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柴神話”締造者王建明神秘“失蹤”。
筆者看到這篇報道多少還是有些感慨的。每個階層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以及生活中不為人知的艱難。
2004年筆者曾在北京采訪過王建明,他是雜志創刊的第一位受訪企業家,所以筆者印象頗深。從后來他的經歷來看,當時的他實際已經面臨著人生抉擇,隨后的2006年他離開玉柴這個他為之奮斗了近40年的企業,對比后來玉柴在全球的作為,可以說他創造了一個神話,并且締結了這個神話的主要構成部分。
王建明和很多中國企業家一樣滿懷著理想主義的浪漫,他們大都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好學的后期努力以及滿懷激情的昂揚斗志。他深受母親的影響,堅韌而刻苦;他有良好的音樂素養,擅長小提琴演奏;他將能夠收集到的世界名曲全部重新歸納整理,然后自己用標準的男中音語音分段……
當初他從一個小地方到北京試圖尋找點企業再發展和生存的“路數”,偶然參加了一次學習,聽劉紀鵬教授關于上市融資方面的講座,敢于創新的他“連蒙帶騙”將劉教授帶到玉柴出主意,這個敢于使用新思路的小地方企業的廠長最終按照教授指導的方向實現了企業的一次跨越,他提起80億如同新鮮血液一樣的資金流進企業主動脈時的神情至今仍然令筆者難忘。玉柴一躍成為全球主要柴油機生產企業,連年業績增長,至2004年已接近百億,當暢想未來的時候,他很自信,他認為他可以帶領玉柴跨越百億。
玉柴最為輝煌的時代連德國客戶這樣精準至上的采購方對玉柴的產品質量都十分信任。甚至讓自己國家的同類生產企業來觀摩玉柴的產品和外包裝處理方式。當筆者向王建明就此求證時,他略有驚訝,因為在他看來這一切根本不是優點而是正常的企業作為。
玉柴的成功離不開王建明,同時也是大時代給予了玉柴和王建明機會。“在合適的時間,一個適合的人做成功了正確的事。”——這也是大多數中國企業家們的命運圖譜和脈絡的表征。
也許英雄遲暮和美人暮年是最為哀傷的事,他們曾經的輝煌讓暮年顯得較之常人更為悲壯和慘淡。但,這是他們必須要經歷的。
無論如何,對王建明這樣曾經為國家貢獻了智慧、精力,人生最美好光陰的中國企業家都應該感謝。和他的獲得相比,他得到的其實并不多。
馬斯洛的需求塔上有個人自我實現的一層,當一個人的人生被時代和個人作為以及命運推上一個又一個高度的時候,責任和風險也隨之增加。個人英雄主義的浪漫主義情節在凡人的身上總是會在登上高處時徹底爆發和釋放,然而,人終究是人不是神,當環境,當身邊人,當認識的人,當不認識的人,當愛他的人。當恨他的人,當信息通路,當財富,當資源,當地位……這一切外在的因素不停提醒他的成就的時候,人往往忘記自己的人性。而以為自己具有了神性,于是心安理得地跨上崇拜者搭建的神壇。
可悲的是,神壇距離祭壇僅僅一步之遙。
膨脹的自我價值認知終究是虛幻的氣球包裝,尖銳的困難一定會劃破那層幻彩而美麗的膜。
淪為犧牲不過幾秒鐘。人生的再次轉換就已經完成。
功過是非,自有最后的評說。
而當下的他人或者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當在一個國家、當在一個社會、當在一個區域、當在一個企業中,一個人被奉若神明的時候,他已經被送上了一個危險的崖尖。
這個世界或許有神靈,但是如果你吃飯喝水上廁所。那你一定不會是。
所以,企業家們。請用以上指標檢測自己是不是神,確定是人之后穿好鞋子注意防滑站穩腳跟小心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