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的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與其他課相比,體育課確實更易產生傷害事故。但教師只要在課堂上合理地安排運動量。注重安全教育。那么。想要受傷也并非很容易。
一、預防傷害事故發生
1、注重課前檢查。課前。體育教師應檢查使用的器械有無損壞,安放是否平穩,場地是否平整,沙坑是否翻松,周圍有無妨礙活動障礙物等。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鍛煉時身上不能佩帶徽章,口袋不能攜帶小刀、鉛筆等尖利的物件,以免造成傷害事故。衣服、鞋要得當。不要穿硬底鞋或塑料涼鞋上體育課,以免踏傷同學或扭傷下肢關節。發現體弱或生病的學生要及時和校醫聯系,預防事故發生。
2、課中克服麻痹思想,注意安全。教師在教學中一定時時刻刻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遵守科學的鍛煉方法,采取措施、積極預防。運動創傷就可以減少和避免。因此,預防運動創傷首先思想上要重視,從加強安全教育人手,使學生自覺遵守鍛煉紀律,注意安全。
3、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按教材要求上課。如果忽視了體育鍛煉的組織工作,運動場上跑步、打球、投擲的互相交織與各不相顧最容易發生意外的運動創傷事故,所以應重視做好體育鍛煉的組織工作。例如:一節課如果有跳、跑內容同時進行,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統籌兼顧、全面安排,有計劃地把各項內容分開在不同的場地進行,避免互相干擾、互相影響;建立鍛煉小組,有組織地進行鍛煉;規定必要的鍛煉紀律,使大家共同遵守;禁止跳與跑在一起。這樣就能減少和避免發生運動創傷事故。
二、加強保護工作
在體育教學中,應盡快讓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加強保護和幫助。例如教后滾翻時。教師兩手在學生腰部兩側幫助向上提,并及時用信號指示學生推手等。在保護的過程中切忌在學生肩部著地時用力推學生臀部。嚴禁學生開玩笑。在分組練習時,應讓學生獨立進行練習。這樣,可以避免由于學生幫助不得當出現傷害事故。
三、遵守科學的鍛煉方法
一個統一的有機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是互相影響的。相輔相成的,如果全身各個系統機能不能普遍提高,就不可能有某個系統機能大幅度的提高。例如,有的人速度差。就可以把發展腿部力量、提高奔跑能力的動作反復鍛煉,同時配合做廣播操和發展上肢力量的動作,使身體全面得到鍛煉。在練習中要根據體育項目的特點相應做好準備活動。使人體由相對平靜的狀態逐漸過渡到活動狀態,為劇烈的運動做好準備。在劇烈運動后,要做好整理活動。這樣可以使身體從緊張的運動狀態逐漸過渡到比較安靜的狀態,使心跳逐漸慢下來,呼吸正常,肌肉得以放松。
四、及時了解學生狀態,正確處理課中損傷
在體育教學中要及時了解學生狀態,細致了解學生病史狀況,以便合理安排這類同學的體育教學內容,防止因教學內容安排不當而導致病癥出現,引發事故。若發生傷害事故,體育教師應及時妥善處理,對于出現骨折骨裂等問題。教師必須及時送醫院進行醫治。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必須要認真準備,精心設計每一節課,以積極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確、合理、科學的方法來預防和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教學順利進行。
(作者單位:平和縣育英小學 責任編輯:林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