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放長假的時候在國內坐火車,買到了最后一張軟席票。一進候車室,發現站著坐著的都是學生模樣的人。在歐洲火車的軟席車廂里,我還從來沒見過一個學生模樣的人。其實,我并不是說軟席非得什么人坐,但作為還在花父母錢的學生,應該采用最節約的方式去旅行。
我認識一個漢堡的有錢人,從他父親那一輩起,已經不再需要靠工作賺錢了。18歲那年,他揣著父親給的極少的費用出門去游歐洲。百萬富翁的父親希望兒子能在外面至少旅行一個月再回家。旅途中,他吃過黑面包,喝過自來水,還睡過人家的客廳、馬槽,甚至露宿過。在他回家以后,家里為他舉行了一個大派對。看著桌上昂貴的食物,他感慨地想,在那些困難的日子里,桌上一杯香檳的錢,就足以讓他飽餐一頓了。他把自己的感慨告訴了父親,當然有點譴責的意思。父親回答說,孩子,我是在花自己的錢,而你花的是我的錢。那一瞬間,他突然明白父親已經把人生最重要的財富贈給了他。他的父親讓他懂得,一個過了18歲的成年人,從父母手里得到的錢就像是禮物,不論多少,都應該心存感激,一分錢掰成兩半去享用。
愛孩子的最高境界,一到孩子成人,就要把那份愛深深地藏起來。如果你注定不能守護他一輩子,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盡早學會生活。
在西北旅行的時候看到很多村子的墻上寫著,再窮不能窮孩子。這是指教育,我同意。但在如今的中國,我還要加上一句話:再富不能富孩子。
[適用主題]
窮與富、育人之道、教育的最高境界、自立、心存感激、愛的方式。
(李弗不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