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信息產業部審議通過,2007年12月29日下午,信息產業部網站發布了《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廣電總局、信產部56號令)。該規定自2008年1月31日起施行。
網絡視頻以技術可分為兩類:模仿世界共享視頻巨人YouTube模式的視頻共享類網站,及以P2P技術為核心的視頻觀看平臺。前者國內以土豆、我樂、優酷網為代表,后者以PPlive為代表。2007年共享視頻網站獲得了長足發展,如土豆網年初時只有500個服務器,年末則達到3500個,全年流量增加了7倍。而采用P2P技術的網絡視頻由于用戶越多畫面越流暢,為企業節省了大量購買寬帶的資金,因此發展潛力巨大。
從56號令出臺的背景看,早在2006年網絡惡搞視頻出現諸如引發版權糾紛,侵犯名譽權、隱私權,歪解紅色經典等問題開始,廣電總局便有意出臺相應的視頻管理規定。目前國內共享視頻網站最嚴重的問題是對敏感突發事件未經嚴格審核便允許上傳,如近期的胡紫薇事件。而鑒于讀圖時代集合多感官的網絡流媒體顯示出的強大傳播效應,56號令的出臺可謂恰逢時機。
⒈保護國內網絡視頻業務的正常發展
此前對于網絡視頻業務提供者,2004年7月6日發布的《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管理辦法》(廣電總局39號令)規定了“外商獨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機構,不得從事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業務。”而56號令第七條、第八條進一步規定,要求“具備法人資格,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且在申請之日前三年內無違法違規記錄。”顯然,56號令再次強調了政府對互聯網嚴格管理以及保護國內網絡視頻業務的態度。因為對于中國政府來說,像YouTube這樣總部設在境外的視頻網站不會遵守中國的網絡審查制度,并且國內剛起步正處于春秋諸國林立時代的視頻共享服務市場,根本無法與其競爭。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網絡視頻市場無疑是政府的當務之急。因此,56號令第十五條提出“鼓勵國有戰略投資者投資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企業”,鼓勵“積極開發適應新一代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特點的新業務”,鼓勵“積極發展民族網絡影視產業”,鼓勵“傳播公益性視聽節目”及“堅持保護本土業務、創造”。
⒉市場操作規范化
56號令第十四條“要求市場操作進一步透明化以及操作規范化。”因為很多視頻網站投融資的時候并未公開和透明化,因此在審核和控制上造成了一定的監管難度。網絡視頻是寡頭巨資的游戲,業內一直有“沒有一億元玩不了”的說法,政府對網絡視頻市場操作的嚴格規范必然會使一大批不具備條件的中小視頻內容提供商退出競爭,促使市場資源優化重組。
⒊加劇市場競爭
第十七條規定“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播出時政類視聽新聞節目,應當是地(市)級以上廣播電臺、電視臺制作、播出的節目和中央新聞單位網站登載的時政類視聽新聞節目。”強調了“未持有《許可證》的單位不得為個人提供上載傳播視聽節目服務。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不得允許個人上載時政類視聽新聞節目,在提供播客、視頻分享等上載傳播視聽節目服務時,應當提示上載者不得上載違反本規定的視聽節目。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播、鏈接、聚合、集成非法的廣播電視頻道、視聽節目網站的節目。”這對通過用戶渠道獲取時政類新聞視頻的企業為主要流量的網站影響較大,共享視頻網站也會受不同程度影響,而其必須盡快制定有效管理辦法保證不錯過網絡視頻發展的黃金期,對此近日已有多家網站,如土豆網CEO表示已向相關部門提交了相應管理辦法。
業內人士普遍看好網絡共享視頻市場的前景,也認同其競爭的殘酷。如悠視網CEO李竹則認為,國內整個網絡視頻領域最終能夠活下來的也只有3家左右。其他預測相近,可見網絡視頻行業的淘汰賽不會因為大批中小網站的退出而結束,相反,最殘酷的競爭才剛剛開始。毫無疑問,56號令將促使網絡共享視頻市場由諸侯林立的春秋時代進入烽煙四起、優勝劣汰的戰國爭霸時代。
⒋進一步嚴格管理與監督
第二十六條添加了對主管部門追究責任的條例,強調了“廣播電影電視、電信等主管部門不履行規定的職責,或濫用職權的,要依法給予有關責任人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第二十一條規定“廣播電影電視和電信主管部門應建立公眾監督舉報制度。公眾有權舉報視聽節目服務單位的違法違規行為,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及時處理,不得推諉。”這些是政府進一步嚴格管理與監督的措施,但是由于沒有明確具體的管理責任處罰標準及公眾監督中相應部門責任,恐怕較難避免問題再次發生。
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行必將帶動網絡視頻在中國的飛速發展,56號令適時規范了網絡視頻市場,并從戰略全局調整了市場,從長期看將有利于中國網絡視頻業發展,有利于培育能走出去競爭的國內網絡視頻巨人。
(作者系陜西師范大學新聞出版科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