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我在書桌的一角寫上這句話,在這句話的左上角畫上一面小小的紅色旗幟。然后,開始了我的高中生活。
托爾斯泰的這句話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的生活,我的思想,我的追求,乃至我的靈魂。他所主張的“道德自我修養”的境界,一直以來,都像一面旗幟,飄揚于我的內心,指引著我前進。
往往,坐在書桌前。無意間瞥見那面小小的紅旗,視線便會不由自主地往下移,然后,便是大片大片的沉默,腦海里的思緒開始翻江倒海般奔騰不已。
托爾斯泰的一生似乎就是為了證明這句話而存在的。在他的價值深度里,道德的自我修養占了很大一部分。有時,我不禁在想,托翁之所以被世人敬仰,或許,并不僅僅是因為他的作品。
托翁死前立下遺囑,在遺囑里,他明確規定,他以前和現在的一切文學作品,無論是發表過或未發表的,他全部放棄版權。在歷史上,能夠做到完全放棄版權的作家沒有幾個,而托翁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的心里,文化遺產應該是屬于全人類的。而不應刻上個人的名字。他的出發點,是全人類。
我們沒有這樣高尚,托翁不愿拿自己的作品去換金錢,而我們卻往往被生活所迫,不能超凡脫俗。世上的一切事物,一旦和金錢有了沾染,都會變得俗不可耐。又或許,我們的一生都很平凡,但我們不應有平庸的思想。人的生命,長度是有限的,在這混混沌沌、功名利祿不斷膨脹不斷充斥的年代里,自恃一份清高,保持道德的純潔,人的生命自會因此而被無限擴寬。
康德曾說過:有兩樣東西,對它們的盯凝愈深沉,它們在我心里喚起的敬畏與贊嘆就愈強烈,這就是——頭頂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我們總是不斷地挖掘人生的價值,而道德,便是指引我們挖掘方向的一面旗幟,樸實而永恒。
評點:
本文對文題拿捏有度,由有形之紅色旗幟轉化到無形的“道德”之旗幟,切入的角度非常小。構思上頗見匠心且自然貼切,巧妙地避開了這類文題易于泛泛而談的弊病。文章先由托爾斯泰的一句話切入,進而想到彰顯其崇高的思想境界以及遺囑,引出對道德的深沉思考:最后于康德的經典名言中,寫出“道德”之旗幟的作用與意義,水到渠成地收束全文。語言淡雅平實。行文舒緩流暢。美中不足的是字數尚未達到寫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