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
將于2008年6月1日起實施的新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時不應對人體產生任何健康危害;不應掩蓋食品腐敗變質。此次新版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是由衛生部與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在1996年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
新標準還明確,以下情況可使用食品添加劑:保持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作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提高食品的質量和穩定性,改進其感官特性;便于食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或貯藏。
衛生部還將根據食品添加劑風險評估的原則以及食品工業發展的需要,對《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進行名單增補和使用要求調整,保障公眾食品安全。
《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
5月1日起實施
2008年5月1日,由衛生部組織制定的《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開始施行。食品營養標簽是食品標簽的重要內容,它顯示了食品的營養特性和相關營養學信息,是消費者了解食品營養組分和特征的主要途徑。為指導和規范食品營養標簽的標示,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食品,促進膳食營養平衡,保護消費者知情權和身體健康。
打包盒上也需貼QS標識
從今年1月1日起,塑料袋、快餐盒、一次性口杯等用具,如果沒有通過質量安全認證,并印上“QS”標識,將不準用于裝食品。
【相關鏈接】
“QS”是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的食品準入制質量安全標志。它既是產品進入市場銷售的“入場券”,也是市民辨別食品質量安全與否的重要憑證。
首批列入須貼“QS”標志的食品接觸材料中,涉及包裝、容器、工具等39個品種。其中包括飲用水桶、零售食品包裝袋、方便面袋、膨化食品袋、一次性餐飲具、塑料奶瓶、兒童餐具和學生餐具等產品。
上海市質監部門專家提醒:消費者購買食品或裝食品的塑料包裝、容器、工具時,要認明包裝上的“QS”標志;食品加工企業如果使用沒有“QS”認證的包裝袋,將被處以5~20萬元的罰款。
時令安全
每年4~5月是蠶豆大量上市的季節,蠶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濕的功效,特別適合脾虛腹瀉者食用。但蠶豆不可生吃,也不可多吃,以防腹脹。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少數人食蠶豆后,會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也就是俗稱的“蠶豆黃病”,應盡快送醫院救治。
安全問答
如何安全衛生地食用雞蛋?
* 在4℃或更低的溫度下儲存。
* 使用時應保持蛋的冷卻狀態,根據需要取出適當數量的雞蛋。
* 熟雞蛋應及時在10℃以下冷藏儲存。
* 雞蛋應加熱至蛋黃和蛋白全部凝固不流動時為止。
* 炒蛋:在120℃的加熱體表面上放置1分鐘。
* 煮蛋:在沸騰的水中煮5分鐘。
* 煮嫩蛋:在沸騰的水中煮1分鐘。
* 單面煎蛋:在120℃的加熱體上放置7分鐘,蓋上蓋放置4分鐘。
* 雙面煎嫩蛋:在120℃的加熱體上一面煎3分鐘,另一面煎2分鐘。
* 儲存時不應清洗雞蛋,烹調前可略洗一下。
* 自制蛋類食品如蛋糕、色拉、冰淇淋和蛋類飲品時,應用經過消毒的雞蛋。
* 在加工蛋和蛋類食品前后都要用熱的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
* 雞蛋在經處理后應更換容器,始終要用干凈的經過消毒的器皿盛裝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