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經濟時代,企業結構由傳統的金字塔式逐漸走向扁平化,中小企業這些“螞蟻”能夠與傳統的“大象”大企業分庭抗禮,阿里巴巴希望與更多的“螞蟻”合作超過大象。
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不管是資金還是技術等各方面都明顯缺乏強有力的競爭力。然而在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下,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發展平臺。
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網絡經濟對傳統經濟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在“快魚吃慢魚”的競爭年代,贏得反應速度就能贏得勝利。與傳統經濟相比,電子商務具有及時性,突破響應速度障礙的顯著特征。互聯網突破了傳統的國家、地區界限,把地球變成為一個“村落”。在網上以快捷、方便的方式介紹產品,全面提供技術支持,快速查詢各種信息,及時反饋客戶信息等等,可以使客戶的請求得到快速的響應,提高客戶的滿意程度。
網絡經濟和傳統經濟不同的關鍵在于其具有效益遞增性。一般情況下,邊際效益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會顯現出不同的增減趨勢,網絡經濟卻顯現出明顯的邊際效益遞增性。網絡產生和帶來的效益將隨著網絡用戶的增加而呈指數形式增長。
網絡經濟下阿里巴巴的成功秘訣
在第四屆中國網商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云和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進行了一場關于網絡經濟時代下“螞蟻”與“大象”的精彩對話,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網絡經濟下阿里巴巴的成功秘訣。如果把中小企業比作“螞蟻”,傳統大企業比作“大象”,那么阿里巴巴的發展之所以專注中小型企業,用馬云自己的觀點來說,是因為這些“螞蟻”最需要幫助,最具有團隊意識。“今后是誰越靈活越成功,而不是誰規模越大越成功”,所以馬云希望世界上有更多的“螞蟻”超過“大象”。
阿里巴巴B2B企業間電子商務平臺是全球最大的網上貿易市場,注冊用戶超過1900萬,網上商品數超過4000萬,連續七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佳B2B網站,在Alexa.com的“國際商貿”和“進出口”分類中均排名第一。目前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共有五個子公司,分別是阿里巴巴B2B企業間電子商務平臺、淘寶網、支付寶、中國雅虎和阿里軟件。“阿里巴巴”在復雜多變的經濟社會中準確定位自己,憑借穩定的經營模式,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如今已經發展成為有四大業務群和三大相連網站組成的全球領先的網上貿易市場和商人社區。依托于自身的獨特優勢,阿里巴巴集團告別了單一的網絡營銷模式,率先將網絡營銷資源進行了有效重組,引領了一站式網絡營銷整合時代的到來。馬云甚至預言:“各種電子商務形態在未來都將融合,結合在一個大平臺上運行,連通B2B和C2C平臺之后,一種全新的B2B2C網絡交易模式將會產生。
阿里巴巴發展過程中“會員制收費模式”和“支付、物流環節收費”這兩大盈利模式的把握決定著阿里巴巴創業的成功和保持持續增長的可能性。阿里巴巴上的會員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國供應商”,一種是“誠信通會員”。“中國供應商”服務主要面對出口型的企業,依托網上貿易社區,向國際上通過電子商務進行采購的客商,推薦中國的出口供應商,從而幫助出口供應商獲得國際訂單。“誠信通”更多針對的是國內貿易,通過向注冊會員出示第三方對其的評估,以及在阿里巴巴的交易誠信記錄,幫助“誠信通”會員獲得采購方的信任。在支付、物流環節收費模式上,支付寶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公司針對網上交易而推出的安全付款服務,支付寶作為信用中介,在買家確認收到商品前,由支付寶替買賣雙方暫時保管貨款。
根據iResearch艾瑞市場咨詢發布的《2007年中國中小企業B2B電子商務研究報告》數據預測,在國家制度環境逐步改善、宏觀經濟環境發展良好、中國成為全球制造業中心等諸多有利因素的推動下,未來5年中國中小企業將連續擴張,中小企業數量將保持7%~8%的年增長率,2012年中小企業總數將達到5000萬家。廣大中小企業,面對國際和國內市場,自身無力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市場推廣,都面臨著打開市場的難題,而互聯網給了它們這樣的機會。在馬云看來,個性化時代是中小型企業最大的機會,中小型經濟的螞蟻做個性化企業,如果互聯網給他們訂單,他們會做得更出彩。
阿里巴巴借助互聯網創立了自己獨特的經營模式,不僅向全球買家展示中國企業,而且向中國企業提供國際買家。 “阿里巴巴”除掌握大部分國內企業的信息外,還掌握了近1 000萬家海外商戶的信息,能夠幫助國內企業實實在在發展對外出口貿易。“中國供應商”為企業提供獨立的賬號和密碼,建立英文網址,讓全球220個國家近42萬家專業買家在線瀏覽企業,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商機。阿里巴巴還積極并購“雅虎”,創新一種可以延伸發展的電子商務搜索。電子商務搜索可以將電子商務所涉及的產品信息、企業信息以及物流、支付等有關信息串聯起來,逐步形成一種電子商務信息的標準。“阿里巴巴”形成了以“雅虎”為平臺、大型網絡購物平臺“淘寶網”為依托的交易信息搜索系統,為來自全球的商人提供更廣闊的交流空間和交易平臺。近期,阿里巴巴在扶持中小企業融資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在商業銀行和中小企業之間建起一條綠色通道。2007年6月,阿里巴巴的4家網商依靠網絡誠信度獲得建行“e貸通”共計20萬元貸款,企業誠信度首次成為銀行發放貸款的重要依據。阿里巴巴向中國建設銀行提供“誠信通”和“中國供應商”會員的信用記錄,最終使建行能夠進入中小企業信貸這片藍海市場。
電子商務使“螞蟻”能夠與“大象”對決
網絡經濟提高了廣大中小企業的話語權,使得網絡經濟時代下中小企業這些“螞蟻”能夠與傳統的被稱之為“大象”的大企業分庭抗禮。網絡經濟下的電子商務能夠使企業最優規模有所下降,更有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和競爭。
在網絡經濟時代,電子化交易平臺無限地延展了交易的空間,交易主體無論實體規模的大小,都可以利用電子交易達到自己最大的交易空間,實現最優生產規模。此外,電子商務中信息網絡的出現打破了地域的界限,使企業的交易成本大幅降低。電子商務提高了中小企業的營銷管理水平和經營方式。網絡技術的發展將給廣大的中小企業帶來與大企業幾乎同等的信息資源。網絡技術的應用增加了中小企業獲取全球信息,廣泛溝通客戶的機會,幫助中小企業獲得市場的需求信息與供給信息,確定市場定位,設計、生產出顧客滿意的產品并制定合適的價格與分銷渠道,通過計算機網絡將中小企業的產品信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形式傳遞給市場用戶,實現對消費需求個性化的滿足。同時,以網絡化為基礎的電子商務將不僅要求交易雙方和服務部門的商業信用和支付的銀行信用高度成熟,而且要求金融機構、供應商和客戶在電子網絡交易系統中的高度整合與兼容,使網上市場成為交易參與者密切關聯的集合體。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已從過去單純的通訊手段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而形成了網絡經濟。網絡經濟的迅速發展尤其對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成為中小企業構建競爭優勢的新的平臺。有了阿里巴巴的中小企業,就不再是孤軍奮戰的小螞蟻了,就可以稱作“螞蟻雄兵”或是“跳舞的大象”,在網絡經濟下獲得更好的發展。
(作者楊尚勤 陜西省文化廳副廳長,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夏杰,西北工業大學人文與經濟學院)