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一位大學生在一篇回顧大學生活的文章中寫道:“我大學生涯中的頭三個月教會了我:當你離開那種曾經把你的身份限定在某個指定位置的社交氛圍時,你就能除去不想要的外殼,培養出重塑自我的能力。”“我不能告訴你在大學里,一切都會變得更好,我無法保證大學生活不是高中生活的一種重復,但重要的是你如何對待大學生活。就像我所說的,書寫你人生篇章的是你本人。大學將會教你如何去思考,大學將會給你機會去重塑自己,但同時,它也會給你機會去實現你自己的價值。”
讀了上述文字。你對大學有了哪些新的認識、思考和感悟?抑或大學激起了你怎樣的向往?你心目中的大學又是什么樣的?請以“大學”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寫作導引]
對于這種詞語型的話題,我們在構思時可以采用“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所謂“加一加”,就是把內容寬泛的話題具體為自己要寫的小事件、小文章,為大題目、寬題目、虛題目找一個小巧的突破口,從小處著手,以小題材反映大主題。一般的方法就是在話題前面添加修飾限制語或在話題后面添加中心詞,也可前后都添加詞語,如《我的大學》《大學的故事》《執著的大學夢》。所謂“換一換”,就是在話題范圍之內選用別的具體化的詞語來替換,使原來的話題演變為一個形象化的詞語或事物,從而使寫作落到實處,但要注意,這決不是改換話題,只是形式上的、名義上的演繹,如《馨香的夢》《青春之路》《人生驛站》。
這是一個內容寬泛、內涵豐富而又貼近生活、現實感強的話題,審題構思時,可以把“大學”這一話題分為多個層面,從不同的角度予以考慮。
[素材超市]
①大學的榮譽,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質量。——哈佛大學第23任校長科南特對哈佛大學辦學方針的總結
②人類過去和現在的努力已經排除了知識路途中的許多障礙,讓我們繼續努力去排除剩余的障礙。——哈佛大學第19任校長昆西對入學新生和畢業生的期望
③教育是給人戴一副有光的眼鏡,能明白觀察;不是給人穿一件錦繡的衣服,在人前夸耀。——胡適(1928-1930年任中國公學校長,1945-1948年任北京大學校長)
④所謂大學者,非謂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梅貽琦(1931-1948年任清華大學校長)
⑤只知道壓迫著學生讀死書的學校,結果不過是選出一群“病鬼”來,一點用處也沒有。——張伯苓(1919-1948年任南開大學校長)
⑥近年來高等教育偏重知識的灌輸,而缺少精神人格的訓練。——羅家倫(1928-1930年任清華大學校長)
⑦大學生四年畢業,并非教育的終了,乃是教育的開始。——任鴻雋(1935-1937年任四川大學校長)
⑧大學教育,既貴專精,尤貴宏通。——胡先骕(1940-1943年任中正大學校長)
[例文]
大學,我想對你說…… 趨景景
孩提時,你是我心中一個美麗的傳說。我決定為你起帆遠航,于是種下了向往與渴望的種子。
少年時,你是我心中一座神秘的仙島,我決定為你乘風破浪,于是種子開始發芽,吐露清香。
而如今,你是我心中一段壯麗的夢想,我決定為你勇敢堅強,于是種子枝繁葉茂,茁壯成長。
大學,一個美麗而多情的地方。你曾主導著我的夢想起航。多少個日日夜夜,為了你,我與月光相伴;又有多少個日日夜夜。面對著挫折與困難,我又一次告誡自己要堅持不懈,因為我知道,我要為了你而奮斗,為了我的夢想而奮斗。
梅花經歷風雪的洗禮。才能傲立于枝頭,飄蕩怡人清香;那一刻進發了多少個春秋孕育出的情感,因為那是它的夢想。雄鷹只有經受失敗的痛苦,才能搏擊長空,成為蒼穹之精魂;那一刻灑脫了它一觸即發的感情。譜寫了雙翅的雄渾與強健。
我追求著自己的夢,以夸父追日之毅力,女媧補天之精神,精衛填海之勇氣。正是這些,使我擁有了追求你的堅毅。我曾立誓,要投入你那溫柔的懷抱,去享受你所擁有的美好,但我卻有點害怕,因為與我相爭著投向你的人是那么的不計其數。但,你的美麗讓我鼓起了愛你的心,你的魅力讓我重拾了自信的心,你的氣質讓我戰勝了恐懼的內心,堅定了自己的意志。
我將永遠記住我的夢想,記住你的美麗與優雅,讓我喊出你的名字——上海理工大學。
童年時,你優雅的姿態、迷人的氣息,彌漫于我的腦海,使我沉醉與懷想。
長大后,你美麗的容貌、醉人的書香,浸透了我的心靈,使我為你奮斗。
而如今,你豐富的內涵、闊大的胸襟,占據了我的世界,使我愿意為你充實地度過每一天……
評點:
本文成功運用了兩種寫作技巧:一是抒情筆法。作者將自己理想中的大學擬人為“你”,面對面地展開訴說與交流,將自己凝聚于心頭的“大學情結”盡情傾吐,酣暢淋漓,增強了抒情性和親切感,自然也具有了以情感打動人的力量。二是善于排比。排比能夠鋪排文氣。彰顯文采。是寫作中不可不用的一種修辭手段。作者深諳此道,大量運用了這一寫作技巧,不僅在開頭、結尾兩個關鍵部分精心錘煉排比段,而且文中處處有體現,句子的排比、詞語的排比俯拾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