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周刊》:國內也有一些SOA的聯盟在推SOA,IBM是如何參與SOA的推行的?
Sandy Carter:我想從三個方面給大家介紹一下IBM在SOA開放標準方面的一些舉措。首先,可能大家知道,IBM在很多開放性標準及國際標準方面都積極參與,比如XML、BPEL、Web Service等都是跟其他廠商一起來制定標準。其次,IBM不僅僅從技術角度參與合作,貢獻標準的制定,同時還積極提供最佳實踐經驗給OMG組織(即國際對象管理組織,致力于制訂、采納和吸收異構分布環境下應用的開發和配置標準),供大家共享。
再有,IBM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落實SOA與行業的結合。IBM建立行業框架和行業的解決方案,使SOA落實到整個行業標準的推廣上。
在SOA方面,我們一直不是以競爭的態度來做的,而始終抱著合作的態度。如果在中國市場,有別的廠商或者機構也在推SOA,IBM是歡迎的,我們最想做的是給客戶帶來更好的利益。
《商務周刊》:我們發現軟件行業整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包括甲骨文等公司都在進行收購,從產品層面看,您認為在未來的軟件整合走向中,IBM是不是也會選擇全線整合?
Sandy Carter:關于我們的收購戰略,我們一般是看一下SOA架構當中有哪些存在缺陷和差距的地方,我們需要通過收購來補上缺陷,使我們的SOA架構有強大的可持續的動力。舉例來說,我們非常重視IT技術怎樣和業務進行整合,因此我們收購了iSoft公司,這家公司不僅技術能力很強,還有事件處理的能力,重要的一點是它的界面對于我們的客戶來說很容易使用的。
我們在軟件產品的收購、研發以及推向市場這整個過程中有三個主要的核心焦點,也就是主要的原則:第一個原則是要創造出業務價值,要針對特定行業開發出解決方案;第二個原則是要制定出更加整合、更加便于用戶進行消費的服務,不只是技術,還有最佳實踐和產品提供。第三是創造出一個好的生態環境。
《商務周刊》:那么SOA在中國的應用情況如何呢?
Sandy Carter:我首先介紹一下IBM的SOA應用是從業務層面開始的。最初,我們尋找有哪些旅游城市是屬于缺乏與外面聯系的城市,他們需要信息公開和流通,SOA可以幫助他們。很多地方、企業不知如何提升自己,我們幫助找到提升的路徑。這是SOA在業務層面的應用。
對IBM來說,供應鏈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任務,是一個任務型的應用。我們開始決定把我們的供應商整合到我們的系統中,后來發現這也是一些相當孤立的系統,因為有多個系統在運行,如果把一個供應商納入到我們的供應鏈系統中需要三周的時間——先來確定如何進行整合,然后進行測試,最后再進行整合。所以我們有三個階段的工作,第一步做的是我們要組織一組人,他們負責考慮我們業務流程;第二個步驟也是最難的步驟,我們需要一些既了解業務、又了解IT的人才,他們把業務變成一個個的服務,讓服務變成流程,第三個步驟是他們通過技術層面的應用實現這些服務流程的整合。
在歐洲有這樣一個案例,Standard Life公司,是SOA最佳實踐的一個企業,CIO是一個非常具有遠見卓識的人,他準備讓企業應用SOA。像很多公司一樣,他們非常關注成本,有很多定制的應用,他們希望用SOA的環境把這些應用變成一個個服務。非常關鍵的是,他們希望使里面的服務變得有可復用性?,F在他們是行業里可復用性最高的企業,省去了大量維護的成本,大概省去4000萬英鎊,而且也使他們的業務變得更具敏捷度。
《商務周刊》:中國今年部委改革,新成立一個工業與信息化部,之前IBM一直在講整合IT和業務,其實工信部的成立也是想讓信息化成為整個生產力工具的一部分。跟IBM現在強調的提供服務科學、復合型人才、IT和業務整合潮流是一樣的。
Sandy Carter:其實行業和IT技術的融合是一個大的發展趨勢,70%的業務都希望跟技術進行融合,這是在66個國家調查的結果。中國成立工業和信息化部,在政府機構層面將工業和IT信息融合起來,讓信息化推動工業化,在其他國家還沒有見到,我想為中國政府叫好。
當然,新型工業化的未來,需要中國產業界的配合。我們知道,有一種全面的人才叫做梯形人才,在我們這個領域已經有了一些職務專門針對這些人才,有的叫業務架構師,有的叫流程分析師,這在美國已經比較普遍了,在印度和日本也已經開始有這樣的職務,但在中國還只是雛型。我想,既然中國政府已經走到前頭,業界也需要更多這方面的培訓,培養更多的集成IT技術與制造業業務流程多方面知識才能的人。
《商務周刊》:據了解,目前IBM的SOA客戶數量是6500多家。同時IBM又說它的SOA合作伙伴已經達到5000多家。從這兩個數字來看,客戶的人數并沒有像想象的那么多,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以您的經驗看,最早擁抱SOA的客戶有沒有共同的特點?目前大規模推廣SOA的難點在什么地方?
Sandy Carter:從我們這個行業來看,6500家已經不是小數字了。如果跨過不同行業的罅隙去看,其實SOA的發展已經快于它本來應該的行業部署,因為SOA本身不是一個技術,它是一種業務的方法,這個業務的方法需要的不只是技術因素,同時也需要很多業務上的參與,比如組織文化上的參與。
我們對SOA客戶有一個非常嚴格的定義,它不但要有IT方面的應用,還要有業務方面的應用,它是確實選擇了合適的SOA手段,才會被定義成SOA客戶。比如我們的使用企業服務總線的客戶大概達到8萬家到10萬家,但我們并不把它們全歸到SOA客戶里,只有那些非常真實和實在地遵循SOA精神來運營企業的客戶,從業務層面和IT層面都符合標準的,才被定義為SOA客戶。
至于我們面對的挑戰,從各種研究報告中可以看到,有50%的CEO都對SOA很感興趣,都想投錢進去,這不只是從技術層面的考慮,我相信中國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客戶投入S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