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一年前的《財經》新春特別專題,以“等待之年”為總題。事后有讀者致電問:“等待什么?”其實,當時專題“編者的話”已交待清楚:我們相信,以大刀闊斧的改革尋求制度突破之路已到時機,也只有這樣才能收治本之效。一年之后,丁亥將去,戊子將至,新桃換舊符。不能說這些期待已經變成現實,但我們已經聽到了響亮的回答。
在去年秋天,中共十七大報告說:“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還說,“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可以預見,今春將在北京召開的“兩會”上,我們還會聽到更多更具體的回答。從去年秋天到今年春天的一系列重大安排,對于中國未來的格局無疑將產生深遠影響,而首先將及于2008年。我們相信,“平衡”是這一年最恰當的主題詞。平衡不是保持現狀,因為現狀太不平衡。環境與經濟、城市與農村、發展與監管、引進來與走出去、通脹與匯率,林林總總的矛盾取舍不止于此,遠未達到平衡解。在絕大多數時候,平衡只有銳意改革、打破現狀才能獲得。
今春的第一場大規模挑戰——仍在困擾中國南方的冰雨雪災害,與五年前SARS來襲有相似之處,均屬來自自然界的嚴峻挑戰,均在全面測試中國政府與社會公眾的承受能力、應變能力、相互的理解與溝通。增長方式轉型與追求平衡發展同步調整,如同在海上航行中修理航船,正需同舟共濟。新春之際,我們祝賀那些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的人們,也祝愿那些留在遠方的人們,新年安好。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