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陽氣升發,自然界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中醫認為,肝屬木,喜條達,與春令升發之陽氣相應。因此,春季養生也應遵循這一自然規律,以養肝為先。
春天是養肝的好時機,而運動則是養肝的好方法。中醫認為,肝主筋,運動可以舒筋活絡,有益于肝。多鍛煉,也能夠增強免疫力與抗病能力。因此,每個人應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運動,以增強身心健康。運動的時候,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快樂運動 拒絕疲勞
運動的時候要保持良好的情緒,堅持快樂運動。每個人都難免會有發怒之時,而春雨綿綿又很容易使人感到惆悵、抑郁。發怒之前要學會控制,多深呼吸幾次,口念“生氣不好,容易傷肝”;抑郁的時候不要一直悶著,找朋友傾訴,經常對著鏡子微笑,想想生活的美好與人生的快樂,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以使肝氣順達,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保證睡眠古有“眠食”之說,睡眠對肝有很好的保護作用。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有利于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質、氨基酸、糖、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代謝,從而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抵御春季傳染病的侵襲。因此,每一個人都要重視科學睡眠。除每天保證一定睡眠時間外,還應做到晚飯莫過飽、睡前熱水泡腳、睡前不喝茶及咖啡、睡時臥如弓等,以利于進入甜美的夢鄉。
曾見到很多人為了鍛煉身體,早上很早就起床,運動完后卻沒有一點精力充沛的樣子,覺得全身乏力,有時還需要補個回籠覺才能解決問題。這就是只顧鍛煉身體而忽略睡眠,這種做法是很不可取的。
防止疲勞中醫認為,肝為“罷(pí)極之本”,即肝與疲勞關系極為密切。當肝功能下降時,容易出現疲勞;反過來,疲勞又會損害肝臟,兩者相互影響。春天是各種傳染病多發的季節,如果過度疲勞,肝受損害,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感染,從而導致呼吸道疾病、傳染病等疾患。若是運動過度而給身體帶來損害,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提倡適度的運動,以利健康。
補充水分 防止肝火
春季要注意補充水分,因為:(1)運動出汗易使體內水分丟失;(2)春季風大,氣候干燥,也易致水分缺乏;(3)一年中,春季肝氣最旺,亢極化火;(4)春季氣候多變,容易影響情緒,導致肝氣郁結而化火;(5)春天飲食偏溫補,容易消耗體液而導致肝火上炎。因此,應多喝開水補充體液,以滋養肝陰肝血,防止肝火上炎;同時,補充體液可促進腺體分泌,以利食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物中的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成年人每天補充水分不少于2000毫升(包括湯水、飲料),如果出汗多,還應酌情增加。
老人運動5不宜
老人是一個特殊群體,運動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不宜早春天晨間氣溫低,濕度大、霧氣重。因室內外溫差懸殊,人體驟然受冷,容易患傷風感冒或哮喘病,“老慢支”、肺心病等病情加重,故老年朋友宜在太陽升起后再外出鍛煉。
不宜空老年人新陳代謝慢,早晨血流相對緩慢,血壓、體溫偏低,故晨練前應喝些熱飲料,如牛奶、蛋湯、麥片等,以補充水分,增加熱量,加速血液循環,防止腦血管意外。
不宜露早晨戶外活動,要選擇避風向陽、溫暖安靜、空氣新鮮的曠野、公園或草坪,不要頂風跑,更不宜脫衣露體鍛煉。當感到太熱出汗時,運動強度可減小,速度慢些或休息一會兒,千萬不可突然脫衣服,讓寒風直吹,這樣寒氣侵襲容易使人致病。
不宜激老年人體力弱,適應力差,故運動時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舒適為宜。不能過于激烈或持久,宜多做些散步、廣播操等舒緩的活動。
不宜急即不做無準備的鍛煉。因老年人晨起后肌肉松弛,關節韌帶僵硬,四肢功能不協調,故鍛煉前應輕柔地活動軀體,扭動腰肢,放松肌肉,活動關節,以提高運動的興奮性,防止因驟然鍛煉而誘發意外傷害。
總之,春天要順應陽氣升發的自然規律,養肝護肝,達到小投資大效應,為一年的身體健康打下穩固的基礎。
編輯/楊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