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6日-18日,海南舉行的2007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即海交會)取得圓滿成功。
本屆海交會經過三天交易共簽訂農產品銷售訂單424.9萬噸,訂單總額110.3億元和3.8億美元。按產品分類,瓜菜訂單266.4萬噸,金額45.8億元;水果訂單128.9萬噸,金額29.4億元和i840萬美元;畜禽產品訂單4.1萬噸和2160萬只(頭),金額6.7億元。水產品訂單21.7萬噸,金額25億元和3.6億美元;花卉9787.8萬枝,金額3.2億元;農資產品4萬噸,金額2300萬元。
海南省領導衛留成、羅保銘、鐘文、于迅、方曉宇、陳辭、張德春,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全國供銷總社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佟寶君,中國國際貿促會副會長王錦珍,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章仁香,哈薩克斯坦國家金融中心副主任努貝索夫·達爾汗,塞舌爾駐華大使館大使菲利普-勒加爾、美國加州參議院執行副主席余胤良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海南省副省長陳成主持。
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羅保銘在開幕式致辭中代表海南省委、省政府,對海交會的開幕、對各位領導賓朋的到來表示衷心地祝賀和熱烈地歡迎。羅保銘說,海南是祖國的熱帶寶島,素有“天然大溫室”、“健康島”、“生態島”等諸多美譽,又是國家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發展熱帶高效農業資源條件得天獨厚。近年來,海南省委、省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立足海南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熱帶高效農業,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以出口出島為導向組織農業生產,大力推行綠色、安全、科技、訂單農業,海南已成為全國重要的菜籃子基地、南繁育種基地、天然橡膠基地、熱帶特色水果基地和水產品、畜產品的出口基地。
據統計,本屆海交會參會客商和嘉賓2299人,其中,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客商共513名,比上屆多一倍以上,海交會向國際化邁出一大步。
(本刊駐海南記者:冷張玲)
海南省三亞市已建起直供港澳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供港澳市場日均量可望超過1000噸
2007年12月16日,10輛滿載200噸青瓜、絲瓜、豆角的卡車從海口會展中心海交會現場出發直達深圳。此舉結束了海南蔬菜不能直接供港澳的歷史。
這批供港澳的200噸蔬菜全部來自三亞海源實業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1.15萬畝的瓜菜種植基地采用統一發種、統一施肥、統一管理、統一檢測,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六統一”,確保產品無公害。
海南省三亞市副市長岳進說,按國家質檢總局規定,所有供港澳蔬菜必須是在質檢部門備案的基地里生產的產品,配送的蔬菜要實行精裝,并貼上標識,三亞首批備案的12.85萬畝生產基地,已經全部達到了這個要求。
據悉,三亞市以后每天供應港澳的蔬菜可望超過1000噸。
(張玲)
海南省成立農產品運銷股份有限公司——將發展成農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綜合性骨干農業企業
2007年12月16日上午,海南農產品運銷公司正式成立。中華全國供銷社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佟寶君與海南省政府副省長陳成共同為海南農產品運銷公司揭牌。
海南農產品運銷公司由海南省供銷社與海南瑞今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注冊資金3000萬元。運銷公司投入運營后,將以農產品種植、冷藏、保鮮加工、運輸,銷售、出口為主營業務,積極發展成農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綜合性骨干農業企業,力爭明年運銷5億元的海南農產品。
海南省供銷社主任簡純林說,運銷公司將在澄邁老城區投資建設我省最大的冷庫、物流配送中心,批發市場、出口基地,建設覆蓋全省的農產品市場應急保障體系,建成內連基地、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的運銷網點,外連全國供銷社銷售網絡,并與全國各大批發市場、超市和賓館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近期,運銷公司將采取多種融資方式,加快農產品冷庫建設和交易市場建設步伐,力爭早日解決農產品價格低迷期的儲藏問題,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賣難的問題,逐步建立海南農產品運銷的長效機制,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本刊駐海南記者:冷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