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日元之父”點評中國經濟——
榊原英資,著名經濟學家,曾任日本大藏省(財務省)事務次官,主管匯率、利率等貨幣金融政策,被稱為“日元先生”,可謂是日本的格林斯潘,在國際金融界頗具影響。現為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
中國經濟,世界最大的泡沫
記者:您認為,中國股市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您認為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日本等國的經濟還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榊原英資:我認為美國的次貸危機給中國的泡沫崩潰造成了開端,因為從那時候開始全世界范圍內的信用緊縮開始了。中國的資產泡沫是最為嚴重的,印度漲了很多,大概也跌了三成左右,中國跌了五成左右,次貸危機作為導火線,讓全世界資產的和流動性的泡沫開始崩潰,尤其是資產泡沫。
記者:為什么您認為中國的泡沫崩潰最為嚴重?
榊原英資: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在11%以上,這個指標就明顯反映出了經濟的過熱現象,因為經濟增長率維持在7%~9%的水平是最理想的。而且,中國經濟增長的大部分是由資產投資來帶動的,大量投資導致經濟過熱,泡沫就會不停地產生。
總之,中國經濟的泡沫是世界上最大的泡沫。但反過來說,中國經濟也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經濟體,這就是中國經濟的“雙重性格”。因為中國的泡沫最為嚴重,所以崩潰起來也最快。其實很多人也都知道是泡沫,但無法自拔,這就是泡沫經濟。
記者:為了防止經濟過熱,中國政府在不斷采取緊縮政策,但同時,緊縮政策又給股市帶來了負面影響。對于此種兩難境地,您怎么看?
榊原英資:我覺得防止通貨膨脹的做法是很正確的,股市下跌可能會導致很多不滿的聲音,但這些都是投資者本身的責任,政府不必負責任,而且,如果是市場經濟,就不需要政府干預市場。
中國經濟“軟著陸”有希望
記者:您認為人民幣該升值嗎?
榊原英資:人民幣升值對抑制通貨膨脹有著最理想的效果。中國通脹的原因,第一是中國國內的內需非常強勁;第二是全球范圍內都通脹,糧食和能源價格上升,這些影響全都指向了中國。
如果人民幣升值,既能降低進口價格,又能達到金融緊縮的目標,一石二鳥。
記者:您提出中國經濟最好的結果是能夠“軟著陸”,您認為中國經濟會有“硬著陸”的風險嗎?
榊原英資:中國很可能“硬著陸”,但實現“軟著陸”也還是有希望的,關鍵看中國采取何種政策。如果不小心讓經濟“硬著陸”了,以后的問題難以想象。
政府救市,那不叫市場經濟
記者:中國A股市場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連續暴跌50%。您覺得,當前的中國股市與20世紀90年代初期,泡沫經濟時期的日本股市有沒有相似之處?
榊原英資:很相似。當時的日經指數達到4萬點左右,現在跌回了1.3萬點左右,中國卻只跌回了50%左右,是否可以認為,中國股市還會繼續再跌一點呢。
但是,現在的中國股市也并不完全像1989年時的日本股市,而更像是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那時的日本,只要買股票和房地產,肯定會賺錢。我猜,中國投資者在買股票、買房產的時候,大概沒想過還會虧。
日本60年代的牛市是直到1989年才破滅的。但因為美國的次貸危機作祟,中國泡沫破裂得早了一點。
記者:那是否可以理解為,中國經濟在目前位置還是比較健康的?
榊原英資:今后中國經濟增長率可能會降低一點,但還是會維持在7%以上。問題就集中在如何實現經濟的“軟著陸”,因為能源趨緊,中國國內的內需也會持續增加,中國的經濟還是有過熱的危險。
記者:面對股市大跌,您覺得政府是否應該救市?
榊原英資:救市,如果是指拯救股票市場,那就沒必要。股市本來就是有漲有跌,它一跌就去救,那就不是市場經濟了。股市下跌本來就是一種市場現象。如果因為股市下跌讓股民蒙受了損失,那么所有的責任都應該由投資者自身來承擔,他們在入市前就應該做好承擔風險的準備。
而且政府不可以、也不應該去救股市,政府的政策不應該被一些壓力所左右,政府的作用是要保證經濟運行的原理。
但是,如果股市的下跌波及到了整個金融系統,出現大量的大型銀行倒閉,那就不單是股市的問題了,政府就應該去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香港在1998年的時候一度進行過“救市”操作,那是因為港幣正受到國際資本的攻擊,香港股市和外匯問題聯系在一起,救市是無奈之舉。
而且,那時的香港股市參與者中有一大部分是國際對沖基金,但現在中國A股市場上的主要參與者還只是國內投資者,所以不能和當時的香港救市來相提并論。總而言之,如果單單是為了救股票市場,政府是絕對不能出手的。
房價肯定會跌,人民幣肯定升值
記者:深圳和廣州的房價已經出現回落,上海和北京正在觀望之中,出現了交易量大幅度的下降。人們擔心隨著房地產業的下滑,中國的銀行會面臨美國一樣的不良貸款風險,您認為次貸危機會在中國出現嗎?
榊原英資:全世界的房地產價格都在下跌,中國也不會例外,肯定會下跌。現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有點像10多年前的日本。那時候,日本房地產和股市都在下跌,危及到了金融體系,政府又是注入公共資金,又是降息,做了很多工作。
在次貸危機中,美國也給像貝爾斯登這樣的投資銀行公司進行了非正式的公共資金援助。所以呢,如果不良債權的威脅向全社會擴散,政府就應該及時做好政策準備。
而在如今的中國,我還沒有看見明顯的房地產價格下跌,所以今后要怎么做,還是要看市場的走向,不過房地產市場有所回落是肯定的。日本的房地產最近也稍微開始回落了。
記者:北京房地產商潘石屹認為,中國房地產界將有劇變,您認為中國樓市下一階段發展會不會步股市后塵?
榊原英資:我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在跌,英國也在跌,日本在今后一段時間也會下跌。
其實在這之前,全世界范圍內已經形成了資產泡沫,其中泡沫最為嚴重的就是中國的資產泡沫。既然是泡沫,破滅是遲早的事情。
記者:美元持續下跌,使中國面臨著外匯儲備的蒸發,應當如何應對呢?
榊原英資:組建外匯投資基金,靈活運用外匯資產。
記者:您認為人民幣會一直漲下去嗎?
榊原英資:人民幣在今后中長期內是會一直漲下去的。中國的經濟成長,在今后也會維持在每年7%左右的水平。中國的人民幣肯定會升值,而且有可能在今后的10年以內飛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