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險人物馬蘇德
籠絡人心重整恐怖組織
在巴基斯坦西北部邊境地區,恐怖活動正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其中的領軍人物,被認為是阿富汗前塔利班政權在巴邊境地區的指揮官馬蘇德。
馬蘇德成長于阿富汗抵抗前蘇聯入侵時期,并在塔利班政權時期獲得大力栽培。
所有接觸過馬蘇德的人都認為,他相當精明且具有領袖魅力,就連巴基斯坦政府也承認這一點。
巴政府指責馬蘇德策劃了去年12月對巴反對黨領袖貝布托的暗殺,此結論也得到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海登的支持。
馬蘇德的成功之處,在于他的組織和協調能力。巴反恐專家認為,馬蘇德不僅在西北邊境地區活動,還試圖整合從卡拉奇到俾路支省的恐怖武裝。
這些不同的恐怖組織之所以能夠被整合到一起,在于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將西方勢力從阿富汗驅逐出去。為此,他們已明確表示,將攻擊美國和北約在當地的盟友,巴基斯坦政府也因此成為他們首要的打擊目標。
目前,馬蘇德領導的武裝,正在將傳統的軍事襲擊與在平民中加強政治工作結合起來。
他們通過向當地社區民眾宣揚伊斯蘭教義,鼓勵人們前往清真寺,來達到團結教眾、排斥異端的目的,而這些教眾有很大可能會成為極端分子。
美國《時代》周刊2008年1月24日
泰國再掀“掃毒風暴”
將重拾他信政權嚴厲的禁毒政策
2003年,時任泰國總理的他信實施了一項嚴厲打擊非法毒品交易的政策,得到了選民的擁護。在他信的鐵腕打壓下,販毒網絡被極大破壞,許多癮君子也被迫接受強制性戒毒治療。在那些曾備受毒品困擾的社區百姓心目中,他信就是一位英雄。
但在他信政權被推翻后,毒品交易重新抬頭,街頭毒販數量增多,毒品供應充足。
在支持他信的人民力量黨通過選舉重新掌權后,一度沉寂的掃毒行動也再次被提上日程。有望成為聯合政府內政部長的Charlerm表示,他將發起新一輪“掃毒戰役”,內容包括對癮君子進行強制性戒毒治療,并阻止來自鄰國緬甸的毒品流入。
英國《經濟學人》2008年1月24日
來自莫斯科的壓力
俄羅斯強勢外交挑戰西方
俄羅斯的鄰居們正日益感受到來自莫斯科的壓力。2007年,由于一起間諜事件,俄羅斯切斷了通往格魯吉亞的所有鐵路和航線,并禁止產品入關;而在愛沙尼亞拆除了位于首都塔林的蘇軍將士紀念碑后,愛駐俄使館遭到襲擊;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因拒絕俄提高天然氣價格,被后者暫停供氣。
最近,俄總統普京對保加利亞進行了訪問,簽訂了修建經由保加利亞并最終通往巴爾干半島和意大利的天然氣管道的合同,保加利亞從此將依賴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巴爾干半島上的塞爾維亞之所以也同意修建管道,是因為希望在科索沃問題上能夠得到俄羅斯的支持。
為了挑戰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俄羅斯未來可能有兩個選擇:首先是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內煽動民族主義,讓烏克蘭、白俄羅斯這些國家能夠重新回到莫斯科的懷抱。此外,就是將上海合作組織建成一個強有力的“國家間聯盟”。
美國《新聞周刊》2008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