中。

而正因為這種從屬性,中國婦女的性別角色更有賴于社會建構,而天性中生物學意義上的性別身份及自我意識總是被隱匿或消失。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婦女運動提出的一個口號是:“個人的就是政治的”⑩,它要提倡的就是婦女解放從個人身邊的事情做起,要從私人生活上著手解決男女不平等的現象。而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無論是漫長的封建時期,還是以顛覆傳統為目標的“婦女解放”的革命時期,中國的婦女性別角色都處于父權文化的塑造之中;無論是繼承傳統還是顛覆傳統,婦女們的權力與權利都必須符合集體的要求。集體主義扼殺了愛的能力。敬與禮是一種社會規范,是秩序的要求,而愛的能力卻是從自我的心靈發展并培養起來的。

由于不同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及思想傳承,不同于西方的社會性別話語系統,中國語境的現實決定對女性主義的解讀只可能置于中國本土的語言生成中。如果說西方從女權運動到女性主義的形成發展,是在女性自發謀求與男人相等的權利與權力的實踐活動和理論挑戰,中國的新舊婦女觀則主要來自社會總的道德規定與由男性導師引領的民族的、革命的運動。

這種巨大的差異性即便是在今天全球化、以及中國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它的鴻溝依然無法抹去。所以,頗有先鋒意味的20世紀90年代的個人化女性書寫,一直在其價值取向上呈現自相矛盾及困惑的一面。由于當時中國大陸意識形態整合性功能的弱化,個人獲得相對自由的存在空間;涌入的各種西方文化思潮及藝術方式也為創作者提供更多參照與啟發的途徑,但它們也深深困擾著背負本土歷史文化的寫作者們的精神思維。所以,美國學者蘇珊·S.蘭瑟從女性主義敘事學的角度指出:“無論是敘事結構還是女性寫作,其決定因素都不是某種本質屬性或孤立的美學規則,而是一些復雜的、不斷變化的社會常規。這些社會常規本身也處于社會權力關系之中,由這種權力關系產生出來。作者和讀者的意識、文本的意義無不受這種權力關系的影響。這種權力關系涵蓋作者、讀者和文本。”(11)這樣我們不難理解當女性個人化寫作越專注于私人隱密經驗,越將身體作為靈魂的出口大膽挖掘靈魂深處的潛藏,便越遭受兩面的夾攻:女性主義批評的“捧殺”與主流意識形態的“棒殺”。而出版商的商業包裝及運作,也戲劇性地、符號化地將解構“菲勒斯中心”變成“菲勒斯中心”的演出場所。同時,寫作者自身也經歷精神的窄門,堅守、絕望、逃離的孤絕姿態成為他們在幽閉的私人寫作中的結構方式。

這是非常有趣的悖論:個人化寫作以女性個人經驗及軀體秘密作為書寫對象,借以反抗男權中心話語,但它很可能也變成“被觀看”的對象,因此而滿足男性的窺視欲望;而對私人空間的關心和自主意識的掙扎也常常在困惑與迷惘中被市場收購,成為商業與娛樂的兜售工具。這種問題,其實也存在于西方的文學環境中,它與消費社會的價值取向有關。伊麗莎白·考伊等人在《表現與交流》一文中指出:“近十年里,婦女的小說以第一人稱現實主義敘述作品的姿態復蘇,這是一種在觀念上契合女權主義的形式;作者視之為第一次以不掩飾的聲音講述婦女的故事的一種方式。以致認為作者與主人公一致,作者、主人公又與‘婦女‘一致,出版商用它作為一種推銷手段,把婦女的創作作為一種顛覆的、性的自傳——一種性別的自傳去兜售。”(12)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中國大陸社會形態全面轉型,文化環境則表現出個性與思想性急速衰退,欲望話語獲得合法性建立。“美女作家”猶如品牌商標,開始出場。至于以個人化寫作進入中國當代文學史的20世紀90年代活躍的婦女寫作群體,她們的寫作風格悄然發生轉變,并且分化。

林白表態:“至于女權主義,像耶利內克一樣的女權主義者,我是敬畏的。但我認為,一個強大的人才能成為女權主義者,斗士,英雄,但我生性懦弱,對厲害角色天生就有點害怕。就讓內心強悍的人選擇耶利內克吧,我愿意做一個弱小的人。我需要抱慰,不需要斗志。”(13)從《枕黃記》到《萬物花開》,這兩部長篇小說是她創作的一個完整轉型。林白從窄門走出來,一直走到民間、底層。接下來發表的兩個中篇小說《去往銀角》和《紅艷見聞錄》(《上海文學》2004年6月號)是關于當下中國底層女性——下崗女工與暗娼的生活。在受苦、遭劫、蒙恥的這些女性人物作為當代社會的某些中國婦女人生境遇,那是人性幽暗的角落,如果僅僅用女性主義來界定,便是牽強的說法。同樣,曾經在20世紀80年代因小說《你別無選擇》成名的女作家劉索拉,在擱筆多年,游走于歐美先鋒音樂圈之后歸來,在新的世紀推出新的長篇小說《女貞湯》以及新歌劇《驚夢》。她在接受訪問時表達她對創作中的女性意識與女性主義的看法:“我寫女性意識時不是光強調女權主義和女性優越等,我倒是更強調女性心理的全面角度,包括女性特有的陰暗,狡詐,軟弱,和心理障礙等等。強調女性的平等,必須面對女性的弱點,和有能力自嘲。作為一個女人,我看一塊石頭都能看出女人味兒來。比如母獅子撒尿,尿在什么地方都是母獅子尿,它還用強調女性意識嗎?”(14)

陳染在2007年的夏天出版了散文集《誰掠奪我們的臉》。她則在《一些不連貫的思考》一文中表達有關寫作個人化問題的立場:“既然小說是藝術的創作,是對經驗的想像的產物,那么與作家的個人隱私有什么關系呢?我想,我的隱私是屬于我本人的,它是永遠不會公之于眾的。……個人是人類的基本單位,精神的個人化的程度從某一側面可以看做一個社會文明的標志。英國的人類學家利奇(Edmund Leach)在二百年前的《社會人類學》里就已經談到‘個人主義是現代社會以及現代藝術的中心思想。’這個個人,決不是‘老子天下第一’,而是文明社會的豐富、多元、平等和百花齊放。……而當世界文明發展到了今天,我們今天的藝術觀念卻仍然停留在這個早已不成其為‘問題’的問題上討論來去,真是令人啼笑皆非。這個問題的存在令人羞愧。”(15)

實際上,她們并不認同個人化寫作就是自敘式的說法。至于女性主義,概念的借用甚至理論的啟示是存在的,從文本的思路足可以看出這些蛛絲馬跡。但如果一定要為這個階段的中國文學婦女群體所發出的聲音命名,可以說這是中國女性性別意識的復蘇期,它并不是沿著西方女性主義的方向前行的,它可能是在模擬中返回。越過中性歷史,返回民族傳統的假想中。記憶并不可靠,那些似是而非的歷史事實十分可疑,表象帶有太多偽飾,這就難免困惑甚至痛苦。除了生理性別,當然學者們在強調社會性別。但精神性別是一種內在的傳承,也是內心的鏡像,它有可能被隱匿,但不大可能被完全割斷或粉碎。

所以,關于女性氣質以及性別身份,這些作為女性主義的關鍵詞,我們必須回到民族的文化傳統與現實的中國語境,才可以借此來觀照中國文學婦女們的寫作真相。 ■

【注釋】

①② 沈奕斐著:《被建構的女性》,76、77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

③ 參見《信息時報》2005年6月15日B05版《女性書寫的“中性”歷史》。

④ 參見[美]羅麗莎著:《另類的現代性——改革開放時代中國性別化的渴望》,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版。

⑤ 參見[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全譯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4年4月版。

⑥ 參見褚孝泉譯:《拉康選集》,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1月版。

⑦ [英]伊麗莎白·賴特著:《拉康與后女性主義》,110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版。

⑧ [美]蘇珊·布朗米勒著:《女性特質》,1頁,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版。

⑨ 戴錦華:《知識女性精神與現實的困境》;轉引自《銀海網·作家》專欄文章:2001-08-31 13:18:27《生于北京,籍貫山東》。

⑩參見沈奕斐著:《被建構的女性》,149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

(11) [美]蘇珊·S·蘭瑟著:《虛構的權威——女性作家與敘述聲音》,5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版。

(12)[英]瑪麗·伊格爾頓編:《女權主義文學理論》,227頁,湖南文藝出版社,1989年2月版。

(13)林白:《不讀耶利內克的理由》;載《南方文壇》2005年第4期。

(14)劉索拉:《我的女性主義和‘女性味’》;載《藝術評論》2007年第3期。

(15)陳染著:《誰掠奪我們的臉》,220—222頁,作家出版社,2007年5月版。

(林宋瑜,花城出版社譯文編輯室主任,編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中文综合专区在|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在线免费观看AV|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色偷丝袜婷婷无码麻豆制服| 国产精品性| 成人91在线|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国产免费黄|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 手机在线免费毛片|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四虎AV麻豆|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97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第二页|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99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亚洲色图另类|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国产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欧美第一页在线|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毛片在线看网站|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亚洲婷婷六月|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国产黄色爱视频|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国产性爱网站|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9视频国产精品|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99激情网| 五月综合色婷婷|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青草视频久久|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国产黄色免费看|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