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力拓,國資委給出的意見很簡單——“能承擔風險你就去做,承擔不了就不要做。”中鋁總經理肖亞慶說

2月22日上午9時,北京西直門北街,在中國鋁業公司(下稱中鋁)總部大樓29層1號會議室,48歲的總經理肖亞慶以一身黑色西裝準時現身。
這是自中鋁完成入股力拓后,肖亞慶首次在國內接受媒體采訪。
此前三周,1月31日,中鋁聯合美國鋁業公司(下稱美鋁),在倫敦市場突然收購力拓英國有限公司(Rio Tinto plc,下稱力拓英國)12%的股份,共斥資140.5億美元。這是迄今中國企業在海外最大一筆投資,中國因此而參與到正在進行的全球礦業第一大并購交易——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收購力拓案之中。
這場突襲震動全球礦業市場,也令中鋁及其年輕的掌舵人肖亞慶備受矚目。
對中鋁此次入股力拓,外界除了驚嘆中鋁的果斷與效率,關注的焦點仍集中在這家中國國有企業入股力拓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以及必和必拓與力拓的合并能否繼續,肖亞慶的下一步又將走向何方。
收購者肖亞慶
從29樓高空中向窗外望去,一片樓宇海洋之中,遠處的“鳥蛋”——國家大劇院——在陽光照耀下閃著灰色的光芒。
“年輕干練”是這家中國特大型國有企業掌舵人給人的第一印象,他的談話從討論天氣開始。“今天北京的空氣特別好,不刮風,能看到大劇院。”肖亞慶說,“但是,北京的建筑,太沒特色了。”嗓音低沉的肖亞慶表情淡定,思路清晰,在將近一個半小時的采訪中,對所有問題均認真作答。
1959年9月出生于北京的肖亞慶年紀雖輕,資歷匪淺。1978年10月,肖亞慶進入湖南長沙的中南礦冶學院(2000年并入中南大學)材料系學習;1982年8月畢業后,分配至哈爾濱,在東北輕合金加工廠工學院擔任教師,后擔任教研室主任。
東北輕合金加工廠又被稱為“101廠”,成立于1952年,系“一五”期間國家156項重點工程之一,也是中國為發展自身航空工業而建立的首個鋁鎂合金加工企業,曾為中國第一架國產飛機、第一枚導彈、第一顆原子彈、第一枚運載火箭、第一艘核潛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等生產鋁材。1982年,肖亞慶加入時,恰逢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的尉健行在此擔任廠長兼黨委書記(1978年8月至1983年12月)。
1985年7月,肖亞慶放下教鞭,到東北輕合金加工廠制管分廠擔任技術股長。此后十幾年,肖亞慶一直在技術崗位任職,先后擔任技術處工程師、副處長、處長、副總工程師,直至總工程師。
至1998年6月,東北輕合金加工廠正式改制為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東輕公司),為國家“特大型一級企業”,肖亞慶出任總經理。不過,完成東輕公司改制的肖亞慶,上任不足一年,就在1999年6月調任西南鋁加工廠廠長。
西南鋁加工廠(下稱西南鋁廠)地處重慶,于1965年動工興建,至1970年投產,是“二五”計劃中蘇聯援建項目。1999年肖亞慶來到西南鋁廠時,據《人民日報》報道,西南鋁廠當時“已連續虧損九年,虧損16.29億元,年產量只有7萬噸”。借助國有企業實施債轉股的契機,肖亞慶完成了西南鋁加工廠的改制,并使企業扭虧為盈。翌年12月,中國對有色金屬行業進行重整,肖亞慶獲任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2年3月2日,西南鋁廠正式加入中國鋁業公司。兩年后,肖亞慶于2004年4月22日被任命為中國鋁業公司黨組書記,六天后成為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2007年10月,肖亞慶當選中共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此時他剛滿48歲。
2001年年初正式成立的中鋁,現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氧化鋁和第三大電解鋁生產商。短短六年間,中鋁資產總額從最初的358億元膨脹至2006年底的1526億元,增長了4.3倍,利潤亦從24億元增長到225億元,增長了9.4倍。在此期間,中鋁四面出擊,先后在內蒙古、陜西、湖北、福建、甘肅、河南、遼寧、河南、山東成功收購當地鋁業公司。
與此同時,中鋁積極向其他有色金屬產業拓展:2007年8月1日出資8.6億美元,完成了對世界第九大已探明銅礦——加拿大秘魯銅業公司100%股份的收購;10月30日,中鋁又出資95億元,獲得云南銅業集團49%股份,邁開大規模整合國內銅業的步伐。
中鋁何為
在收購力拓之前,中鋁在國內的收購幾乎全部是地方國企。與一般想象不同,中國國有企業間的并購,由于涉及到稅收轉移和企業領導人位置安排等問題,往往較純粹的市場并購更為困難。并購的成功,不僅需要證明兩家公司的合并具有市場價值,也要贏得被收購一方從管理層到當地政府的支持,殊為不易。也正因此,中鋁在近年完成的一系列并購動作廣為業界矚目。
中鋁所有并購的目標指向已越來越清晰,即從一家單一金屬公司,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多金屬礦業公司。肖亞慶表示,近幾年,國際大型并購案屢有發生,顯示單一金屬公司難以做大,并有逐漸被多金屬公司并購的趨勢——加拿大鋁業公司收購法國鋁業公司,之后加鋁又被力拓收購,即為明證。
“單一金屬公司發展速度越來越慢。如果我們不走這條路(多元化和國際化),世界上那些大的礦業公司之間的并購完成后,我們今后走向國際的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小。”肖亞慶說,“出于自身發展的需求,中鋁必須要走出國門,去國外開發資源。”
肖亞慶稱,2007年11月,必和必拓宣布收購力拓之前,中鋁已開始謀劃參與國際上一些大的礦業公司收購。必和必拓擬收購力拓,則進一步令他確定了中鋁選擇方向的正確性。
肖亞慶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產品、服務和資源都需要全球化,中國企業也需要參與到這一過程中,到資源和能源富集的地區去發展。
“我們不是去占有資源,把資源拿回中國。”肖亞慶說,“中國有大量產品出口,消耗著大量能源和資源,這些資源實際上是在為全世界服務。”
“一個是從中鋁自身的發展需求出發,另一個是從全球化的發展出發。”肖亞慶如此總結中鋁入股力拓的原因。
不過,與中鋁此前的海外投資相比,耗資上百億美元入股力拓,在規模上不可同日而語。此次入股力拓,除美鋁通過可轉債出資12億美元參與收購,國家開發銀行為中鋁也安排了融資,但肖亞慶未透露融資的具體規模。
身為中國國有企業,加上融資來自國家開發銀行,中鋁此次收購必須化解外界的疑慮。肖亞慶強調,入股力拓,確實是和美鋁看好基礎金屬的長遠發展前景,此外,就是力拓仍有潛力可挖。
肖亞慶稱,正如必和必拓通過每年上調鐵礦石價格追求利潤最大化一樣,中鋁同樣也有追求利潤的目標。
“過去兩年,力拓的利潤率高達約30%,我們認為,力拓的價值還沒有完全發掘出來。看一看中國國內的企業,很少有像它這樣持續盈利能力這么高的。”肖亞慶預計,力拓對其資產進行優化、收縮主業后,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提高。
肖亞慶坦言,國有企業做類似投資,肯定要經過國家部門批準,因為中國對外匯進出是要管制的。但國資委的指示就是兩個原則:第一,按經濟規律辦;第二,控制風險。“能承擔風險你就去做,承擔不了就不要做。我聽到的就是這兩句話。”肖亞慶說。
未來擇機而行
知情人士告訴《財經》記者,至2007年12月初,中鋁聘用美國投行雷曼兄弟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擔任財務顧問。經過近三個月準備,肖亞慶于1月31日登上飛往倫敦的班機,開始實施對力拓股份的收購(相關報道見《財經》2008年第4期“中鋁的突襲”)。

對于收購過程,肖亞慶稱其復雜程度“超過想象”,驚險程度未來更可以寫成小說。“我們內部有日志,等到能說的時候,我們可以寫成一本小說。”肖亞慶笑稱。
無論過程如何艱辛,2月1日,在倫敦四季飯店,肖亞慶終于可以對外宣布,中鋁通過其新加坡的全資子公司Shining Prospect Pte. Ltd(下稱SPPL),以140.5億美元,在倫敦市場收購力拓英國12%的股份,占力拓全部股份的9%。美國鋁業公司則通過認購可轉債方式,向SPPL提供12億美元資金。
當天下午,肖亞慶飛赴澳大利亞,與澳大利亞相關各方溝通,至2月6日(中國農歷除夕)方返回北京。肖亞慶試圖以其行動表明,他是在盡力按照國際上的通行慣例和做法來完成此次收購。據他透露,1月31日夜間完成收購后,他即致函英國首相布朗、澳大利亞前總理霍華德,以示善意。
2月6日清晨,就在肖亞慶從澳大利亞返回北京途中,必和必拓提出以每3.4股必和必拓股票換取力拓1股股票的收購方案。肖亞慶剛下飛機就收到這一消息,必和必拓這一報價低于中鋁收購所支付的對價——按照中鋁支付的每股接近59英鎊的價格,約合每4股必和必拓換取1股力拓股份,因此,必和必拓報價當天即遭力拓拒絕。
不過,對力拓覬覦已久的必和必拓,顯然并未就此放棄收購力拓的想法,仍在積極部署通過反壟斷審查的工作。但與此前所不同,必和必拓將不得不面對中鋁和美鋁這兩個在力拓合計擁有9%股份的最大股東。
對于下一步發展,肖亞慶稱,截至目前,中鋁并未與必和必拓或力拓作進一步討論。“按一般道理講,任何人想購買力拓,都必須經過股東同意,或要跟股東商議。”肖亞慶說,“我們和美鋁作為單一最大股東,當然有很大發言權。我們肯定會維護自己的利益,必須得達到我們和美鋁的基本利益要求,我們才可能同意做什么事情。”
肖亞慶表示,未來的選擇要由市場來決定,隨形勢變化而變化。“如果價格漲得很高,也可以賣掉力拓的股票。我們不會一成不變。”肖亞慶說。
不過,若想讓中鋁賣掉好不容易到手的力拓股份,必和必拓要付出的代價必定將十分高昂。在業內資深人士看來,中鋁進入力拓顯然是長期計劃,不會輕易賣掉力拓股份,更不大可能將股份賣給必和必拓。此外,不排除中鋁將來還會繼續增持力拓股份。
根據英國和澳大利亞監管規則,收購力拓英國逾15%的股份才需獲得英、澳監管部門的批準。雖然根據中鋁與美鋁簽訂的備忘錄,最多可以購買14.9%力拓英國股份,但中鋁最終選擇只購買12%。由此,中鋁也留下了可繼續購買至少2.9%力拓英國股份而無需經過英、澳兩國審批的空間。
自中鋁入股力拓后,力拓股價持續走高。2月28日,力拓英國收于每股57.72英鎊,距中鋁收購的支付價格已相去不遠。
肖亞慶透露,此次入股力拓的法律進程已全部完成。中鋁仍在繼續尋求新的海外并購機會。“力拓是我們第一次參與世界頂級公司并購,但不是最后一次。”肖亞慶頗為自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