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潮的概念
一般概念:寒潮是冬半年強冷空氣入侵造成的劇烈降溫,并伴有大風、凍災、雨雪等天氣。寒潮是強烈的冷高壓活動,是我國冬半年重要災害性天氣過程。寒潮所到之處,寒風猛烈,氣溫劇降,低溫、霜凍、冰雪等災害性天氣常相繼出現,給農作物、交通運輸、城市建設以及人民生活造成損害。
中國氣象局標準:當冷空氣過境后,凡氣溫在24小時內下降10℃以上,并且在這一天內,最低氣溫又在5℃以下的就稱之為寒潮。
上海標準:24小時內降溫≥2.6℃,日最低氣溫≤5℃;或24小時內降溫幅度≥10℃,日最低氣溫≤0℃。
為什么我國各地寒潮的標準不一致?這是因為一是發布寒潮警報應以是否損害農作物為標準;二是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差異很大,強冷空氣長途跋涉,到了南方后強度明顯減弱,一路上氣團會發生變性,氣溫逐漸升高,因而南方地區難以達到規定的寒潮標準,如最低氣溫沒有降到5℃以下,但對農作物的危害還是很大的。因此,各地的標準不一樣,也不應該一樣。
二、寒潮的形成
北極地區因太陽高度角極小,地面和大氣吸收的熱量亦極少,終年為冰雪覆蓋。冬半年因太陽斜射,加上晝短夜長,地面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更少,其放出的熱量遠遠超過所吸收的熱量,因此溫度就更低,天變冷,蒸發少,空氣越來越干燥,空氣熱脹冷縮的特性,致使寒潮發源地帶的空氣越縮越緊,密度增大,重量加重,造成向地面下沉的趨勢,形成地面上的冷高壓,使寒冷程度逐漸加強,范圍擴大。冬季的溫度一般都在零下40℃-零下50℃之間,甚至有的地方還出現過零下60℃~零下70℃的低溫。這些范圍很大的冷氣團聚集到一定程度,在有利的大氣環流引導之下,大規模向南傾瀉而下。這就是寒潮爆發。
三、冷空氣的源地和路徑
影響我國的寒潮主要有3個源地:第一個是在新地島以西的洋面上。冷空氣經巴倫支海、俄羅斯進入我國。它出現的次數最多,達到寒潮強度的也最多;第二個是在新地島以東的洋面上。冷空氣大多數經喀拉海、太梅爾半島、俄羅斯進入我國。它出現的次數雖少,但是氣溫低,可達到寒潮強度;第三個是在冰島以南的洋面上。冷空氣經俄羅斯、歐洲南部或地中海、黑海、里海進入我國。它出現的次數較多,但是溫度不很低,一般達不到寒潮強度,但如果與其它源地的冷空氣匯合后也可達到寒潮強度。
發源于這三個地方的冷空氣先在西伯利亞、蒙古一帶積聚增強,形成冷高壓,然后以爆發式南下侵入中國,形成中國的寒潮。冷高壓的強弱決定了中國寒潮的路徑,主要有三條:①西路,自西伯利亞,經新疆、青海、河西走廊,沿青藏高原東側南下,經常可達華南。這路寒潮對中國西北、西南、華南地區影響較大。②西北路(或中路),自蒙古侵入中國,經河套地區、華北平原南下,直達長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區,冷空氣多從北緯25°~30°人海。這路寒潮影響中國的次數最多、強度最大。③北路(或東路),自貝加爾湖以東侵入中國,經內蒙古、東北地區、華北平原南下。這路寒潮強度較小,發生次數也較少,常常只影響到東北地區,在北緯35°以北人海。
從我國的寒潮和強冷空氣出現的次數來看,東北最多,華北次之,西北和長江流域再次之,華南最少。
四、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1 寒潮的功與過
寒潮天氣會伴隨大風降溫和雨雪冰雹等天氣。寒潮天氣帶來的災害主要是:風災、雪災、凍災以及由風災引起的火災。
寒潮造成的災害主要有:強烈降溫會使農作物遭受凍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對農作物危害最大;大風能吹翻船只,摧毀建筑物,破壞牧場;嚴重的大雪、凍雨可壓斷電線、折斷電桿,造成通信和輸電線路中斷,交通運輸受阻等。
但寒潮也能消滅害蟲,幫助小麥越冬,有利于鹽業制鹵等。
2 寒潮災害的特征
(1)影響范圍大。從北到南,常常會影響我國十幾個省(區)。
(2)常有多種并發災害。如1998年3月18日~22日,南方大部分地區出現少見的春季強寒潮,農作物普遍遭受凍害,同時出現冰雹、大風、降雪或暴雨等強對流天氣。
(3)多發生在冬春兩季。
3 寒潮的防御
目前,對寒潮無有效的防御方法。但提前發布準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可大大減少損失。
4 低溫預警信號
低溫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1)低溫黃色預警信號。含義: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下降6℃以上,最低氣溫小于等于4℃。防御指南:①人員要注意添衣保暖,熱帶作物及水產養殖品種應采取一定的防寒措施;②留意有關媒體報道降溫和沿海大風的最新信息;③在生產上做好對寒冷天氣的防御準備。
(2)低溫橙色頇警信號。含義: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氣溫小于等于4℃。防御指南:①做好人員(尤其是老弱病人)的防寒保暖工作;②做好牲畜、家禽的防寒,對熱帶、亞熱帶水果及有關水產、農作物等種養品種采取防寒措施;其它同低溫黃色預警信號。
(3)低溫紅色預警信號。含義: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氣溫小于等于0℃。防御指南:①加強人員(尤其是老弱病人)的防寒保暖工作;②進一步做好牲畜、家禽的防寒保暖工作;③農業、水產業、畜牧業等要積極采取防霜凍、冰凍措施,盡量減少損失;其它同低溫橙色預警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