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春節前夕的一場大范圍冰雪災害,成為對中國政府乃至全社會應急能力、統籌協調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全面考驗
《財經》記者 段宏慶 羅昌平 陳中小路 趙何娟 李虎軍 王曉林 張娜
《財經》特約記者 楊志剛/文

1月中旬以來,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以及西北地區東部,遭遇歷史上罕見的持續大范圍低溫、雨雪和冰凍天氣。災害造成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19個省級單位不同程度受災。其中,湘、鄂、黔、桂、贛、皖六?。▍^)受災最為嚴重。根據國家減災委員會、民政部發布的災情簡報,截至1月31日下午6時,已有60人因災直接死亡(不包括雪災引發交通事故導致死亡的人數),失蹤2人,全國1.09億畝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537.9億元。
一個更為復雜和特殊的情況是,冰雪災害時值春運高峰,本已不堪承載的交通運輸壓力更為沉重。全國共有24個機場在不同時段被迫關閉,超過6500次航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南方主要高速公路曾一度全部封閉,京珠高速公路曾堵塞車輛近2萬輛,滯留6萬余人;中國鐵路大動脈之一的京廣線南段以及滬昆線西段一度中斷,部分車次停運,京廣沿線車站滯留旅客上百萬人。
連續凍雨產生覆冰,致使南方部分電網毀損,鐵路供電中斷。電力供應缺口進一步加大,全國有17個?。▍^、市)被迫拉閘限電。據中國電監會1月27日消息,全國最大電力缺口接近4000萬千瓦。同時電煤嚴重短缺,全國庫存約2142萬噸,不到正常存煤量的一半。電力短缺,更使冰雪災害的影響呈幾何級數擴大。
市場物價出現波動,煤、油等產品價格飆升,諸多生活必需品價格高漲。國家發改委1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受災省份的蔬菜價格正在迅猛上漲,大白菜、青菜、蘿卜、茄子、黃瓜等主要蔬菜價格漲幅達50%以上,部分地區個別品種的價格甚至成倍翻漲。
不容樂觀的是,此次罕見冰雪天氣仍將持續。根據中國氣象局的預報,新一輪雨雪天氣自1月31日開始,估計將持續十天以上。
顯然,雪災已經成為當前中國“牽一發動全身”的全局性焦點問題。在春運高峰、電力緊張、物價波動等多重因素交織下,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產生連鎖反應,引起整個社會系統運行的混亂。
進入2008年的中國,正面臨一場嚴峻的考驗。整個社會和個人、團體對能源、通信、交通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不同地區、不同系統環環相扣,互相作用。其中一個環節脫節,局部的問題和危機就會被層層放大,引起整個社會系統運行的混亂。在春運高峰、電力緊張等多重因素交織下,如何救災抗災,將成為中國政府乃至全社會突發應急能力、統籌協調能力、以及社會心理承受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驗。
——編者
京珠高速公路上,41歲的張運生駕駛著自己的黑色桑塔納轎車,在漫天白雪中緩緩爬行。此時是1月31日入夜時分,是他驅車從長沙出發趕往廣州的第四天。
車窗之外,濃黑的暮色吞噬了白色雪野,除了前面汽車閃爍的尾燈與左邊護欄外蠕動著的逆向車流,一切無法辨清?!拔也恢雷约含F在走到了哪里?!睆堖\生在電話中告訴《財經》記者,聲音有些顫抖。稍后,他哆嗦著擠出一個字——“冷!”
張運生是廣州人,在長沙經商。為看望病危的母親,他在1月28日凌晨攜妻女驅車趕回廣州。平日出長沙上高速只需五分鐘,但他走了六個小時才擠進京珠高速入口。
“像是進了一個巨大的停車場。”張運生向記者介紹當時京珠高速堵車的情形,“一眼看去,路上密密麻麻全是車輛,望不到盡頭?!?交通部門的信息顯示,1月27日起,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堵塞車輛近2萬輛,滯留6萬余人。
1月28日晚,張運生11歲的女兒不堪寒冷,嚴重感冒,此時車行至湖南湘潭。他與妻子向當地政府求救。來自湘潭市人民醫院的急救車在警車開道下,將其妻女安置到了湘潭一家醫院。張運生此后也驅車出了京珠高速與妻女匯合。
1月29日,久違半個月的陽光短暫撕開了密閉在湖南上空的云層。這是自1月13日進入雨雪天氣后,湖南迎來的第一縷陽光。已同冰雪、凍雨抗爭了16天的人們獲得了一次喘息的機會。
當晚,來自公安部與交通部的消息均稱,京珠高速有望全線打通。此時,京珠高速滯留人員已由6萬人降至2萬人。
一度計劃放棄廣州之行的張運生,滿懷希望地攜妻女重新踏上歸途。但他沒有想到,噩運并未結束。
1月30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期雨雪天氣概況。據介紹,中國從1月10日開始出現三次大范圍的雨、雪、冰凍過程,分別是1月10日至16日、18日至22日、25日至29日,中間是天氣系統減弱間隙。

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矯梅燕指出,從1月31日開始,新一輪降水又將開始,此次雨雪天氣將持續至少十天以上。矯梅燕明確建議:“公眾盡量減少出行?!?/p>
幾乎就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召開的同時,1月30日早晨,隨著入口管制解除,張運生的桑塔納以及其他4000多輛汽車,再次涌入京珠高速。但當晚至次日凌晨,湘中與湘南飛起雪籽,粵北韶關地區又因雨雪冰凍再次封路。張運生一家也再次遇堵。至1月31日凌晨,京珠高速湖南段滯留車輛約1.2萬輛,滯留人員3.7萬左右。
此時,在張運生向往的目的地廣州,類似的反復情況也在上演。
早在1月20日,因廣州往河南方向沿線地區降大雪,導致11趟經京廣線赴廣州的列車晚點抵達,上萬旅客的出行受到影響。廣州火車站開始設立了春運應急指揮部。1月25日起,京廣線湖南境內湘潭至株洲一線的鐵路供電中斷,京廣線交通受阻,廣州火車站滯留人群如滾雪球般聚集,最高峰時達到15萬人。
從1月26日中午開始,廣州火車站廣場已經封閉了公交區,并實行分區分流,按照旅客乘車方向劃分滯留區。同時,以火車站廣場為中心,利用公共汽車向周邊地區疏散滯留的旅客。
自1月27日起至2月6日,廣東省內停止發售各次旅客列車車票。在乘車日期十日內,在省內任何一個集中售票點、取票點,均可全額退票不收手續費。
1月29日上午,廣東省政府緊急派出七個督導組,分別前往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惠州等市,深入車站、碼頭和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企業,負責勸說企業并組織各級力量使外來工能夠在當地過年。廣東省政府同時要求各部門協調免費送民工返回務工地點。1月29日午后,退票者可領取轉運憑證,憑此證前往市內各集中點,可免費乘專車返回珠三角各主要城市。
一番努力下,到1月30日下午,廣州火車站廣場停留人數已經降至3萬人左右。然而,隨著天氣暫時出現好轉,以及京廣線即將恢復的消息傳出,大批旅客再度涌向廣州火車站。
時值1月31日下午,廣州火車站廣場候車人群竟然達到18萬人。擁擠的人潮從離火車站數十米的高架橋下一直延伸到火車站廣場內,圍繞火車站四周近3萬平方米以內,幾乎找不到一塊空地。由于人流過于擁擠,不時有乘客暈倒,其他乘客不得不以接力的方式,將暈倒者送出急救。
廣州市春運辦和廣鐵集團發出了緊急公告:火車站及市內其他候車點只能接待持有當日及以前日期火車票的旅客候車,凡持當日以后火車票的旅客,無法安排候車?;疖囌镜母咭衾葎t不斷發出提醒:目前是按同方向乘車,將出現一個座位多張有效票的情況。對每一位歸家心切的旅客而言,這些告誡顯得無足輕重。
困在車流中的張運生不可能知道這一切。對他來說,此生最為漫長艱難的旅程似乎永無終點。

癱瘓春運
“我只能告訴你沒有點?!?月30日黃昏,南昌火車站一位工作人員對前來咨詢的旅客重復著同樣的話語。作為扼守京九線要地的南昌火車站,候車廳內連續數天人滿為患,不少乘客只能迎著瑟瑟的寒風,在站前廣場上焦急地等待。
南昌昌北機場因風雪數度關閉。來自大連的安先生在機場耗了兩天,仍無法登上回家的航班。于是,他在1月28日晚間改乘飛往上海的航班,打算從上海轉飛大連?!爱敃r想的就是趕緊離開南昌?!钡捎谏虾R彩艿接暄┨鞖饫_,他在上海機場又整整困了一天。
進入2008年春運以來,上述場景已經無數次在全國許多地方發生。根據官方1月初公布的春運方案,2008年全國春運從1月23日開始,至3月2日結束,為期40天。據交通部分析,由于2008年新的休假制度實施,“五一”長假由七天變成三天,部分原打算在“五一”黃金周探親的旅客,會改在春運期間返鄉,還有部分旅客會選擇在春節期間外出旅游。交通部預測,2008年春運期間,道路運輸的客運量將達到21.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5%左右;鐵道部則預計全國鐵路將發送旅客1.786億人,同比增長8.3%。
1月10日,春運尚未開始,第一次大范圍的雨雪冰凍天氣即已出現,涉及西北東部、華北南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大部及西南東部一帶。其中,湖南中南部、貴州西部和南部在1月13日至14日出現凍雨。
惡劣天氣影響了民航、公路的運輸能力,鐵路運輸壓力驟然緊張。1月18日,鐵道部決定,2008年中國鐵路春運比原計劃提前六天啟動——而1月18日,正是第二次大范圍雨雪冰凍天氣的開始時間,涉及全國大部地區。其中,安徽南部、湖南大部、貴州全省和廣西東北部出現凍雨。
事實上,此次災害天氣,在各受災省份是數十年乃至百年一遇。其中造成災害最嚴重的便是凍雨。
所謂凍雨,指雨滴與地面或地物、飛機等物相碰而即刻結冰的雨。凍雨比單純的雪災要更具危害性。凍雨落在表面溫度低于冰點的電線上后,會馬上在電線外圍結成晶瑩透明的冰層;此后雨滴繼續落在結了冰的電線表面上,就會逐漸凝結成一條條冰柱;電線結冰后,遇冷收縮,加上冰柱重量的影響,就會繃斷,有時甚至將成排的電線桿拉倒,使電信和輸電中斷。公路交通則因地面結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由此增多。而飛機在含有凍雨滴的云中飛行會使機翼、螺旋槳積冰而造成失事(參見本期“冰雨雪之源”)。
1月25日,全國春運開始后兩天,第三次大范圍雨雪冰凍天氣開始,江南大部遭受大到暴雪,凍雨在貴州和湖南繼續維持,江西也大范圍出現凍雨天氣。
自1月25日18時起,京廣鐵路湖南段出現斷電故障,主要原因就是湘南輸電線路因凍雨覆冰造成毀壞。據鐵道部統計,1月25日至28日之間,湖南境內電力系統高壓電線曾26次斷落,掉到鐵路接觸網上,電力貫通線77次出現問題,電力供電系統波動較大導致機車無法運行。
鐵道部宣傳部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以往遇到下雪天氣,只需每組道岔派兩三個人掃雪,就可防止道岔上凍影響列車運行,“但今年不一樣,只能全力搶修電網?!?/p>
電網搶修的重中之重,就是給輸電線路手工除冰。但在凍雨持續的天氣下,往往剛清理完,隨即就能再結一層厚冰,根本來不及處理。尤其在山區,機械設備根本用不上,只能依靠人力。在湖南電網發生冰災之初,由于冰層厚度有限,郴州、衡陽等地電力部門采用制造人為短路,使電線升溫的辦法去掉覆冰還能奏效。但隨著冰凍越來越嚴重,看似“原始”的人工除冰,卻成為對付這種罕見冰凍最有效的辦法。
另外,一些覆冰嚴重地區還動用武警戰士用沖鋒槍“點射”除冰,這是特殊情況下針對某種特定冰情不得已采用的辦法。大規模使用,很不現實也不實用。除了上述三個辦法,目前還沒有找到更“靈驗”的辦法。
目前,電網除冰主要還是靠電工冒著生命危險爬桿、爬塔,一錘錘、一棒棒進行。截至1月30日,湖南省為搶修電力設備已有六人因公殉職,其中一人是因勞累過度引發心肌梗塞死亡。
1月25日,以資興市(縣級市)遭遇斷電開始,湖南郴州地區全面斷電,主要原因就在于凍雨形成覆冰導致電力設備倒塌。據統計,僅資興市電力線路倒桿1381基,斷線881.03公里,倒塌高壓線鐵塔兩基。郴州嘉禾縣境內也有近一半的供電線路出現倒桿斷線現象,造成大面積電力癱瘓。
郴州是京廣線從廣東北上進入湖南的第一站。湘南電塔的毀壞,導致機車無法供電運行,京廣線運輸全面告急。為解困局,鐵道部自1月26日下午起,在全國范圍抽調內燃機車支援京廣線。截至1月31日,共有78臺內燃機車全部趕赴廣州站,加上廣鐵集團自備的內燃機車,共130多臺內燃機車在1月26日至30日間,累計擺渡旅客列車近千列次(“擺渡”是指內燃機車牽引電力機車通過無電區段,到達有電區段后,電力機車繼續前行,內燃機車折回,繼續在無電區段來回過渡——編者注)。

與此同時,鐵道部也制定了列車迂回和接續調整的行車方案,將京廣線南段滯留和待開的部分客車,改由京九和三茂、焦柳、渝懷等線迂回運行,即讓這些客車繞開京廣線的受阻區段,到相鄰的其他線路上運行。截至1月29日18時,迂回客車367列,疏運旅客50多萬人。
雨雪、冰凍同時也嚴重影響著航空以及公路運輸的正常運行。1月17日至27日間,太原、呼和浩特、南京、武漢、長沙、貴陽、鄭州、蘭州等24個機場受到影響,部分機場因積雪、結冰等原因在不同時段關閉,造成大量航班返航、備降或取消。僅27日一天,長沙黃花機場就有338個航班延誤,最多時積壓旅客多達9000余人。29日和30日兩天,全國有39個航班返航或備降其他機場,1900多個航班延誤,285個航班被取消,5.2萬余名旅客行程受到影響,旅客滯留比較嚴重的有廣州機場、深圳機場、合肥機場、貴陽機場、長沙機場及華東地區部分機場。
公路方面,由于道路擁堵及封閉,造成大量車輛、人員滯留。京珠高速至本刊截稿尚未完全暢通。截至1月31日,浙江省境內的杭長、申嘉湖、杭浦、臺金四條高速,以及安徽的淮阜高速、江蘇蘇州繞城高速仍然封閉。此外,湖南、湖北、安徽、貴州、江西、云南六省的11條國道局部路段因道路結冰,無法通行。
1月28日,長沙市長張劍飛告訴《財經》記者,“長沙市公路上的春運班次從春運開始以來,只發了往年的30%?!?/p>
“死城”
冰雪不僅阻礙了春運回鄉者的步伐,更嚴重的問題是造成斷電,直接影響了災區的生活。
1月31日,是湖南郴州全面斷電的第七天。被寒風與冰雪包圍的郴州城,不再有往日的熱鬧,更失去了“粵港后花園”的美麗。街頭結下了厚厚的積雪和“冰垢”,四處橫撲著被凍雪砸倒的大樹。樹枝散落滿地,無人清理。
很多人都已經五六天沒洗澡了。由于沒有電,也就無法供應熱水洗澡。郴州部分城區由于水管冰凍破裂導致停水,人們不得不到附近能夠找到的尚未凍結的池子和井里去打水。
為了打水,住在郴州蘇仙區的何灰蘭每天從一樓到六樓爬上爬下,已經堅持了好幾天。沒有電取暖,何灰蘭從1月29日開始發高燒,喉嚨因為咳嗽已經嘶啞,又無法獨立前往醫院看病。她在長沙求學的女兒由于交通癱瘓也無法回家。何灰蘭只能獨自在家支撐著,能做的就是給自己披上一床又一床棉被。
在大面積斷電之前,由于賓館有自身的供電、供熱系統,不少郴州居民前往賓館開房居住。此后連賓館也開始停電。蠟燭身價倍增,已經賣到了5元一根,而平時只要兩毛錢。入夜以后,整個郴州便沉寂在漆黑中。
惟一熱鬧的地方是醫院。由于此前少有防凍防滑的經驗,天氣寒冷,不少人凍傷、摔傷,老人尤甚。此外,由于不斷有電線桿倒塌,一些參與搶修的工人多有摔傷、剮傷,也前往醫院包扎,嚴重的則需住院。很多單位都已經不要求上班,只有醫院須24小時有人在崗,也不許請假。一些醫院自身配備了柴油發電機,靠柴油發電勉力維持,救治傷者、病人。原價每臺3萬元的柴油發電機,已經賣到了12萬元一臺,但燃料供應已經不足。
類似的“死城”還出現在貴州。貴州是全國最早遭遇斷電的地區。在層層堆積的覆冰的破壞下,電塔倒塌、電桿折斷、電線中斷,貴陽東部電網大范圍受損。1月20日左右之后,數十個貴州縣鄉鎮開始停電,部分城市亦受影響。都勻持續斷電五日以上,凱里斷斷續續地停電,連省城貴陽也在29日至30日間出現了大面積斷電。
1月24日,貴州省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指揮部副指揮長王大宣布,貴州全省進入大面積二級停電事件應急狀態。五天之后,王大再次宣布,升級為全省大面積一級停電事件應急狀態。
截至1月29日,貴州電網受到冰害破壞的電力線路共計3895條,累計停運變電站472座,有12座電氣化鐵路牽引變電站受到影響,整個貴州電網500千伏網架基本癱瘓,全省電網已分解成五個孤立電網運行,累計40多個縣市遭遇停電,12個縣中斷供電,而有供電的縣也不斷出現反復。一位重災縣電力部門負責人估計,該縣包括下轄鄉鎮村完全恢復正常供電,至少需要半年時間。
持續斷電,照明物資成為短缺品。蠟燭已經成為貴州價格飆升最快的產品,即便是在物資供應最豐富的省會貴陽,售價也達到了每支5元。其他一些地區,有商販開出每支幾十元的高價。凱里市政府1月27日發布緊急限價令,對蠟燭限價每支0.30元。不過,這種限價已經沒有意義,因為有錢也買不到。電筒、電池等產品也已脫銷。居住在凱里市郊的一位50多歲女士對《財經》記者表示,晚上只好點菜油照明,仿佛“回到了小時候”。
除了照明,另一個受影響較大的是手機通訊。有的地區停電,手機沒法充電,已成擺設;有的地區則由當地擁有自備發電機的移動公司或超級市場等,提供手機充電服務,每小時2至3元,等待充電者排成了長龍。黔東南州黎平縣的一位中學校長在和《財經》記者通話時,反復提醒:“你快點說,手機馬上沒電了,要再充電很麻煩。”

由于貴州山區地形復雜,加上凝凍天氣始終無法改善,搶修難度很大;而且很多線路搶修完成后同樣故障反復發生,部分停電地區短期內沒有恢復可能,柴油發電機便成為另一層面緊缺品。各地均緊急要求各關鍵部門,火速配備好發電設備。
截至1月30日,南方電網已組織四批共24臺柴油發電機車運往貴州,其中七臺送抵貴陽,九臺抵達都勻、銅仁、凱里地區。這批柴油機車將首先保證當地指揮機關、醫院、鐵路交通等重要場所和群眾生活用電。此外,貴州電網公司也組織了224臺柴油發電機,分配至各災區。
不過,由于交通狀況一直無法緩解,一些依靠柴油發電機勉力維持關鍵部門的縣,還面臨著油荒考驗。以黔東南劍河縣為例,該縣截至1月27日的柴油存量只有830升,汽油2790升,而此時緊急調配的成品油尚在路上,一時難以運達。
在這些成品油緊缺的受災地區,銷售已由政府管制,原則上只考慮關鍵部門,甚至需要常務副縣長簽字方能購買。
由于交通封閉和通訊線路嚴重受損,部分偏遠鄉鎮已經和外界徹底斷絕聯絡,成為“孤島”。近日,在新浪、網易或者天涯等網站,大量在外打工的貴州人尤其是農村居民發帖表示,已經好長時間和家人失去聯系。
其中一個帖子吸引了大量回復,發帖者說:“一周來我都在打電話,給家里打不通我就給村里打,打不通我再給鄉里打,鄉里也不通我給縣里打,終于通了但是政府的電話從來沒人接過,希望他們都是出去救災了?!?/p>
考驗應急機制
面對突發的冰雪災害,各地政府都全面啟動了緊急應急響應,上上下下全力以赴。進入1月中旬之后,抗災救災已成為受災地區的頭等大事。
不過,據公開信息顯示,各地政府的全面反應基本上從1月20日開始,也就是冰雪災害1月10日首次來襲的十天之后。而國家氣象局發布的信息顯示,早在1月11日早上6時,中央氣象臺已經發布過暴雪橙色警報,但是這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各地各級政府并未因之啟動應急預案。
“實事求是地說,這次反應確實是滯后的?!辟F州政府一位人士對記者坦承,貴州省政府于1月20日啟動了自然災害應急預案,但此時已經進入第二輪大范圍冰雪災害過程,已經不是“預”,只能是“應急”。
該人士認為,造成這個問題主要是客觀原因,畢竟這次冰雪災害為50年一遇,完全出乎人們的估計。當然也有主觀上的重視不足。因為之前通過媒體傳播出來的說法都是“暖冬”,所以當冰雪初襲時,氣象預報已經明確有所體現,但仍然未被重視。該人士指出,另一個原因是,冰雪災害發生期間適逢貴州省“兩會”,省里很大程度的精力都集中在換屆上。
不僅貴州,此次全國大范圍的雨雪冰凍天氣過程,與全國各地的“兩會”都不同程度發生“撞車”。湖南省的“兩會”甚至因為雪災提前一天閉幕。湖南官方此后要求,停止召開與抗災無關的一切會議。
在江西,當大范圍的凍雨出現時,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也尚未啟動。江西省氣象臺預報科科長郭達烽告訴《財經》記者,江西氣象臺曾在1月19日對春運期間氣候概況及未來十天天氣做出預報:未來一段時間降水天氣較多,其中23日—24日贛北北部可出現降雪天氣,并可能出現道路結冰。報告被送到江西省省長吳新雄的案頭。吳新雄當天批示,要求交通部門和公安廳及早落實安全、暢通的措施。
據郭達烽介紹,一般說來,只有災害性或關鍵性天氣來臨之前,預報資料才需要報送省政府。
但是,“落實安全、暢通的措施”談何容易,氣候的變化遠遠快于應急措施的安排,災害變本加厲。
1月22日早晨,九江和南昌部分地區出現凍雨。25日上午8點至26日14點,江西中北部更多達42個縣市出現凍雨,其中17個縣市電線結冰直徑超過10毫米。25日晚上,江西省內高速公路全線封閉,多趟列車晚點或取消,南昌昌北機場被迫關閉。
1月26日上午,江西首次啟動應對災害性天氣應急預案。但在大范圍凍雨來臨前采取預防措施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于新文告訴《財經》記者,雪災還暴露出硬件建設不足的問題。如移動氣象車非常有用處,但在受災地區,只有江蘇省和安徽省各有一輛(江蘇稱為移動氣象臺,安徽稱為安徽省氣象應急指揮車——編者注)。這種設備作用很大,所以國家氣象臺準備提出申請,到今年年底,爭取實現每個省都有一臺移動氣象車。
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矯梅燕則表示,這次應急反應,的確有很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不僅是氣象部門,也包含很多相關領域。比如南方電網,在設計時線路最大負荷為結冰15毫米,但這次實際上很多地方都達到了60毫米。因此,將來在設計、制定計劃時,有必要考慮到這樣極端氣候災害的防御。
公路網也是如此。中國的高速公路已相對通達,但整個監測網絡并沒有同步建立起來,往往無法做到及時應對。
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突發事件應對法》草案專家組成員莫紀宏告訴《財經》記者,這次雪災是一個天災,因為南方普降暴雪遭遇冰凍是從前難以預料的,地方政府也缺乏應對的經驗。今后應該考慮建立起相關的專項預案。
事實上,此次冰雪災害恰是對中國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的一次考驗。《突發事件應對法》于2007年8月出臺,11月1日正式實施。當初,《突發事件應對法》制定的背景,便是2003年SARS暴發造成巨大的沖擊,促使國家考慮建立應急機制。
根據法律要求,中國政府從國務院到各?。ㄗ灾螀^、直轄市)到各部委以及各中央國企等,都要制定自己的應急預案。根據官方資料統計,中國目前共有一個國家總體應急預案,18個國家專項應急預案,包括五件自然災害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九件事故災難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四件公共衛生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57個國務院各部門應急預案;31個地方政府應急預案,共計107個應急預案。但在國家級層面,卻沒有對于雪災的專項預案。
莫紀宏指出,在當前國家部門分割的體系下,沒有專項預案,就意味著沒有部門牽頭;沒有部門牽頭,就沒有真正部門來主管此事。因此,南方這次突發天災,“反映我們的決策不夠科學,認識不夠深刻,預測不夠準確。”

在應對這次罕見冰雪災害中,從中央到地方可謂不遺余力,但各地區、各部門的協調應對能力還有待加強。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的黨委委員賀定光告訴《財經》記者,由于省區之間溝通不夠,要分流滯留在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和人員很難。
他呼吁湖南、湖北、廣東、廣西、貴州、江西六省區高速公路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迅速建立信息聯動機制,開、關高速公路要協調一致,不能“你開我關,你關我開”,否則整條高速公路難保暢通,個別路段即使能夠通行也是暫時的。
“大家是一個整體,全局不保,自身也難保。”他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團也指出,災害仍在持續,當前關鍵是汲取教訓。一方面加強各級各地政府部門協作,另一方面應該加強對雪災的后續影響和其他伴發性問題預警。比如,農作物凍害所造成的農業歉收問題應該關注,此外要防止疫病出現,因為持續冰雪低溫天氣,容易導致大面積流感。
截至本刊發稿前,京珠高速路湖南與廣東交界之處阻礙仍在,但經湖南省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緊急協調,已成功打通經衡棗(衡陽—棗木鋪)高速過廣西,迂回南下廣東的“第二通道”,回避了京珠高速在韶關的死結。
兩省協調后達成協議:繞行“第二通道”的車輛可在湖南、廣西境內全免車輛通行費,并享受湖南省政府發放的200元燃油補貼。目前已由此分流3000多輛受阻汽車。
2月1日上午,本文開篇提到的廣州人張運生,在和《財經》記者通話時告知,他已駕駛著桑塔納車,隨同這3000多輛被分流的汽車,駛上了“第二通道”。盡管目前尚不清楚何時方能安抵廣州,但他滿懷希望地說:“應該不遠了?!?/p>
本刊記者常紅曉、王和巖、羅文勝,本刊實習記者徐凱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