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8%、4.8%?
《財經網》 2008年3月7日
【背景】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的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幅控制在4.8%左右。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室主任張曉晶認為,GDP增長8%是一個指導性的指標,表明中國政府不希望政策發生大的變動。而全年CPI增長率控制在近5%是完全可能的。當然,不排除出現新的不確定因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08年通脹率不會高于2007年,甚至要低于2007年。這就定了基調。現在應該說有一點放松,加了“左右”二字,即4.8%左右。應該說,現在通脹壓力比從前大一點,因為面臨很多不確定性,4.8%左右這個指標,是基于國內外形勢的綜合判斷,也是留有余地的。
對于通脹率,要給予高度警惕,但也不必恐慌。我們不能輕視次貸危機,但雪災這個因素可以忽略掉,它對宏觀經濟沒有多大影響。(《財經》記者王長勇采寫)
環保強制執行,還能指望法院?
《財經網》 2008年3月4日
【背景】2月2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三審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
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研究會副會長王燦發參與了該法的修訂,認為此次新出臺的《水污染防治法》,在諸多方面有所突破,值得稱道。最重要的一點突破,就是明確規定了地方人民政府對環境質量負責,并將這種負責真正納入到對地方人民政府的考核評價中。
第二點重要進步,是明確規定了生態補償機制。此前,環保部門做了很多相關研究和課題,但一直沒有制定正式的法律條文。《水污染防治法》對此首先作了規定,并規定通過財政轉移支付來實現,這對將來整個環境立法都會產生很大影響。
將限期治理權授予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也是該法的一個了不起的突破。新法還取消了按比例和倍數罰款總額的上限。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突破,就是突出和強化了環境侵權的民事責任和對污染受害者權利的保護。
但此前受到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公益訴訟,以及對污染企業按日計罰條款,仍然沒有給予規定,這不能不說是新法較大的缺憾。而在對非法排污的責任制度中,沒有規定拘留,也是遺憾之處。不過,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答應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作一個新解釋,把環境違法責任規定進去,也算是一個彌補。
而此法最大的不足是環境主管部門沒有強制執行權力,仍必須借助法院強制執行。鑒于這種強制執行沒有經濟利益驅動,不少法院配合往往不力。因此,應賦予環境主管部門強制性的行政權力。(《財經》實習記者胡玥采寫)
(以上內容詳見《財經網》www.caijing.com.cn“意見領袖”欄目)
本欄目近期重點提示
沈建光(中金公司宏觀經濟分析師)
美國經濟增長停滯?
安德森(UBS全球新興市場經濟學家)
財政“好日子”會持續嗎?
易綱(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外升內貶,人民幣“毛”了?
哈繼銘(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美聯儲減息如箭在弦?
謝國忠(本刊特約經濟學家)
中國擁有哪些反通脹工具?
林喆(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官員“非正常死亡”為何屢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