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烏龜因為龜兔賽跑而一夜成名。孔雀媽媽立即讓女兒中途退學,跟著烏龜學跑步;喜鵲千方百計想要得到、烏龜的親筆簽名,掉到河里差點淹死。作為兼職記者的兔子突然爆出烏龜與音樂明星螃蟹的緋聞。并在報紙上刊登了一些“不雅照片”,引起了軒然大波。這時權威人士猴子站出來說,兔子比烏龜跑得快,這是不爭的事實。“烏龜事件”從一開始就是一場鬧劇。對于這場鬧劇,引起了動物界的廣泛討論。
全面理解材料,也可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立意,文體自選,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章,不得抄襲。
[寫作導引]
這是一則新材料作文。原材料是一則寓言。這則寓言的現實指向性非常強。即針對現實生活中的“追星效應”來展開的。
站在“烏龜”的角度,我們可以立意為:善待成功,不在榮譽中迷失自己;站在“孔雀”的角度。可立意為“別盲目效仿,有主見地生活”;站在“喜鵲”的角度可立意:偶像更應在乎道德品質,盲目崇拜必然害人害己;站在“兔子”的角度可立意:真君子,不小人;或者“應恪守職業道德”;站在“猴子”的角度可立意:做一個有頭腦的人。當然,也可以進行局部的綜合立意,比如:追星要有度;除掉明星光環。不要盲目崇拜等,都是可行的。
“追星”的話題其實是一個陳舊的話題,但要寫好本次作文,涉及到對材料的轉化問題,也即:觀點要由材料生發。行文要聯系原材料等等,這也是今后作文特別應引起注意的。
[例文一]
尋求真相 黃美鳳
龜兔賽跑讓烏龜成了名也摔了跟頭,這從一開始就是一場鬧劇。在吹捧之風盛行的今天,我們往往忽略了事物背后的真相,而盲目跟風。烏龜的成名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卻在認清真相之后發現這場鬧劇不但可笑,而且可悲!
我們常把是非顛倒,卻自以為是。然而,真相對我們來說永遠需要。
最近被傳得沸沸揚揚的“劉羚羊”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巨大反響。一幅名為《青藏鐵路為野生動物開辟生命通道》的圖片在獲獎之后,被“疑似造假”。盡管劉為強向媒體公開承認造假并發表致歉聲明,也抹殺不掉這件事對人們的沖擊。當真相實實在在攤在我們面前的時候,除了指責,我們是否還應該反思一下?在評選過程中的大意,劉為強造假的緣由,難道責任只在這些人的身上嗎?其實。在真相的背后,社會的公眾也有責任,人們用功利的眼鏡去看事物,導致認知出現偏差,而看不到真相的存在。
然而,真相永遠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動力,現在的社會不斷發展著,對真相的探求也在進行著。雖然周正龍的華南虎事件的真相還沒有官方結果。但我們可以看到,公眾的免疫力在不斷增強。青年法律學者郝勁松說,一個不關注真相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前途的民族;一個不追求真相的社會,必然是一個墮落的社會。因而真相的尋求,不但是民族更是社會進步的不竭源泉,所以要實實在在地堅持,并一如既往地永葆激情。
一個民族,不是靠吹捧而能崛起的。摒棄空中樓閣式的幻想,揭開層層假象,拂去表面的浮夸,這才是社會前進的真正體現。透過事物看本質,真相背后是質疑精神。社會的跟風現象遮蔽了真相,但我們堅信,當以捍衛真理的姿態站在事實面前,我們完全可以讓這一場場鬧劇落幕,那時,真相將自由地跳躍在陽光下。
評點:
這是一篇非常具有針對性的文章。小作者通過對原材料的解讀,提出“尋求真相”這一題旨。令人耳目一新。事實上,人們的盲目崇拜,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對“真相”的把握。基于這一點,小作者圍繞現實生活中的“劉羚羊事件”和“周老虎事件”來展開。兩個事件又具有同類性,使得中心更加鮮明突出,非常具有現實意義。
[例文二]
除掉明星光環,勿要盲目崇拜 吳小媚
因為龜兔賽跑,讓烏龜一夜成了大眾明星。這讓動物們為之瘋狂:孔雀媽媽竟讓女兒中途退學向烏龜學習跑步,喜鵲為了一張簽名差點被河水淹死……如此鬧劇,怎能不令人深思!
一些人,特別是年輕人中,崇拜明星之風較盛。酷酷的外表。動人的歌聲,熟練的演技……這些星光閃耀的明星在屏幕前近似完美的化身,無一不受到大眾的追捧和崇拜。
但是,在光環下的明星真的是那么完美嗎?
不見得。那叛逆的眼神、不羈的個性。曾讓多少少男少女為之瘋狂——謝霆鋒,在酒后駕駛被捕。這個紅透半邊天的樂壇新秀終究不是完美的,一樣少年沖動、任性,一樣會犯錯,一樣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艷照門”不也正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嗎?“純情少女”阿嬌讓人大跌眼鏡,屏幕前盡力飾演著“純情少女”、“乖乖女”的好形象,“艷照門”事件后卻又說自己“很傻很天真”去博得“粉絲”及大眾的同情。如此虛偽造作,怎能不讓人反感!
由此可見,明星不是套著光環的天使,只是一個個普通人,我們不應該把他們完美化甚至神化,更不應該盲目地去崇拜追捧明星,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
楊麗娟為求見其偶像一面,其父母傾家蕩產,為她的追星奔波,她的父親甚至自殺,只是為了引起女兒的偶像的注意,滿足女兒的愿望。只是為了見偶像一面。代價竟是自己至親的生命!這值得嗎?謝霆鋒被捕,其影迷竟傷心上吊!張國榮自殺,也有影迷吞藥,只是為了“讓張國榮不是孤獨地離去”!……這一個個為偶像而早逝的生命,這一個個因對偶像頂禮膜拜而失去自我的可憐人,難道不是可悲可嘆的嗎?
明星作為大眾人物。體現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價值,更多的是大眾的信仰,一種對美好事物的向往的信仰。然而,我們不禁要問,明星有能力承擔起如此重任嗎?他們有足夠的品德去肩負他人的信仰嗎?
或許,我們真的應該除掉明星頭上的光環,讓真實呈現大眾面前,讓大眾不再盲目崇拜追捧“星光閃爍”的明星,讓大眾明白明星并不是完美的化身。
評點:
這是一篇思路開闊、針砭時弊的好文,小作者很好地把握了本題的意圖,從對明星的盲目崇拜直接立意,切題緊。在行文展開過程中。由當今社會中一些明星的不足入手,理智地看待這些明星,寫得有理有據,游刃有余。這種立意構思,最得意趣。若筆觸能夠圓潤一些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