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報道:擁有豐富火山地貌和礦泉水資源的黑龍江省五大連池自然保護區,正面臨污染萎縮的威脅。由于周邊缺少天然和人工防護屏障,每年都有大量的泥沙和化肥等物質流入湖泊內,保護區內的8個火山堰塞湖出現湖底淤積、富營養化污染加劇等問題。保護區的干部說,如果再得不到根本治理和改善,若干年后不僅8個火山堰塞湖會逐漸縮小,五大連池礦泉水的水質也可能受到污染。
五大連池位于我國北部邊陲黑龍江省黑河市境內,以世界著名火山和著名礦泉聞名遐邇。14座新老期火山呈“井”字形在10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排列,噴發年代從史前200多萬年到近代280多年前。由于境內的一條河流被新期火山熔巖流阻塞,成為底部連通的5個大型火山堰塞湖,即五池,五大連池因此而得名,五大連池已獲得世界生物保護區和世界地質公園2個世界級和11個國家級“頭銜”,被譽為“火山地質博物館”,如今卻“四面楚歌”,由于過度開墾致使水土流失湖底淤積,造成湖床升高,湖面擴大,長此以往,小面積的湖泊就可能萎縮退化成沼澤濕地,甚至有可能消失;在水土流失的同時,湖泊周邊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也使湖泊污染日趨加劇。加之農田中的化肥等殘留物也逐年流入水體中,湖泊富營養化問題加劇,這些污染嚴重威脅著地下礦泉水的水質。在五大連池岸邊的一處集中居民區,一條道路直通池邊,道路的邊溝內堆滿了垃圾。在距離池岸約50米處建有一個露天養雞場,雞場內也沒有專用的垃圾處理設施。當地一位居民說,由于污水、垃圾直接排放,冬天岸邊二三十米以內的冰面都是黃色的。
五大連池管委會環保局副局長王佳君說,由于每年化肥、農藥殘留物及居民污水排入湖內,湖水富營養化加劇。10年前僅距湖岸2米以內的水面長有水草,現在每年七八月份,水草已蔓延到距岸邊30米遠的湖面,其中藥泉湖甚至有三分之一的湖面長有水草。9月份后,大量水草腐爛導致水質惡化,湖水變綠,出現富營養現象。在面積最大的三池,平水期水質為2~3類,豐水期為3~4類,立秋后水質才會有所好轉——這是一組多么有諷刺意味的對比。
由此推知全國類似的潛在風險有多少!
種種跡象表明,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污染物的不斷累積以及治理相對遲滯,我國自然環境污染破壞效應集中發酵已經成為可能,從空間上來看可能由局部向整體蔓延,導致更大的損失和危害??傮w說,我國的環境保護已經處于非常危急的關鍵階段。
五大連池污染讓我們看到一些單位、地方政府短期政績與長遠保護經常處于矛盾狀態,導致自然保護區規劃、保護資金及監管制度落實不了,統籌規劃不到位,對污染源底子摸不清、清理整頓不徹底,尤其是跨地區的污染,誰也不知道排污口到底有多少,排出的都是什么有害物。經濟發展是為了讓百姓能夠更好地生存,而不應該是本末倒置。
環境治理還應從體制上入手,擯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老辦法,形成科學、系統的綜合治理思路,比如對“分割”的體制進行“連體”手術,因為各自為政的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已經成為妨礙保護區環境保護的障礙。
環境治理需要依法辦事。實行問責制,對五大連池周圍相關單位交納風險金抵押金和一票否決制?!岸帻堉嗡敝荒茏尭鲉挝桓鞑块T間爭利推責,水利、環保、衛生、國土資源、農林等部門,都與環保有關聯,看似誰都管,實則誰也沒管到位。
保護五大連池不只是政府的事,還需要社會公眾的廣泛參與。
五大連池火山堰塞湖出現的萎縮污染問題已經引起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