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是印章和石雕的上好材料,歷來為藏家所珍,其中的上品不說雕工,僅石料便貴黃金數倍。別的不表,單說這青田石中有一種名叫“封門青”的石料,與昌化雞血石、壽山田黃石合稱“紅、黃、青,奇珍三寶石”。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越是珍稀越是來之不易。
這種石行家叫它“燈光凍”,那么為什么又叫“封門青”呢?這名字的來歷有一個悲愴動人的傳說。
話說浙江青田山口鎮是出好石材的地方。采石料的礦洞稱作“老鼠洞”,是藏在半山腰中的小石洞。山上荊棘叢生,野獸出沒,采石工要成幫搭伙,像猴子一樣拉著繩子攀上懸崖,撥拉開扎人的小樹枝子,開山取石,尋找礦苗。好不容易找到了,就搭起窩棚,日夜苦干。進洞的人用油燈照亮,爬行挖,土和碎石用簸箕一個傳一個地運出來。挖到好石料,就放在簸箕里掛在脖子上爬出來。要是遇上水,就得用竹筒子一點點地淘干,渾身臟得跟小鬼似的。要是趕上塌方,那小命兒就沒了。真是苦不堪言!
這是天災,還有更殘酷的人禍。封建社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里有好的出產必定要給皇帝進貢。青田美石早就被皇帝垂涎,年年征收。再加上官府貪污腐敗,中飽私囊,橫征暴斂,采石工就更慘了。
有一年,采石老匠人甄師傅和徒弟等人在絕壁上的老鼠洞中挖出幾簍子石料,待在溪水中洗凈,用刀剖開璞衣,見顏色青翠欲滴,光澤圓潤,憑多年的經驗,甄師傅知道是寶。于是把大家聚攏起來,說今日得寶乃是天意,讓我們安居樂業。你們幾人既沒有建屋,也沒有娶媳婦,等這些石料雕成玩物賣個好價錢,給你們建屋完婚。大家一齊跪下來給甄師傅磕頭。甄師傅囑咐大家:“過去所采的好石都被官府征走,今日此事千萬不要讓官府得知,不然必有后患。”
時過半年,這些石料偷偷經雕石高手做成石雕或印材,果然晶瑩無比。真是瑰寶啊!不料,越怕事,事情卻偏偏找上來。這些寶貝被官府得知,縣官派兵征為貢品,幾十名官兵將甄師傅家圍住。面對窮兇極惡的官兵,甄師傅仰天長嘆,為皇帝辛苦一生,一貧如洗,如今得寶又要奪去,天理何在?他橫下一條心,為保護眾人決定以死相拼,天大的事自己承擔。他假意對官兵說回屋取寶,官兵正得意,不料聽到屋中叮咚作響,待官兵沖進屋去,十余件珍寶早已被甄師傅摔得一片粉碎。官兵們又氣又怕,氣的是小小采石工竟敢反抗官府,怕的是征不到寶石無法交差,就押甄師傅和他的徒弟交官府懲辦。
到了縣衙,縣官見此情景拍案大怒,命官兵將甄師傅等人押至山前,逼他們進洞再挖,并限三天期限將寶石上交。
師徒被逼進洞,見已無退路,同仇敵愾,拒不采石。時過三天,官兵見洞內仍無動靜,急報縣官,殘暴的縣官竟命士兵將進洞之門用大石塊封住,可憐甄師傅師徒與山石打一生交道,最后竟飲恨慘死在采石洞中。
此后為了紀念寧死不屈的采石工,譴責封建帝王和官府的罪惡,后世將甄師傅首先發現的這種石料稱為“封門青”。但在那個時代,甄師傅的抗爭阻擋不了皇帝的貪欲。后來開采出來的封門青,其上好佳品大多成為貢品。
咸豐皇帝兩顆隨身帶的私章“御賞”和“同道堂”就是用封門青所刻,現在作為慈禧垂簾聽政的歷史見證,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里。這封門青的來歷也常令后世愛石之人扼腕慨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