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全球化下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所面臨的問題都是一樣的。金融危機迅速席卷全球,均衡地影響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過去的幾年當中,各國領袖在積極活動,提升信心、提升合作來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在上周,我們看到G7,G20成員國,以及APEC亞太經合組織的各國領袖都對當前的金融危機的必要應對措施,以及改革現有金融系統進行了積極的討論。
首先,什么是全球化?所謂的全球化,是一種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加速擴張的歷史階段。像我們在19世紀所經歷的工業革命一樣,是一個根本化的社會變革。因為最近的技術革新已經給我們帶來了經濟和社會力量的綜合變化,并且有了新的格局出現。全球化使得各種現象或者是事情有一種鏈條反應、連鎖反應。
就智利和中國而言,我們已經建立了特別的貿易關系,例如,智利對中國出口銅,另外我們兩國還簽訂了航空方面的服務協議。通過建立基于未來的合作基礎,使得我們兩國有了一個良好的關系。在過去的幾個月當中,智利與中國都已經非常積極地在國家、市場和社會等各方面做出努力,在三者組成的三角形當中,我們所面臨的現實是,我們都需要一個積極的市場,穩定的社會,并且可以提供更多的機會給市場和社會。我們需要在這三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以找到解決方案。例如,現在中國有600萬大學生即將畢業需要工作,政府必須要回應他們的需求。
全球化的格局中各國之間互相依賴,在危機當中尤其如此。現在我們需要這樣一種機制,讓經濟與政治方面的合作能夠得到促進,使得我們可以聯合起來解決金融危機,并且采用共同的步調來解決危機,就像我們在秘魯的APEC峰會上講的,我們要建立一個開放、公平的市場,有清晰而公正的條約與規則,我們現在不需要采用貿易保護主義,我們需要更加開放的經濟,在智利,我們相信開放的經濟以及真正的自由貿易,只要有好的規則,我們就找到了最終的解決方案來應對目前世界面臨的復雜局勢。
毫無疑問,我們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一個新的經濟與金融秩序,使我們在二十一世紀得到持續的發展。
當務之急是更加廣泛的國家間的合作。通過合作,我們可以變革全球性問題,將這些問題進一步融合到聯合國發展規劃的框架之內,使這些問題以全球公共產品的形式表現出來。
另外,全球公共產品的清單很長,內容很多。需要找到一些辦法避免全球經濟危機,使我們的財富增長,就要避免新一輪的貿易保護主義,降低貿易壁壘。我們知道整個危機對我們產生的巨大影響,應對危機應該全球統一,集體協作。解決辦法應該基于我之前提到的三角架構,無論是各個社會、政府,都是如此。
我們的國家和政府有責任為我們的人民提供更多平等的發展機會,特別是那些弱勢群體。在許多國家有很多人需要機會,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社會地位,更多地分享財富,這是個很大的挑戰。稍微低收入的家庭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他們要改變生活狀態,就必須支持他們的孩子完成學業,完成學業就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可是完成學業還需要更多的投入,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這樣才能為我們的人民創造更多的機會。這是在許多發展中國家都遇到的問題,所以我想說,公平的發展機會才是我們最重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