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3G還是4G,最重要的還是順應市場需求

令人失望的全球3G
時間回溯至1999年,正是“互聯網神話”破滅前夕。資本市場對技術的熱愛,使得3G的概念受到狂熱追捧。首先是芬蘭向運營商發放了3G牌照;隨后,韓國的SK電訊在2000年推出了基于CDMA2000的商業服務;2001年10月,日本的NTT DoCoMo又推出了第一個基于WCDMA的商用服務……
但是,冷靜下來的消費者們發現,除了昂貴的收費和少數可有可無的3G應用服務,生活并沒有因為3G到來而發生巨大改變。缺乏預想中的用戶爆炸式增長,加上運營商為3G牌照支付的高昂的使用費,3G泡沫很快破滅。
一直到2007年下半年,第三代移動運營商(3G)當中的先驅——和記黃埔有限公司旗下負責歐洲3G運營的“3集團”,才實現EBITDA正現金流的目標。
3集團運營3G的經過,很好詮釋了3G從泡沫走向衰退再逐漸回歸理性的歷程。“歐洲在上馬3G項目的時候,技術本身并不是很成熟。和黃在獲得3G牌照進入歐洲市場之前,并沒有2G的網絡,因此被迫上馬一個全新的3G網絡。”中金公司研究部副總經理陳昊飛認為,從當時的需求來看,建一個全新的3G網絡代價很大。
在和黃的刺激下,其他歐洲運營商也紛紛跟進建設3G網絡。高昂的牌照費用以及WCDMA本身存在不成熟的缺陷,使得包括和黃在內的幾乎全部3G運營商在最初的幾年中步履維艱。“當初這樣一種大規模的3G網絡建設,并非出自市場的客戶需求。”陳昊飛分析稱,在3G網絡建成之后的很長時間里,2G用戶的增長速度依舊很快。
經歷了長達數年的衰退后,3G陣營的支持者們轉而依靠更新的技術來改變困境。他們認識到,由于3G在帶寬方面的技術優勢并不足對2G進行完整的替代,因此,運營商在發展視頻等新業務方面能力不足,最終導致了無法有效培養更加廣泛的消費市場。
為避免悲劇重演,目前多數新建的3G網絡包括中國移動集團承建的TD-SCDMA試驗網,都直接選擇了速度更高的HSPA。
2005年12月,美國無線運營商Cingular建立了全球首個HSDPA商用服務,將下載速度從WCDMA的384Kbps(相當于0.384兆)一舉提高到1.8兆,3G真正進入寬帶時代。據全球移動通信供應商協會GSA(Global mobile Supplies Association)2007年12月發布的報告,目前已經有71個國家建成了154個HSDPA網絡。
經歷了七年的財務熬煎之后,包括和黃在內的3G運營商的業績表現終于有所起色。從總體的發展來看,歐美的3G網絡的表現要淡于日本的NTTDoCoMo和KDDI,以及韓國的SK等運營商。這也再次顯示出,不論是3G還是4G,首先是要能夠順應和滿足市場的需求。
中國版3G困境
不過,中國TD遇到的問題遠較其他兩個標準更復雜,困難不僅止于時間的落后。
3G在商業上的成功,未能重現當初數字信號取代模擬信號時所創造的輝煌。3G先驅者們遭遇的巨大市場風險,令后來者TD感到恐懼。而中國TD由于大唐的固步自封,在產業化進程中進一步落后,遲遲無法推出在市場上有競爭優勢的終端手機產品。這無疑進一步放大了運營商的市場風險。
一時間,包括中國移動、中國網通、中國電信在內的運營商紛紛后撤,不敢接招。最終,籌建試商用網的主要部分工作被作為任務攤派至中國移動身上。
“3G更多地是對2G(GSM)的替代。”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侯自強表示,“但這種替代帶來的好處在消費者看來并不驚人。”
他舉例說,3G手機相對于2G,最主要的優勢是上網便捷,理論上,移動上網的速率為每秒2兆,實際速度相當于目前固定寬帶接入網ADSL的最高速度——每秒1兆。但是它有兩大缺陷,一是上網人數多時將發生網絡堵塞;二是費用高,如果維持目前按照流量來收費的模式,用戶寥寥。顯然,已經完成商用階段的WCDMA沒有解決的問題,對于尚處于產業化初期的TD,更無法解決。
“TD最好的時間窗口早已經過去了,”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樓培德告訴《財經》記者,“TD是要跟誰競爭呢?是跟2G嗎?2G已經有那么多用戶了,技術和應用也很成熟。”更何況,還有眾多的2.5G、2.75G的產品摻雜其間,其服務功能和質量與3G相差無幾。
過去的十年,是中國手機用戶增長最為迅速的十年。根據信息產業部的統計數據,中國的手機用戶目前已經達到5.4億,TD如何獲得新用戶,成為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
“目前的情況來看,TD并沒有提供有別于WCDMA手機的差異化服務;未來能否提供,需要應用開發的投入及運營商的推廣,和無線技術本身并無太大關系。”In-Stat中國分析師李敏告訴《財經》記者。
手機電視曾被認為是TD施展帶寬優勢的一個絕佳舞臺。信息產業部一度有意借助奧運會的契機,將手機電視芯片附加到TD手機上,借以提供差別化服務,以促進TD的發展。但是,由于手機電視事關視頻內容,由國家廣電總局主管,目前手機電視國家標準遲遲無法確定,相關測試評選目前陷入僵局。
放眼全球,WCDMA和CDMA2000已然占據了目前投入商用的全部3G市場,并開始向下一代網絡逐步演進。而TD-SCDMA缺乏資金和來自電信設備商、運營商的足夠支持,發展遲緩,直到2008年初也未能正式開展試商用運行。
專家侯自強直言,TD進一步升級演進已經迫在眉睫。“TD真正的機會,可能要在4G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