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府的獨山腳下有兩個窮秀才,一個姓屈,一個姓費,是一對好朋友。他們為了友誼更長久, 就給兩家的小兒女訂了娃娃親。秀才的子女們自幼跟著父輩學些“子曰”、“詩云”,肚子里都有些墨水。因此,在他們新婚之夜,免不了來一些對對子的游戲。
兩家結親那天,吃罷喜酒,送走客人。屈公子惦記著新娘,三步并做兩步來到洞房,一把掀去了新娘的紅蓋頭。紅燭高照,滿室生輝,只見新娘唇紅齒白,青絲如墨,嬌羞楚楚,一副小家碧玉的模樣。屈公子早就聽說新娘美貌,只是今天才見真顏,不由生出許多感慨,脫口吟道:“十八歲前未謀面。”
費小姐也非等閑之輩,未加思索便羞答答地對出了下聯:“二三更后便知心。”
屈公子眼睛一亮,和費小姐并肩坐在了床上。新娘不僅貌美,還是個才女,好不叫人心花怒放。這下聯不僅與上聯字字相對、絲絲入扣,而且還對未來的感情生活寄予了美好的希望。
按照當地的習俗,掀了紅蓋頭之后,新郎對新娘應該有所表示。屈公子的禮物是早已備下的,只是太過微薄,才遲遲沒有拿出手。他扭捏了一陣,才從荷包里拿出了一對獨玉手鐲。獨山產玉,可以加工首飾,因是自產自銷,本地人并不十分看重。屈公子家貧,也只能買得起這種首飾。他把手鐲遞到費小姐手上,充滿歉意地說:“抱屈抱屈!”
費小姐明白屈公子的意思,忙開玩笑地接了句:“破費破費!”
屈公子一怔:這“屈”和“費”,不正是我們兩個的姓嗎?更妙的是,她“抱屈”,我“破費”,又對新婚之夜的情形做了暗示。
屈公子并沒有說破這些,而是正兒八經地提議:“剛才我說的歉意話和你說的客氣話,無意中也構成了對子。只是太短,不能盡興。何不各添幾個字,湊成一副完整的對聯?”
費小姐點點頭,抿嘴一笑說:“我自然是夫唱婦隨,就請夫君出聯吧!”
屈公子胸有成竹地吟道:“小姐誠抱屈矣!”
費小姐張口接道:“公子果破費乎?”
費小姐的話剛落音,屈公子就急忙接口:“洞房花燭之夜,你既然‘抱’屈,我自然是要‘破’費的!”
費小姐明白了屈公子的意思,當即羞紅了臉,罵了一聲你真壞,吹滅了紅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