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彤
文言文教學一直在“死”與“活”兩個端點之間搖擺。
過于追求“知識,能力”,文言課堂“實”則實矣,卻總是免不了沉悶乏味之譏;倘若嘗試使課堂靈動活潑一些,又總容易使教學飄忽玄虛。
因此,語文教師面對文言文教學常有這樣的困惑:
文言文教學首先應該教些什么?“文言”“文章”“文化”這些要素何者是文言文教學的重點?
文言文教學應該如何教?“文道統一”一直是理想的文言文教學原則,但在實際教學中,總是很難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文言文的課堂應該呈現一種怎樣的風貌?課堂的“沉穩”與“靈動”與教師的指導之間究竟有多少相關性?
我們將這些問題統一在“文言文教學的沉穩與靈動”這一話題之下與大家一同思考、研究。
說到文言文教學,不能不提及錢夢龍先生的《愚公移山》。錢先生的這一典范課例,幾十年來始終給予人們以豐富的啟示;本輯兩位教師的實錄片段,也頗具特色,值得同仁推敲研究。而蘇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袁衛星老師對課例所做的點評,亦能引發我們做更深一層的思考。在此一并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