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吳今年31歲,患慢性腎功能衰竭已有三年多了,每周都要到醫院做2次血透。近半年來,小吳又并發高血壓、貧血、痛風,特來詢問患了慢性腎功能衰竭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我告訴小吳,慢性腎功能衰竭,在飲食問題上應注意“7慎1宜”。
7慎——
1.慎食辛辣食品
慢性腎衰的患者盡量不吃辛辣食品,如辣椒、胡椒、茴香、大蒜等。因為辛辣食品容易致人“上火”。蚌、蝦、蟹等海鮮食品以及五香料、大料、香菜等發物,也應慎食。
2.慎食植物蛋白
植物蛋白是粗蛋白,人體對植物蛋白的利用率較低,進食植物蛋白后所產生的代謝廢物較多,會加重腎臟負擔,導致肌酐、尿素氮升高,加重病情。因此,豆類、豆制品及其他植物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如蘑菇、木耳、花生、瓜子等也應少食或慎吃。
3.慎食高嘌呤食品
腎衰患者若繼發痛風,應忌食高嘌呤食物。因為體內的嘌呤代謝出了問題,引起關節紅腫熱痛,形成痛風結節,還可能堵塞腎臟毛細血管,加重腎衰。因此,并發痛風的患者一定要忌食嘌呤含量高的食品,如動物內臟、啤酒、菇類、豆尖(包括菜豆)、菠菜、芹菜、海鮮等。
4.慎用含關木通的制劑
關木通中含有一種具有腎毒性的化學成分——馬兜鈴酸,該成分本身即可造成腎間質損害,最終發展為腎功能衰竭。因此,已患慢性腎衰的患者更應避免服用含有關木通的藥物(如龍膽瀉肝丸),以免加重病情。
5.慎食各類保健品
慢性腎衰雖也屬中醫腎虛的范疇,但并不等同于中醫常說的“腎虛”,不能單純套用補腎的方法來治療。因此,對于市場上名目繁多的各類保健品、滋補品、最好敬而遠之。
6.慎食高鹽飲食
慢性腎衰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壓,而低鹽飲食有助于防止血壓升高,尤其是伴有水腫者。低鹽飲食還可防止鈉水潴留,減輕腎臟負擔,促進水腫消退。
7.慎食高鉀食品
慢性腎衰患者很容易出現血鉀升高,使心臟功能受到影響,嚴重者還會導致心臟驟停。因為慢性腎衰時,腎臟的排泄功能減退,體內多余的鉀不能從尿中排出,就會造成血鉀升高。故應該慎食香蕉、醬油、味精、土豆、玉蘭片、榨菜、冬菜、蘿卜干、菇類、木耳、銀耳等高鉀食品。一旦血鉀升高,應及時到醫院就醫,把血鉀降下來。
牢記“1宜”——
那就是合理調節飲食。慢性腎衰患者在飲食調節方面往往進退兩難,補充營養,怕加重腎臟負擔,嚴格忌口又怕營養不良,那么,慢性腎衰患者應該如何調節飲食呢?
慢性腎衰患者飲食調節的關鍵是,一方面盡量減少蛋白質的攝入,以求最大限度地減輕腎臟負擔,另外一方面也要保證機體對蛋白質的需求。對一般體質的慢性腎衰患者來說,每天250克牛奶、1個雞蛋、50克瘦肉,就能滿足患者對蛋白質的基本需求。
對于正在進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腎衰患者來說,除了注意以上幾點外,還要監測血液中鈣和磷的數值,必要時適量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以預防血磷過高。
編輯/李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