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繼續”的大文章
2008年注定是一個不斷要強調“繼續”的一年。
胡錦濤總書記在2008年新年賀詞中說道:“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新年獻詞發表的第二天,胡錦濤又發表了題為《繼續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的文章。
“繼續”兩字的含義頗深,貫徹落實的任務更大。所謂繼續,說的是連續不斷、不停止的意思,是后一個階段與前一時期相互聯系的意思。
強調“繼續”,說的是中共十一屆三全中全會以來中央方針政策的正確性。過去的30年,是中國共產黨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帶領全國人民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走過來的。正是因為在正確方針政策的指導下,我們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今天,我們要想取得可持續增長,就必須“繼續”堅持這些經過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方針政策,毫不動搖,貫徹到底。
強調“繼續”,說的是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的艱苦性、艱巨性和復雜性。一個好的政策和措施,一個好的決策和預算,不是一屆中共中央委員會和一屆中央政府就能完成奏效的。它需要幾屆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方能實現。所以,貫徹落實中共十七大文件精神,做好“繼續”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要有迎難而上、鍥而不舍、不達目的誓不休的進取精神。要準備應對爾后可能出現的一切新的問題、矛盾以至危機,使其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強調“繼續”,說的是中共制定的方針政策是一個逐漸形成和完善的過程。一切黨的組織、全體人民都有權利和義務在貫徹落實的實踐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認識問題,修正它、完善它,使其更加科學,更加完備,更有利于指導我們的各項工作。我們要反對那種墨守成規、因循守舊的保守思想,我們需要提倡和鼓勵的是勇于質疑、敢于探索的創新精神。我們要敢于和善于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習的目的在于學習為我所用,在于學習為活生生的現實服好務。
強調“繼續”,說的是事物發展都是在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系統中進行。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孤立的,單一的,它是在與他事物的聯系和互動中發展并完善的。我們今天取得的成績是在過去多年經驗基礎上取得的,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也是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一個連續不斷、承上啟下,承前繼后的事業。
強調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這是一項需要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不懈奮斗的艱巨事業。我們需要的是同舟共濟,我們需要的是能夠暢所欲言、集思廣益的良好輿論環境,我們需要的是堅持一條正確的思想路線,排除和反對動搖、干擾我們正常工作的錯誤思想和行動。
“繼續”是一篇大文章,讓我們都來開動腦筋做好它。
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思想政治路線的正確是保證中國共產黨科學有效執政的重要前提。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是中共在新的形勢下向全黨提出的新任務。學習中共十七大一系列文件,我以為,要完成十七大確立的重要任務,首要一條就是要保證思想政治路線的正確。路線錯了,方向不對,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枉然。回顧和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30年時間里,中國共產黨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具有十分重要和強烈的現實意義。這是我們在一個很長的時間里要“繼續”做的大文章。
“左”的問題一直是困撓黨的建設的一個嚴重問題。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立80多年了,但是,根深蒂固的“左”的思想路線每每在革命戰爭時期危害黨——每當我們在井岡山、洪湖、紅安等一批老革命根據地參觀時,都會為一大批優秀的共產黨員的犧牲而惋惜。他們沒有倒在敵人的槍炮下,而是冤死于打著“左”的旗號的同志們的手中。有人或許會說,那是戰爭年代,但即使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和平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左”的錯誤仍然在不斷地危害人民的事業,影響黨的形象,以至于中國共產黨在多次代表大會上都反復強調主要是反“左”。回顧這段歷史是痛心的,但是,只有全黨都自覺地、深刻地認識了,制定并執行相關的制度和措施,才會有可能保證黨不再犯思想政治路線的錯誤,更好地帶領全國人民努力地建設自己科學、民主、富強的國家。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提法,鮮明地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開始全面認真地糾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左”傾的錯誤,使我們國家走上了改革開放之路。
當中國共產黨完成工作重心的轉移之后,“左”傾錯誤仍是阻礙事業發展的主要傾向。為此,1982年中共十二大報告在注意反右的傾向的同時,10多次提到反“左”傾錯誤。
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開。大會報告中對中國近代的具體歷史條件下的“左”和右傾錯誤的認識根源進行了闡述,指出,安定團結局面得到鞏固和發展的原因在于及時排除各種“左”和右的干擾。報告中指出:“排除僵化和自由化這兩種錯誤思想的干擾和影響,將貫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全過程。由于‘左’的積習很深,由于改革開放的阻力主要來自這種積習,所以從總體上說,克服僵化思想是相當長時期的主要任務。”
在國際國內政治風波嚴峻考驗的重大歷史關頭,鄧小平同志于1992年春發表南方講話,提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三個有利于”的判斷標準。在鄧小平講話精神指導下于當年召開的中共十四大會議明確提出:“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從1957年起的20年間出現的錯誤,主要都是“左”,在全國范圍內,反右的行動,反右的意識比什么都強。在改革開放需要繼續深化的時候,在“左”派們噪音日益漸長的時候,中共中央果斷提出“主要是防止‘左’”無疑是十分必要、十分正確、十分適時的。沒有宏大的氣魄是不可能提出來的。
1997年中共十五大報告中,仍然提出“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要求全黨保持清醒頭腦,在這個原則指導下克服各種干擾,堅持鄧小平理論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200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召開。在黨的報告中已經沒有關于反對“左”和右的文字。但是,在大會通過的經過修改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總綱中關于黨的建設必須堅決實現的四條基本要求中的第一條,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中就明確地寫著:“必須把改革開放同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全面落實黨的基本路線,全面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反對一切‘左’和右的錯誤觀點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2007年,中共十七大修改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總綱部分仍然清楚地寫著“反對一切‘左’和右的錯誤觀點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字樣。
回顧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共產黨在自己的報告和章程中對反右和反“左”提法的側重點是不同的,當然都是針對當時的歷史情況作出的正確判斷。問題在于,改革開放30年了,關于真理標準的討論也30年了,為什么“左”一直是影響我們事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以至于中國共產黨不得不多次在黨的文件中重復提出“主要是防止‘左’”的問題呢?
堅持正確思想路線,任重道遠
“左”帶有革命色彩,拿大帽子嚇唬人,好像越“左”越革命。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這種“傳統”根深蒂固,不僅影響老一輩中的不少人,新一代中也不斷生出接班人。
人們不會忘記,“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已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狂熱的紅衛兵們曾一次又一次地高喊:“紅太陽從天安門升起”,“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遍全球”。結果呢,別人還是在別的太陽下生活,非但不要我們去拯救他們于“水深火熱”之中,有的還比我們過得好。
經歷了建國后20多年的“左”的苦難的國家,為何在經過撥亂反正以后的日子里還要多次反復重提“主要是防止‘左’”?以革命派自居的“左”家軍們為何敢于一次又一次地拋出萬言書大談其“革命”經?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以為,我們的有關制度和扭曲的賞罰機制無疑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在我們的政治生活中,曾由于扭曲的評價機制、任用機制和利益機制,使堅持“左”的錯誤的人不僅沒有受到懲罰,而且還受到領導人的賞識、信任、重用,得到精神和物質上的甜頭。如此這般,你叫他如何愿意放棄和改正“左”的錯誤呢?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看到往往一說反右,很快就行動起來了,內查外調,挑燈夜戰,落實處理,在所不惜;但是,中共中央多次提出“主要是防止‘左’”,卻往往沒有看見有些人那種反右的勁頭,在許多領域未引起足夠的警惕。誠然,我們不能用“左”的那一套整人的方法來治“左”,但是,對于“左”絕不能放任自流,特別是對于堅持和散布“走回文革”的人絕不能聽之任之。我們必須研究如何透徹批評“左”的錯誤和危害的問題,更要研究從文化、教育、宣傳等更廣的范圍內消除“左”在中國生長的土壤的問題,特別是對下一代的影響問題。如果不在包括思想路線、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上采取一些使“左”的錯誤無法生長、難以傳播的具體措施,我們可能在很長的一個歷史時期里仍要重提“主要是防止‘左’”的問題,甚至出現“左”流掀浪,那將是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的悲劇,我們必須得保持應有的警惕。
中國28年的革命和近60年的建設中出現的“左”的錯誤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太大了,損失太慘重了。中國共產黨敢于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敢于面對挑戰反復提出“主要是防止‘左’”,這是黨的偉大和力量所在。我們現在的任務是要把黨的會議精神落實到行動中去,從干部制度、組織建設、獎懲機制和輿論宣傳等方面研究和切實解決這一問題,這也是促進我們更好更全面地貫徹落實中共十七大文件精神,不斷地排除各種錯誤思想的干擾,保持先進性,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