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訊網專稿/記者 袁瑛]中國美國商會(AmCham-China)9月15日宣布,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和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分別應邀撰文給中國美國商會,發布各自對中美關系發展前景的觀點。這是兩人第一次公開就其擬定的對華政策發表具有實質性內容的觀點。
在兩篇命題作文中,共和黨人麥凱恩和民主黨人奧巴馬分別概述了他們各自對下一屆美國政府所面對的一系列重大對華經貿和政策問題時的立場,包括貿易平衡、貨幣、安全和環境,及其對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的想法。
兩位總統候選人均表示正視中國的崛起,致力于發展中美友好關系,但國際觀察家安替指出,在中美貿易、亞太安全政策和全球變暖這三個方面,兩人的態度也多少有所不同。
奧巴馬認為中美關系最關鍵的問題是貿易,他提倡“均衡貿易”,因此強調中國要“在世界均衡發展中扮演積極的角色”。他希望中國發展內需,讓內需占GDP比重提高。顯然,奧巴馬在維護美國勞工就業和降低美中貿易逆差問題上態度堅決。而麥凱恩非常直接地支持“自由貿易”,批評保護主義,他承認“全球化不會自動使每個美國人受益”,一些美國勞工階層的確會因為中國產品的大舉進口而失業,但麥凱恩并沒有責怪中國,而是強調讓失業者獲得培訓和再教育機會、幫助他們再就業的責任在美國政府。他批評奧巴馬說:“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正被亞洲活力引發的恐懼所困擾;他們不是鼓勵美國人創新和創業,而是提議設置貿易保護主義壁壘,這將會使我們的情況變糟。美國從來沒有通過放棄自由貿易而贏得過尊重或創造出就業機會,我們現在也不能這樣去做。”
在亞太政治局勢問題上,奧巴馬明確支持延續對華“接觸”政策,這被解讀為他將延續布什的共和黨政府后期在亞太的對華友好政策;同為共和黨的退役老兵麥凱恩要更鷹派一些,他強調美國本身必須是該國際體系的利益相關者,“而且我們必須認真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之做出貢獻”。
但在全球變暖問題上,兩人似乎顛倒了對美國的角色安排。麥凱恩繼承了布什政府踢皮球的態度,“如果我們希望訂立有意義的環境保護協議,它們必須包括有可能比史上任何國家污染空氣更快、年污染量更大的兩個國家——中國和印度”;奧巴馬則要有勇氣得多,他寫到:“美中兩國都肩負著應對這一重大挑戰的責任,即使雙方的責任不盡相同。但長久以來,雙方都在互相指責對方的態度,以此作為推卸責任的借口。這一切必須停止。”
各大公司期望更透明的氣候變化監管
[聯訊網專稿/記者 王強]9月22日,世界氣候變化領域最大的投資者合作組織碳信息披露項目(CDP)2008年度調查報告在全球正式發布。該調查包括1550家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變化相關戰略反饋信息,以及由普華永道撰寫的關于全球500公司(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和美國標準普爾500公司的分析報告。
本年度碳信息披露項目結果顯示,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將氣候變化視為風險和機遇的動因,并認為透明的監管方案對管理氣候變化影響極為關鍵。普華永道調查的全球500公司多數認為,氣候變化監管是主要的風險因素。監管措施的不確定性反映到公司的政策中就成了“觀望”政策,進而拖延了公司戰略投資決策。因此公司高管們呼吁增強氣候變化相關政策的透明度,以期更好地預測監管政策對碳交易市場及價格的影響。
標準普爾500公司的碳信息披露問卷反饋結果也顯示,81%的反饋公司將氣候變化視為一項風險,雖然只有33%的公司制定了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但調查數據也顯示,許多美國公司已經準備應對下屆政府可能出臺的監管方案。
報告發布者認為,對投資者而言,要全面評估其投資組合面臨的風險、責任和機遇,碳信息和氣候變化信息的披露也非常關鍵。CDP總裁保羅·狄更森指出,從2008年碳信息披露項目的反饋情況看,公司參與度有了明顯的提高,更多的公司開始披露其碳信息。
碳信息披露項目成立于2000年,代表著管理總資產價值57萬億美元的全球385家機構投資者。CDP收集全球范圍內逾1550家公司的氣候變化數據,并且已經建立了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