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鳳
一、據國內外教育家研究指出,教師生涯與一般生涯比較,教師生涯具有以下幾種特點:
1、教師生涯是一種無生涯的工作
教師生涯與一般生涯不同之處在于教師生涯沒有職位高低之別,除了行政工作上有校長、主任、組長之分外,無所謂晉升的問題,所有教師身份相同。
2、教學是一種孤寂的專業工作
教師的主要工作是教學,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以自己整個人投入其中,以自己的認知與觀點來面對學生、講授教材、指導學生進行各種活動、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真可以說是教師自己策劃、自己執行、自己考核。而此等工作要持續至退休,因此,教學是一種孤寂的專業工作。
3、教師工作對象的同質性大于異質性。
教師所面對的對象都是年齡相近的學生,這些對象的認知發展、人格特質、價值觀等,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大部分在同一個階段的特征中,同質性較大;但一般行業者所面對的對象,年齡的分布往往大于教師所面對的對象,其特質雖可預測,畢竟范圍較廣,因此異質性較大。
4、教師與工作對象的年齡差距逐漸增大
教師所面對的學生大都處于相當固定的年齡,如小學其年齡多數在六歲至十二歲之間,但教師本身的年齡逐年增加,因此,初任教師時,與學生年齡差距不大,然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學生差距增大,最后則為“爺爺型”或“奶奶型”的教師。
二、依據上述教師生涯的特點,要想成為一個合格成功的體育教師,應有下列的信念與態度:
1、確立自己的教學信念
體育教師應了解自己這輩子要成為怎么樣的體育教師,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要成為與時俱進的體育教師,應隨時檢查自己的體育教學思想,使個人的教育效能隨著教齡增加而上升。
2、設定適當的目標
目標是指引人努力奮斗的方向。成功的體育教師應知道自己往哪個方向努力,并為自己設定適當可行的目標,同時愿意為這些目標付出必要的代價,并持之以恒,腳踏實地去實踐,以督促自己實現卓越的成就而頑強奮進。
3、勇于不斷地接受挑戰
體育教師所面對的對象雖然同質性較高,但體育教師與學生年齡的差距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拉長。在轉型中自己的思想逐漸保守,而面對的學生卻年紀輕,價值觀日益不同,挑戰也大,要成為體育生涯的贏家就要勇于不斷地接受挑戰。
4、掌握教育的信息
生活在這個信息的時代,體育教師應具備有獲取、加工、處理、儲存、運用與傳送信息的能力,尤其是與自己的專業有關的信息。如新的教育理論、體育課程標準、教育政策、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體育教師必須隨時注意,加以吸收且融合于自己的知識、技能體系中,并且在適當的時候傳遞給學生。
5、合理的時間管理
時間是個人的大財富,時間價值的產生在于自己對時間的控制。建立自己每天的時間軌道,過著有計劃、有規律的生活,按照順序每日實行,用心設計每日行動,控制自己,辨別事物的功用與價值,不拖延,不讓時間無謂的損失,必可成為成功的體育教師。
6、運用有效的溝通技巧
體育教師的生活是一種溝通的生活,每天面對學生必須把知識、運動技能、情感、意志、人格等傳授給他們。面對家長必須讓家長了解學校的生活,也必須知道學生的家庭生活。成功的體育教師必須用有效的溝通技巧,要能明白自己所有傳遞的信息,以明確的方式、善用多種渠道、用誠懇的態度、注意雙向的交流,如此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工作壓力
體育教師的生活也充滿了各種壓力,這些壓力來自于學生、家長、同事、組織的管理、工作負荷、社會的期望以及自身的人格特質與角色扮演。適當的壓力,可激發體育教師的潛能,增加體育教學的成效。但過重的壓力,卻造成體育教師身心的不適或不良影響,降低體育教學的成效,因此成功的體育教師應能察覺壓力的來源及其程度,并善用各種壓力調適方式,來充實自己的生活。
體育教育是一項培養人的專業工作,體育教師要能有效的協助學生成長,必須先肯定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職業,成為有較大業績的體育教師。要能規劃自己的生涯發展,體育教師應了解自己的生涯發展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了解各因素問的關系,有助于提高體育教師的生涯意識。了解生涯規劃的方法,可兼顧個人與組織的需求,為自己設計出美好的藍圖,實現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