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與年飯,似乎毫無干系,但它是本地年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表現(xiàn)了老百姓心里深厚的綿綿情思。
我的表嫂勤勞能干,表哥是位謙和之人。有一回年三十,我跑去表哥家過節(jié),他們不把我當(dāng)外人,桌上擺的都是些平常菜。按說年飯要豐盛才好,雞鴨魚肉,大吃狂喝,一年到頭啦,難道不應(yīng)該放松放松慶賀慶賀嗎?可是,我們保山的老百姓怪怪的,這頓飯都吃得簡單而清淡,這是為什么呢?難道我們辛苦一年下來,累得連吃頓好飯的興致都沒有了嗎?
表嫂也是個嘮叨之人,她對兩個孩子非常嚴(yán)厲,這不,吃著年飯仍少不了唆唆:“你兩個,少喝飲料,對身體沒好處。吃點青菜白菜,清清白白。”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我們保山人年飯的清淡,是一種自律自醒,它表示做人要清清白白。表哥家桌還有一大鍋煮菜,里面是粉絲、青菜、白菜、肉片、蔥蒜等混在一起,看數(shù)量我們光吃那鍋煮菜就要撐破肚子。
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教導(dǎo)我們說:“做人要清白,不做壞事,不貪圖別人的東西。”還給我們講偷針的故事,說:“小時候偷根針,長大了就去偷牛。”小惡不止,就會發(fā)展成犯罪,這是我們的父母不希望的。
不論是年飯吃青菜白菜,還是教育孩子別做偷針這樣的小事情,都體現(xiàn)人們對生活的期盼不高,大家不稀奇榮華富貴,只圖生活平平安安,日子正正常常順順利利,更重要的是做正正經(jīng)經(jīng)自尊自愛的人。
我們是一個儒家思想很深的國家,慈愛、忍讓、寬厚……融入進(jìn)了我們的平常生活中。家鄉(xiāng)人也一樣,他們很容易知足,簡簡單單的衣食住行,這恐怕是一種平俗的生活,大家在做著平俗的人。當(dāng)今社會有人為權(quán)勢明爭暗斗,有人為錢財爾虞我詐,貪官污吏,奸惡小人……兩相對照,到底佛學(xué)中的“俗”應(yīng)該怎么解釋呢?我們都生存在塵俗之中,前者是俗的平淡、俗的甘泉,它滋潤了我們這個民族的靈魂,后者是俗的偏斜、俗的污濁,玷污了人們的身心。
恰逢老家年飯將至,想起又要吃青菜白菜的年飯,想到家鄉(xiāng)人都要吃一頓清清白白的年飯,心里就有一種淡淡的暖意,我生活在靜靜淡淡的氛圍之中,我也是清清白白的人中的一員,這實在是值得慶幸和令人欣慰的,我感到知足和快樂。
同時又告訴自己:像表嫂那樣教育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